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大气层同步测试题
展开【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对流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小明利用废旧饮料瓶制作了图装置来模拟风的形成,将其放置在无风的环境中,先点燃大瓶内蜡烛,再点燃小瓶瓶口附近的线香。图中M点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为( )
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
3.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如图为某城市夏日午后热岛效应剖面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城市附近公园等绿地能降低气温 B.大片农田等地的气温较市中心低
C.不同地段郊区住宅区气温有差异 D.气温随离市中心距离增大而降低
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装满水的回形玻璃管做对流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A点加热,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顺时针方向流动
B.如果在D点加热,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逆时针方向流动
C.如果在B点放冰块,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逆时针方向流动
D.如果在C点放冰块,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顺时针方向流动
5.2021年9月第14号超强台风“灿都”在浙江登录。下图为卫星拍摄到“灿都”登录时的卫星云图,包括清晰可见的台风眼。此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
6.在大气的对流层中,若暖空气覆盖在较冷的空气上面,就会形成逆温现象,会使大气污染物不易发散,从而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下列哪一图线可描述此现象?( )
A.B.C.D.
7.下图为气温垂直分布图,对照该图,分析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B.C.D.
8.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B.C.D.
9.在近地面,大气的对流运动正确的是( )
A.B.C.D.
10.如图所示,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用一只大号烧杯扣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线香的烟中向上升,沿四周下降,形成对流
B.不透明的物体(如烟),不一定总是上升的
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对流层的对流现象
D.此实验的现象与烧水时水的对流现象本质原因相同
11.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层占了大气质量的 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
B.②层的下方有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C.③层风平浪静,适合飞机飞行
D.④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12.如图为竖直放置的环形管,要使管中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最好把冰块放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D.丁处
13.观察下图,关于大气层的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B.C.D.
14.有关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②中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最大;
③极光、流星多出现在这一层; ④其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
⑤上部热、下部冷,空气对流旺盛。
A.① ② ③B.② ④ ⑤C.① ④D.① ⑤
15.亚轨道一般是指距离地面20至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也称为天空过渡区。某飞行器自地面进入亚轨道时,其气温变化(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升高
16.一般城市上空要比郊区多雾的原因是( )
A.城市上空水汽较多 B.郊区上空水汽较多
C.城市上空多固体悬浮物和尘埃 D.郊区多农作物,吸收水分较多
17.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是( )
A.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
B.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火山喷发现象依然存在
18.2020年12月17日,经过23天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千克月壤样品成功从月球返回地球。航天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速度极大,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外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
B.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
C.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
D.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二、填空题
19.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苏东坡说的是大气的哪一层?______,这一层的特点是______。
(2)“高处不胜寒”是否一定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
20.读下列大气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__层,该层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
(2)大型客机主要在___________飞行。
(3)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___________层。其原因有___________。
①该层空气有显著的对流运动
②该层空气上面气温高,下层气温低
③该层集中了大气中绝大部分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④该层有臭氧层吸收紫外线
(4)水循环中,海洋上空气的大气水会输送到陆地上空,这一输送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层(填字母)。
21.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其中占总水量最多的水体是______水。下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示意图,图中环节③的名称是______,此环节发生在大气的______层,这一层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
22.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高层大气;②为______;③为______。
(2)用图中序号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______,臭氧主要集中在______,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______,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
(3)③层的厚度不均,一般来说,______地区最厚,______地区最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大气层
【同步练习-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对流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
①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①符合题意。
②对流层是大气层最低处,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②符合题意。
③图中B层是平流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并不在平流层,③不符合题意。
④图中B层是平流层,平流层并不是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因为对流层才是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④不符合题意。
2.小明利用废旧饮料瓶制作了图装置来模拟风的形成,将其放置在无风的环境中,先点燃大瓶内蜡烛,再点燃小瓶瓶口附近的线香。图中M点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为( )
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
【答案】C
【解析】
大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瓶内空气上升,造成空气流动,故空气从小瓶流往大瓶,所以图中M点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为向左,故选C。
3.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如图为某城市夏日午后热岛效应剖面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城市附近公园等绿地能降低气温
B.大片农田等地的气温较市中心低
C.不同地段郊区住宅区气温有差异
D.气温随离市中心距离增大而降低
【答案】D
【解析】
A、城市附近公园等绿地能进行蒸腾作用,降低气温,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大片农田等地所处农村,气温比市中心低,故B正确。
C、由图可知,不同地段郊区住宅区气温有差异,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市中心右侧郊区住宅区的温度高于公园处的温度,故气温随随离市中心距离增大不一定降低,故D错误。
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装满水的回形玻璃管做对流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A点加热,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顺时针方向流动
B.如果在D点加热,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逆时针方向流动
C.如果在B点放冰块,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逆时针方向流动
D.如果在C点放冰块,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顺时针方向流动
【答案】B
【解析】
A.如果在A点加热,因为液体加热之后会膨胀,但是A点液体已经在上方,所以不会发生对流,故A说法错误。
B.如果在D点加热,因为液体加热之后会膨胀,这样单位体积的液体会变少,密度变小,上升,一边温度低,密度大的液体过来补充,从而使管中液体沿逆时针流动,故B说法正确。
C.如果在B点放冰块,液体遇冷收缩,液体密度变大,导致液体向下运动,从而使管中液体沿顺时针流动,故C说法错误。
D.如果在C点放冰块,液体遇冷收缩,液体密度变大,但是因为C点液体已经在下方,所以不会发生对流,故D说法错误。
5.2021年9月第14号超强台风“灿都”在浙江登录。下图为卫星拍摄到“灿都”登录时的卫星云图,包括清晰可见的台风眼。此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
【答案】A
【解析】
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水汽质量,容易形成各种天气现象,所以台风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故选A。
6.在大气的对流层中,若暖空气覆盖在较冷的空气上面,就会形成逆温现象,会使大气污染物不易发散,从而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下列哪一图线可描述此现象?( )
A.B.C.D.
【答案】B
【解析】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家学家称之为“逆温”,它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我们城乡上空,上下层空气减少了流动,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动,越积越多,空气污染势必加重,可以描述这一现象的为图B。
7.下图为气温垂直分布图,对照该图,分析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气温垂直分布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气温,且越往右温度越高,纵坐标表示高度,随着高度的增加,把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中间层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越来越低,故选C。
8.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B
【解析】
A.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压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地表受热气流膨胀上升,温度低气流收缩下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城市是热岛,气流上升;郊区温度低,气流下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9.在近地面,大气的对流运动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B
【解析】
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故B符合题意。
10.如图所示,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用一只大号烧杯扣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线香的烟中向上升,沿四周下降,形成对流
B.不透明的物体(如烟),不一定总是上升的
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对流层的对流现象
D.此实验的现象与烧水时水的对流现象本质原因相同
【答案】C
【解析】
AD.点燃线香,可观察到烟往上弥漫,这是由于线香燃烧使烧杯内下层空气受热上升,并使杯内空气产生对流运动,可见此现象与烧水的对流现象本质原因是相同的,故AD正确。
B.不透明的物体(如烟),不一定总是上升的,故B正确。
C.本实验只是一个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并不是对流层的对流现象,故C错误。
11.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层占了大气质量的 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
B.②层的下方有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C.③层风平浪静,适合飞机飞行
D.④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答案】C
【解析】
A.读图可知,①为对流层,它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占了大气质量的和几乎全部的水汽,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积聚在平流层中,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的气体是臭氧层,B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③为中间层,平流层大气随高度升高气温上升,气温上热下冷,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C错误,符合题意;
D.④层叫暖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D正确,不符合题意。
12.如图为竖直放置的环形管,要使管中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最好把冰块放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D.丁处
【答案】A
【解析】
要使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甲处,这样甲处酒精遇冷时温度降低,密度增大而下降,丁甲之间的酒精过来补充,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逆时针方向流动。
13.观察下图,关于大气层的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C
【解析】
对流层的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A正确;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B正确;中间层的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C错;暖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D正确。故选C。
14.有关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②中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最大;
③极光、流星多出现在这一层;
④其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
⑤上部热、下部冷,空气对流旺盛。
A.① ② ③B.② ④ ⑤C.① ④D.① ⑤
【答案】C
【解析】
对流层的特点有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厚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低纬厚度约17——18千米;中纬度厚度约10——12千米,高纬度厚度约8——9千米,其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故C符合题意。
15.亚轨道一般是指距离地面20至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也称为天空过渡区。某飞行器自地面进入亚轨道时,其气温变化( )
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升高
【答案】D
【解析】
该飞行器自地面进入亚轨道时,即从0千米至20千米,依次经过了对流层、平流层,其气温变化是先下降后升高,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16.一般城市上空要比郊区多雾的原因是( )
A.城市上空水汽较多
B.郊区上空水汽较多
C.城市上空多固体悬浮物和尘埃
D.郊区多农作物,吸收水分较多
【答案】C
【解析】
城市上空水汽较多,工业、交通、家庭排放大气污染物较多,空气中固体杂质较多,这些固体杂质在成云致雨的过程中起到了凝结核的作用,郊区多农作物,吸收水分较多,故城市上空的雾和低云比郊区多。
17.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是( )
A.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
B.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火山喷发现象依然存在
【答案】B
【解析】
A.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对流层,大气的最下层,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垂直方向上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火山喷发是由于地球内部灼热沿地表薄弱处喷出地表的现象,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火山喷发现象依然存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8.2020年12月17日,经过23天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千克月壤样品成功从月球返回地球。航天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速度极大,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外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
B.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
C.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
D.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答案】D
【解析】
A.大气层是围绕地球的一层空气。它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外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故D错误,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19.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苏东坡说的是大气的哪一层?______,这一层的特点是______。
(2)“高处不胜寒”是否一定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
【答案】 对流层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不一定 平流层和暖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外出最高气温可达到2500摄氏度
【解析】
(1)苏东坡说的是大气层的对流层;对流层的特点是: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高度不胜寒不一定正确,理由是:平流层和暖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外层最高气温可达到2500摄氏度。
20.读下列大气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__层,该层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
(2)大型客机主要在___________飞行。
(3)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___________层。其原因有___________。
①该层空气有显著的对流运动
②该层空气上面气温高,下层气温低
③该层集中了大气中绝大部分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④该层有臭氧层吸收紫外线
(4)水循环中,海洋上空气的大气水会输送到陆地上空,这一输送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层(填字母)。
【答案】 对流 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平流 对流 ①③ A
【解析】
(1)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图中A代表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2)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适合大型客机飞行。
(3)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原因是①该层空气有显著的对流运动、③该层集中了大气中绝大部分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4)水循环中,海洋上空气的大气水会输送到陆地上空,该过程发生在对流层,即A。
21.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其中占总水量最多的水体是______水。下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示意图,图中环节③的名称是______,此环节发生在大气的______层,这一层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
【答案】 海洋 水汽输送 对流层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解析】
(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其中占总水量最多的水体是海洋水。
(2)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图中环节③的名称是水汽输送;此环节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22.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高层大气;②为______;③为______。
(2)用图中序号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______,臭氧主要集中在______,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______,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
(3)③层的厚度不均,一般来说,______地区最厚,______地区最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答案】 平流层 对流层 ③ ② ③ ② 赤道 两极 赤道地区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C
【解析】
(1)③距离地面最近,为对流层;②位于对流层和高层大气之间,为平流层;
(2)对流层盛行对流运动,空气垂直运动强烈,天气现象发生在这一层。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平流层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各纬度对流层厚度不均,在赤道地区,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在极地地区,空气受冷收缩下沉,高度就低。
(4)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海拔越高,受到地面辐射的影响越小,温度越低。
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节 大气层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69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大气层巩固练习</a>,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知识掌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节 变阻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71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节 变阻器课时作业</a>,共24页。
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电流的测量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70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电流的测量课时训练</a>,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