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备课ppt课件
展开1.通过对钠的性质的探究,了解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和预测,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核心素养。2.学会运用化学变化规律解释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一、钠的存在与性质1.钠元素的存在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储量极为丰富,都以____态存在,如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
必备知识 自主预习储备
3.钠的结构及性质预测(1)从宏观理论的角度分析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钠属于____单质;②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钠具有____性;③根据金属活动性分析:钠是很活泼的金属。结论:钠是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金属单质。
(2)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分析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与其他物质反应时,钠原子很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具有稳定电子层结构的钠离子。
4Na+O2===2Na2O
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
2Na+2H2O===2NaOH+H2↑
想一想 将一块钠投入到少量的盐酸中,发生哪些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钠先与HCl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HCl===2NaCl+H2↑,2Na+2H2O===2NaOH+H2↑。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是因为其太活泼,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2)钠与O2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 )(3)等量的钠与O2反应时,在加热和不加热时失去电子数目不同。( )
二、钠的氧化物1.氧化钠氧化钠为白色固体,属于__性氧化物,与水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O+H2O===2NaOH
Na2O+2HCl===2NaCl+H2O
2.过氧化钠(1)物理性质:______固体。(2)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途:作呼吸面具里的____剂,也可作漂白剂。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想一想 (1)Na2O2是碱性氧化物吗?(2)Na2O和Na2O2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相同吗?(3)Na2O2与CO2或H2O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如何从化合价变化及电子转移数目方面认识该反应?
据报道:在某河段曾经出现过惊险神秘的“水雷”,6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水桶浮在水面上,其中3个发生剧烈爆炸,另外三个被成功打捞。据现场的一位同志讲,早上10点多,河内突然冒起一股白烟,在水面上漂浮的一个铁桶内窜出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群众议论:“没想到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打捞上来的桶被打开盖子后,马上冒出白烟,而且一旦人们接触了桶内的物质,双手感到剧烈疼痛……消防队员将打捞上来的铁桶用煤油浸泡。
关键能力 情境探究达成
1.在实验室中应怎样保存金属钠?
[提示] 因为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所以必须隔绝空气保存;又因为钠不与石蜡油、煤油反应,且钠的密度比石蜡油、煤油的大,所以可以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2.金属钠着火,能用水灭火吗?请阐述原因。
[提示] 不能,因为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若金属钠着火,应用干燥的沙土来灭火。
发生主要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①4Na+O2===2Na2O;②Na2O+H2O===2NaOH;④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⑤Na2CO3·10H2O===Na2CO3+10H2O。
2.钠与水、酸溶液、碱溶液和盐溶液的反应(1)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还原剂:Na,氧化剂:H2O。(2)钠与酸溶液的反应①钠与酸溶液反应时先与酸反应生成H2。②如果钠过量,钠把酸消耗尽之后,再与水反应。
(3)钠与碱溶液的反应实质就是钠与水的反应。(4)钠与盐溶液的反应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首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然后NaOH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若氢氧化钠不与盐溶液反应,则只有钠与水的反应)。
例如Na与Fe2(SO4)3溶液的反应:2Na+2H2O===2NaOH+H2↑,6NaOH+Fe2(SO4)3===2Fe(OH)3↓+3Na2SO4,总的反应方程式为6Na+6H2O+Fe2(SO4)3=== 2Fe(OH)3↓+3Na2SO4+ 3H2↑。
1.钠与水反应时可能产生如下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
C [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现象概括为浮(浮在水面上)、熔(熔化成小球)、游(四处游动)、响(发出嘶嘶的响声)、红(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由于钠的密度比水小,故钠不可能沉在水底。]
2.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 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发出“嘶嘶”的响声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
C [将一小块钠投入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钠与水剧烈反应,有A、B选项所叙述的现象,随着2Na+2H2O===2NaOH+H2↑反应的进行,水被消耗,溶液的温度升高,由于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Ca(OH)2溶液饱和,所以溶液中的Ca(OH)2有部分析出,可以观察到溶液变浑浊。]
魔术一:用脱脂棉包住适量某淡黄色固体,用胶头滴管向脱脂棉里面滴加几滴水,发现棉花剧烈燃烧起来。魔术二:用脱脂棉包住适量某淡黄色固体,用长导管向脱脂棉中缓缓吹气,一小会后,棉花剧烈燃烧。
1.上述现象发生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 淡黄色固体为Na2O2,与H2O或CO2反应均放出大量热,且产生O2支持燃烧。
2.写出过氧化钠与H2O、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过程中消耗的H2O、CO2与生成的氧气分子数目的关系。
[提示]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 2Na2CO3+O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与过氧化钠反应时消耗的H2O、CO2与生成的O2分子数目之比均为2∶1。
3.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过氧化钠与一定量的CO2、H2O(g)的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提示] 假设Na2O2首先与H2O反应,则会生成NaOH、O2,由于2NaOH+CO2=== Na2CO3+H2O,因此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是CO2。所以反应顺序,可视作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全后,Na2O2再与H2O(g)发生反应。
4.过氧化钠与H2O、CO2反应后固体质量怎样变化?有什么规律存在?现有m g CO、H2的混合物,充分燃烧后将生成物通入足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固体增重的质量是多少?
[提示] 分析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原子的变化情况,可发现相当于CO2中的“CO”、H2O中的“H2” 被固体结合,即固体增重的质量是CO2中的“CO”、H2O中的“H2”的质量。所以m g CO、H2的混合物,充分燃烧后将生成物通入足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固体增重的质量是m g。
Na2O2与CO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①2Na2O2+2H2O===4NaOH+O2↑②1.物质的量关系不论是CO2还是H2O,通过足量的Na2O2时,放出O2的物质的量与CO2或H2O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
2.电子转移关系在Na2O2与CO2或H2O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每生成1 ml O2都转移2 ml电子。3.固体质量关系(1)2Na2O2+2CO2===2Na2CO3+O2 Δm(固体) 2×78 g 2 ml 2×106 g 56 g (2 ml CO的质量)
即发生反应(1)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CO2等物质的量的CO的质量。
(2)2Na2O2+2H2O===4NaOH+O2↑ Δm(固体) 2×78 g 2 ml 4×40 g 4 g (2 ml H2的质量)即发生反应(2)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H2O等物质的量的H2的质量。
4.先后顺序关系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CO2和H2O(g)的混合物的反应,解决问题时可视作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成后,Na2O2再与H2O发生反应。
1.CO和H2的混合气体21.2 g,与足量O2反应后,通过足量Na2O2,固体质量增加( )A.21.2 g B.14 g C.6.78 g D.不能确定
2.如图装置,试管中盛有水(含酚酞溶液),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以下描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气球a被吹大B.试管内溶液变淡黄色C.试管内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U形管水位:d>c
B [Na2O2和水反应放出氧气,所以气球a被吹大,故A正确;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试管内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B错误,C正确;Na2O2和水反应放热,广口瓶内气体受热膨胀,U形管水位:d>c,故D正确。]
1.取一小块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③燃烧时火星四射 ④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⑤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学习效果 随堂评估自测
B [钠在燃烧匙里受热时先熔化,然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故选B。]
2.将钠放入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生成Na2O还是Na2O2是由下列哪项因素所决定的( )A.反应温度B.空气的量C.钠粒的大小D.钠的状态(固态或液态)
A [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加热时生成Na2O2,反应温度不同,其产物不同。]
3.对Na2O、Na2O2的叙述错误的是( )A.Na2O与Na2O2均可以与HCl反应,故二者皆为碱性氧化物B.Na2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Na2O2C.Na2O和水反应为化合反应,而Na2O2与H2O反应属氧化还原反应D.在呼吸面具中,Na2O2常作供氧剂,而Na2O不能
A [Na2O2、Na2O分别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4HCl ===4NaCl+2H2O+O2↑、Na2O+2HCl===2NaCl+H2O, Na2O2与酸反应除生成盐和水外还有O2放出,故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而Na2O为碱性氧化物,A项错误。]
4.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Na2O2,可利用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注:Na2O2可以与H2O、CO2发生反应):(1)装置Ⅳ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规定气体的气流方向从左到右,则组合实验装置时各件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按从左到右顺序写明仪器的编号Ⅰ、Ⅱ……),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空气进入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接____(填字母序号)。(3)装置Ⅱ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操作中通空气和加热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Ⅰ
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后再加热
[解析] 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Na2O2的过程中,要避免生成的Na2O2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在制取过程中导入空气时要除去这两种杂质,且最后要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反应装置。
1.下列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中常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金属钠,需用镊子取用C.新取出的钠可用小刀切去外皮D.做完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基础课时固基练(14) 钠的性质与制备
D [钠的密度比煤油大,实验室中常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A正确;皮肤表面有水分,钠与水能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有腐蚀性的NaOH,因此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金属钠,需用镊子取用,B正确;钠质软,可用小刀切割,C正确;做完实验剩余的金属钠需放回原试剂瓶,不能乱扔,防止发生危险,D错误。]
2.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B.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D.Na2O和Na2O2都能由金属钠和氧气化合生成,但Na2O和Na2O2中O的价态不同
B [A.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故A正确;B.过氧化钠中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所以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故B错误;C.钠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先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潮解,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十水碳酸钠,十水碳酸钠风化得到碳酸钠,所以钠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变为碳酸钠,故C正确;D.Na2O和Na2O2都能由金属钠和氧气化合生成,但Na2O和Na2O2中O的价态不同,氧化钠中氧为-2价,过氧化钠中氧为-1价,故D正确。]
3.将下列物质分别投入水中,有气体放出的是( )A.Na2O2 B.Na2O C.NaOH D.Na2CO3
A [A.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A符合;B.Na2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B不符合;C.NaOH和水不反应,故C不符合;D.Na2CO3加入足量水中形成溶液,没有气体放出,故D不符合。]
4.在工业生产中要制取某种物质,除了要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原料来源、成本高低和设备要求等原因,以选取最适当的方法。下列制取NaOH最适当的方法的是( )A.Na2O与H2O反应B.Na与H2O反应C.Na2O2与H2O反应D.电解饱和食盐水
D [A.自然界没有大量存在的Na2O,Na2O主要由钠与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原料不易获得且成本高,故A不合题意;B.钠与水反应剧烈,不易控制,且钠的成本较高,故B不合题意;C.自然界没有大量存在的Na2O2,Na2O2主要由钠与氧气加热时反应生成,原料不易获得且成本高,故C不合题意;D.海水中存在大量的食盐,原料容易获得,故D符合题意。]
5.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部分表示圆圈内的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已知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0.1 ml,水的质量为100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③最多能产生0.01 ml O2B.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Na+2H2O===Na++2OH-+H2↑C.Na2O2与小苏打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加热可得助燃性气体D.充分反应后,反应①、②、③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
C [A.0.1 ml Na2O2与100 g水反应,根据2Na2O2+2H2O=== 4NaOH+O2↑可知,生成O2的物质的量最多是0.05 ml,A错误;B.该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B错误;C.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CO2、H2O均可与Na2O2反应生成助燃性气体O2,C正确;D.Na2O2与Na2O的物质的量均为0.1 ml,且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所以最终Na2O2、Na2O分别与H2O反应生成的NaOH的物质的量均为0.2 ml,且质量分数相等,而Na的物质的量是0.1 ml,与H2O反应生成0.1 ml NaOH和0.05 ml H2,所以Na与H2O反应得到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D错误。]
6.在标准状况下把4.48 L CO2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后,固体增加的质量是( )A.8.8 g B.5.6 g C.3.2 g D.2.4 g
B [2CO2+2Na2O2===2Na2CO3+O2 固体质量增重Δm 44.8 L 2×44 g-32 g=56 g 4.48 L x则44.8 L∶4.48 L=56 g∶x,解得x=5.6 g,故选B。]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Na2O、Na2O2都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Na2O、Na2O2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O2C.Na、Na2O、Na2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其溶质相同D.Na2O、Na2O2都能与水反应,且都是碱性氧化物
C [A.Na2O与水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B.Na2O与CO2反应仅生成Na2CO3,B项错误;C.Na、Na2O、Na2O2与水反应都会生成NaOH,C项正确;D.Na2O2与酸反应除生成盐和水外,还有O2生成,故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D项错误。]
8.如图是有关钠与水反应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向管内加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使水位达到B端管口,然后迅速塞紧橡胶塞并拔掉大头针,此时Na掉入水中。回答下列问题:
(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很多,不同的现象证明不同的性质。①能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能证明钠的熔点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能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能证明有气体产生的现象是A端液面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B端液面________。
2Na+2H2O===2NaOH+H2↑
[解析] (1)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2)①钠浮在水面上,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②钠熔化为光亮的小球,证明钠的熔点低;③反应后溶液呈红色,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④B端压强增大,液面下降,A端液面上升,证明有气体生成。
9.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是一种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一种非金属,其常见单质为黑色固体,C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则C的分子式为________,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A和C是否能反应?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能,此空不填)。
10.(易错题)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都有100 mL蒸馏水,分别放入0.1 ml Na、0.1 ml Na2O、0.1 ml Na2O2、0.1 ml NaOH,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四个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 B C D
11.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活塞,Y中的实验现象是( )
A.左端导管液面上升,右端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B.左端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右端导管液面上升C.左、右导管液面均上升D.左、右导管液面均下降
A [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固体,燃烧消耗O2使左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右瓶中气体的体积不变,气体压强不变;当燃烧完毕后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活塞,中间广口瓶中的水只会沿导气管进入左瓶中,因此会看到左导管液面上升,右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故合理选项是A。]
12.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C.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里,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D.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试管底部有红色物质生成
D [A.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故A正确;B.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灭火,不能用水或CO2灭火,在实验室中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故B正确;C.钠的性质较活泼,与盐溶液反应时,首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故C正确;D.钠和水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所以没有红色物质生成,故D错误。]
1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干燥的CO2能否与Na2O2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加装完药品后,首先打开________(填“K1”或“K2”,下同),关闭________,加入稀硫酸,生成CO2。一段时间后加热铜丝,实验中观察到铜丝未变黑色。X是_______。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
(2)为进一步探究潮湿的CO2是否与Na2O2反应,打开____(填“K1”或“K2”,下同),关闭_____,加热铜丝,出现铜丝变黑的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盛放Na2O2的干燥管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至少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潮湿的CO2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或水蒸气
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
2CO2+2Na2O2===2Na2CO3+O2、2Na2O2+2H2O===
4NaOH+O2↑、CO2+2NaOH===Na2CO3+H2O
[解析] (1)加装完药品后,首先打开K1、关闭K2,加入稀硫酸,生成的CO2气体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一段时间后加热铜丝,实验中观察到铜丝未变黑色,说明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2)为进一步探究潮湿的CO2是否与Na2O2反应,打开K2、关闭K1,将潮湿的CO2气体直接通入到过氧化钠固体中,一段时间后加热铜丝,铜丝变黑,说明潮湿的CO2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或水蒸气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400249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教案配套ppt课件</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热稳定性,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液变浑浊,NaHCO3,简要流程,试管口有水珠,干燥二氧化碳,Na2O2,Na2CO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400249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备课课件ppt</a>,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刺激性,2实验装置,气体发生,尾气处理,吸收多余Cl2,3实验分析,出现爆鸣声,产生黄绿色的气体,铁棒端溶液变红,石墨棒端溶液不变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完整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完整版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导入,学习目标,学习探究,钠的物理性质,很容易,大于煤油小于水,热的良导体,钠的化学性质,银白色,变暗白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