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必一第一章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课件(共3课时内含视频)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11067/0-1724894286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必一第一章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课件(共3课时内含视频)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11067/0-172489428632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必一第一章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课件(共3课时内含视频)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11067/0-17248942863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必一第一章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课件(共3课时内含视频)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11067/0-172489428639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必一第一章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课件(共3课时内含视频)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11067/0-172489428642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必一第一章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课件(共3课时内含视频)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11067/0-17248942864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必一第一章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课件(共3课时内含视频)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11067/0-172489428649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必一第一章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课件(共3课时内含视频)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11067/0-172489428654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学习要求
1、结合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图及实例,理解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与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以及昼长夜长的计算方法。2、根据示意图,掌握日出日落方位规律。3、在光照图上,理解并掌握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计算和应用。4、根据资料,理解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及其原因。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日 次年3月21日
1、由于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于是变产生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晨昏线就在地轴附近来回摆动,除赤道外全球各地在一年中昼夜长短就发生变化2、在公转图中辨别各地昼夜长短情况
视频: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视频:直射点移动与晨昏线的摆动
由于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于是变产生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晨昏线就在地轴附近来回摆动,除赤道外全球各地在一年中昼夜长短就发生变化
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问题:二分日全球昼夜状况如何?
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圈内是极昼;赤道上昼夜等长;南半球反之。
夏至日(6月22日)—北半球
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短,北极圈内是极夜;赤道上昼夜等长;南半球反之。
问题:北半球冬至日全球昼夜状况如何?
冬至日(12月22日)—北半球
3、昼夜长短状况看直射点位置
4、昼夜长短变化情况看直射点的移动
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为极昼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为极夜
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
昼渐短夜渐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极昼范围缩小
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昼短夜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
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昼短夜长,北极极夜范围缩小
(1)南北对称:纬度数相同且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地, 一地的昼长=另一地的夜长,即南北半球同纬度:昼长+夜长=24时
(2)季节相反:同纬度地区,夏季昼长=冬季夜长, 即夏至日昼长+冬至日夜长=24时
(3)递增变幅: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赤道处于全年昼夜平分
北半球昼长变化幅度 = 夏至日昼长—冬至日昼长。
(4)极昼极夜: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
1、空间变化(同时不同地)
2、时间变化(同地不同时)
如:10月22日,全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是怎样的?
如:西眉一年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已知昼弧和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求昼长和夜长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A点的昼长=240°÷15°=16时
B点的夜长=240°÷15°=16时
(2)已知日出和日落时间(时刻),求昼长和夜长
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4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
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
若A地4时日出,求A地的昼长与夜长
昼长=(12-4)×2=16小时
夜长=24-16=8小时
昼长 = (日落时间 – 12)*2
昼长 = (12 – 日出时间)*2
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加=24.即北半球昼长 = 南半球夜长。
昼长 A = (12 – 4)*2 = 16.
昼长 B = (12 – 8)*2 = 8.
计算A,O,B,C的昼长。
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为黑夜,请计算P,Q的地方时和 P 点的昼长。
T(p) = 18 + 3 = 21.T(Q) = 6.
昼长 P = (21 – 12)*2 = 18.
注:极点俯视图,包含所有经线。
1.由a到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2.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 )A.1小时40分钟B.2小时20分钟C.3小时20分钟D.4小时40分钟
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制成图。读图完成1~2题。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
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反映太阳辐射的强弱。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太阳高度(h)与正午太阳高度(H)
一天中,日出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正午(地方时12点)时达最大值。之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注意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等于0度)
(二)北半球四个节气全球H的变化规律:
(二)某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二)北半球四个节气全球H的变化规律:结论:由改日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H就越大;反之
(三)某地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直射点靠近该地时,H变大;最近时H就最大;直射点远离该地时,H就变小;最远时H就最小。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整个南半球则都达一年最小值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整个北半球则都达一年最小值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公式: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90°-| α±β |
注:纬度差是指所求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若直射点与所求点位于同一半球,则该纬度差为两地纬度之差;若直射点与所求点位于不同半球,则该纬度差为两地纬度之和。
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应用:求西眉(30°N)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夏至日H=90°-(30°- 23°26´) =83°26´
冬至日H=90°-(30°+23°26´) =40°34´
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为黑夜。
1.求B点的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2.求C点的时间和此时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为零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子夜太阳高度大于等于0的出现极昼现象。
2. 求图中a, b, c, 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1.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求太阳直射点坐标。
1.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2.求极昼极夜的范围。
1.已知某日A(28°N,118°E)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2°,求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
2.求4月22日,A(28°N,118°E)地正午太阳高度角。
(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地方时是12时2、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所求地与直射点纬度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 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应用:已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求当地地理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日影方向背向太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正午日影最长,夏至日正午日影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5、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右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tH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
求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
左图为西藏鲁朗(94.7°E,29.6°N)一处当地民居的照片,照片显示该户人家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若该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合理,推测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水平面)的夹角应该约是多少。
θ=90°-H冬至=90°-36.9°=53.1° ≈53°
H冬至=90°-(29.6°+23.5°)
下图外圆为晨昏圈,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N为北极点,A点地理坐标为(70°,0°),回答下列各题
若该日为夏至日,PQ为晨昏线,则P点的夜长是
特定的时间,才能看见独特的日照景观。
在未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纬线上,无论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规律是: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为东北方,日落为西北方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为东南方,日落为西南方
三、四季与五带划分
1、依据: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2、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季和秋季是冬、夏季节的过渡季节
3、气候四季:传统的四季划分的方法,与各地实际气候的变化不一定符合。为了使季节与气温年内变化相符合,北温带许多国家,运用气候统计的方法,划分四季如下
1、依据: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可划分五带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相对于神舟十二号的十八圈,神舟十七号飞船采用五圈快速返回方案,整个着陆过程用时约50分钟。返回过程中,返回舱和大气层空气会产生剧烈摩擦,形成包裹住返回舱的等离子区,造成地面与舱体之间信号中断,这段时间就被称为“黑障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日后的一周内南京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B.该月正值华北平原冬小麦的种植时间C.该日最接近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D.此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大于2/317.返回舱采取快速返回的优点有( )①减少了航天员的生理和心理压力②利于航天员快速适应重力环境③返回过程中不会出现黑障区④有利于减少高温对太空实验样品产生的不良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来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A.昼夜长短B.天敌数量C.太阳辐射D.食物数量19、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 )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20、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12月22日杭州的节气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正值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3°26'B.正值春分,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0°C.正值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6°34'D.正值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4.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结合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则杭州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A.23°26'B.30° C.46°52'D.60°5.一年中,该活动支架最矮的日期是(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所示)设计: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正午太阳高度角与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保持互余。据此回答3~5题。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378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集体备课ppt课件</a>,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要求,课前回顾,侵蚀类型,河谷形态,“V”形谷,槽形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377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教学演示ppt课件</a>,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构造地貌,褶皱山,背斜山,向斜山,背斜谷,断块山,视频海岭的形成,山地对交通的影响,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377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堂教学课件ppt</a>,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昼夜交替,二产生时差,经度÷15°,日界线,三地球自转偏向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