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优秀表格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
3.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
2.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
3.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积累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碳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生物都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同样,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也需要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那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如何在各种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这是接下来我们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思考,讨论,进入新课学习。
问题导入,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食物链上各环节的动物如何获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2)食物链上的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何方?这些植物是怎样获得所需要的能量的?
(3)能量如何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中流动?
(4)食物链上某一环节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能不能100%传递给下一环节的生物?
(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什么特点?
点拨: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2)能量的输入依赖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
(3)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4)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5)流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思考,明确接下来的学习任务。
(1)食物链上各环节的动物直接或间接食用各种植物,从植物的有机物中获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2)各种绿色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贮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能量沿食物链在生物中流动。
(4)不能,因为一部分能量会在流动中损失。
(5)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让学生学会通过分析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
2.引导学生思考
(1)为什么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2)能量流动的这种变化对于生物体的数量有着怎样的影响?
总结:
当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每一个环节都要把部分能量用于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通常,一个环节只能把所获能量的10%~20%传递给下一环节。这样,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量愈少,贮存的能量也愈少,就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生物体数量与能量的关系。
小组内讨论,表达:
(1)在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是不能颠倒的,是单向的。
(2)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时,逐级递减,使得生物体数量也呈现这样的特点。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所贮存的能量愈少,那么生物体的数量也愈少。
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
探究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过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传递又是遵循怎样的规律?
1.活动: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PPT展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引导学生讨论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几个问题:
(1)无机环境中的碳是怎样进入生物体的?
(2)与生产者相比较,消费者获得含碳化合物的方式有什么特点?
(3)生物体哪些生命活动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
2.指导学生总结碳在生态系统中是怎样循环的,特点是什么?
点拨:碳循环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的,具有往返循环的特点。
3.引导学生概括什么叫物质循环。
4.应用:指导学生根据碳循环的途径和特点,推测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途径和特点。
总结: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什么联系呢?
点拨:(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共同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能量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因此,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思考,讨论,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使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动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这些有机物进入动物体。
(2)生产者利用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而消费者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3)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都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
在活动中分析、讨论问题,结合“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图片,总结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概括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
课后探究水循环的途径和特点。
理解和记忆生态系统的两大重要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新知的能力。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知识迁移的能力。
让学生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运输和传递的,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三、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使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
四、当堂演练
1.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分解者获取的能量最多B.营养级越高,积聚的能量越多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循环流动的D.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能量是逐级递减的
2.形形色色的生物在生物圈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物质循环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植物通过根尖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过筛管将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叶片
B.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可以促进物质的循环
C.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产生二氧化碳,进入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一条食物链中,兔子不吃狼,但狼吃兔子,该食物链的不可逆性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 D )
A.氧循环是单向的B.水循环是单向的
C.碳循环是单向的D.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自然界中的草食动物一般是初级消费者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同时进行,彼此依存
D.在“草→昆虫→青蛙→蛇”这条食物链中,青蛙是第二营养级
【课堂反思】 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比较新颖而且生动形象,能很快抓住学生思维,使抽象的内容生活化、趣味化,可直接切入主题;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沟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能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化难为易;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科学、技术、社会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小组合作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使学生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力量。生物学就是一种与大自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教学中应以更多的手段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特有的魅力所在,使学生更加喜欢这一学科。
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优秀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