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课堂教学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课堂教学教案】0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课堂教学教案】0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课堂教学教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课堂教学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课堂教学教案】,共9页。

    9 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目标1.认识“暮、瑟”这两个生字,会写“暮、吟”两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暮江吟》这首诗。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学习诗人准确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难点:学习诗人准确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情感。课前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单元解读,引入课文。师:从今天起,我们将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首先,请大家读一读单元导语吧!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1.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2.进行连续观察,学会写观察日记。二、话题导入,引入诗题。1.出示三幅风景图及古诗。师: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风景图,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暮江、庐山和雪梅的照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三首》。它们分别是《暮江吟》、《题西林壁》和《雪梅》。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三首诗中,《暮江吟》是一首唐诗,而《题西林壁》和《雪梅》是宋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暮江吟》。2.出示课题,学习生字。①读准生字“暮”的读音。师:本课中“暮”是一个生字,请大家跟我读,暮。“吟”是前鼻音,请跟我读,吟。我们一起读好课题:暮江吟②理解诗题含义。③飘红“暮、吟”两个生字,出示生字书写视频。3.作者简介。师:同学们,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已经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白居易呢?三、初读古诗,划分节奏。 1.教师播放诗歌朗读的音频,学生仔细听读,听清读音和节奏。2.自由朗读古诗三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尝试读出节奏。3.配乐朗读,读出节奏。师: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拿起笔,用竖斜线标出这首词的节奏。(PPT出示划好节奏的诗)你们的节奏画得和老师一样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它的节奏。4.诵读全诗。四、品读古诗,赏析词句。1.默读古诗,理解大意。默读古诗,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歌大意。2.学习古今异义字。课件出示课堂习题可怜:A怜悯,可惜 B可爱卖火柴的小女孩真可怜。( ) 可怜九月初三夜( )3.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再一起来看这首《暮江吟》,不难发现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黄昏时的美景,另一幅是月夜下的美景。先让我们来欣赏黄昏时的美景吧!4.学习第一、二句。①仔细默读第一、二句古诗,想象一下,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②体会古诗用词的准确性。师:诗句中的“铺”能换成“照”和“射”吗?学生理解词语的特点。③读第二句诗,思考:在夕阳的映照下,江水发生了什么变化?④读一读第一、二句古诗,读出对傍晚江景的喜爱。5.学习第三、四句。①默读第三四句,思考:你眼前出现什么样的场景呢?②赏析诗句,感悟语言。师:这两句诗里,运用了两个比喻,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呢?(板书:露珠——真珠 月——弓)师:草叶上为什么会有露珠呢?月亮为什么像弯弯的弓?你们知道原因吗?③师补充资料:露和霜的形成初三夜晚月似弓的原因④思考:这两句诗中,诗人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绘九月初三的夜晚呢?师:是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夜景的独特之处,传神地表达出九月初三夜的可爱,是因为作者对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让我们再读一读第三、四句,读出对九月初三夜的喜爱。6.再读全诗,你还发现了什么呢?7.教师总结在诗人白居易眼里,傍晚时分,残阳铺洒江面,江水半明半暗,红青交接,美不胜收!九月初三夜晚,弯月悬挂空中,露珠晶莹如珍珠,风景如画!让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诗,感受暮江之美!8.跟着视频读全诗。9.介绍诗歌写作背景。《暮江吟》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所写。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政激烈。诗人自求外任,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途径江边时吟成此诗。10.体会诗歌情感。师: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后,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诗人通过连续的观察、传神的笔墨,把这些常见的景物描写得生动、优美、迷人,其中还蕴含着诗人轻松、闲适的心情,这种写作手法叫做借景抒情!11.再读古诗,尝试背诵。 五、板书设计 六、课堂练习。 七、作业布置1.背诵全诗。2.品读古诗,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拿起笔,把想象到的画面描绘出来。《题西林壁》教学目标1.会认“缘”这个生字,会写“题、侧、峰、庐、缘”这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题西林壁》,并能够默写。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4.感悟诗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难点:感悟诗中蕴含的道理。课前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诗题,读题解字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暮江吟》中的美丽风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首诗《题西林壁》,继续去感受诗歌的魅力。1.板书题目:题西林壁。师:谁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师介绍庐山和西林寺2.作者简介。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诗人苏轼,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苏轼?师介绍题壁诗二、通读古诗,读懂诗意1.教师播放诗歌朗读的音频,学生仔细听读,听清读音和节奏。2.自由朗读古诗三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尝试读出节奏。3.生字学习。题、侧、峰、庐、缘①读准“缘”的读音②生字书写指导4.配乐朗读,读出节奏。5.再读全诗。三、品读古诗,深入感悟 1.默读古诗,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2.学习第一二句。①师:细细默读第一句,你看到什么样的景象?师:我们知道了“横看”就是正面看庐山,“侧看”就是侧面看庐山。③结合图片,理解字词。师补充:岭指的是高大的山脉。峰指的是山的突出的尖顶。(出示图片)④读第二句“远近高低各不同”,想象一下从远近高低等不同角度,你又会看到什么样的庐山呢?再读一读前两句。3.学习第三、四句。①默读第三四句,体会诗人的感受。生6:诗人感受到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他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出示“庐山风景片”②师:诗人想借用自己的感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③师:那么,我们从中又获得了什么启发呢?④师总结:诗人借后两句告诉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限制,摆脱主观成见的道理。让我们再读一读第三四句,感受一下其中的深刻哲理。5.教师总结。师介绍借景说理和全面观察6.再读全诗,尝试背诵。7.出示填空式古诗,尝试默写。四、板书设计五、课堂练习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题西林壁( ) A.题目 B.书写、提写(2)只缘身在此山中( ) A.因为 B.缘分七、课后作业积累关于山川的古诗。《雪梅》教学目标1.认识“骚、逊、输”这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降、费、须、逊、输”这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课前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揭示诗题,读题解字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欣赏了美丽的庐山风光,获得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哪位同学来背诵一下《题西林壁》呢?师:背诵得真流利!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运用了借景说理的写作手法,告诉了我们“想要全面地看待问题,就不能只看局部,而要从整体上进行观察”的深刻道理。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另一首宋诗《雪梅》,看看这首诗里描写了什么景色,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出示课题,理解诗题,齐读课题。3.作者简介。关于诗人卢钺,大家又了解多少呢?谁来说一说?生介绍诗人。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1.教师播放诗歌朗读的音频,学生仔细听读,听清读音和节奏。2.自由朗读古诗三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尝试读出节奏。3.生字学习。①读准字音:降、骚、逊、输教师带读一遍,再强调“骚”和“输”的读音。②认读多音字“降”课件出示:降xiánɡ(投降)jiànɡ(降落) ③生字书写指导降 费 逊 输3.再读古诗,划出停顿。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它的节奏。4.再读全诗。三、品读诗歌,理解诗意1.请大家默读这首诗,根据注释和插图,试着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2.学习第一、二句。①思考:这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②梅花和雪花可能会怎么说呢?③那作者是怎样把梅雪争春的情景写生动的?3.教师小结:这两句诗展现了一幅“梅雪争春图”。4.生读前两句诗。5.品读第三、四句。师:那梅和雪有什么不同呢?诗人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师:是呀!诗人将雪和梅进行对比,通过“逊”和“输”两个字巧妙地写出了雪和梅各自的不足,也从侧面表现出了对方的优点。 欣赏雪和梅的图片。6.悟道理。师:从这首诗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呢?7.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8.教师总结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呀,每个人,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9.配乐读全诗,背诵诗歌。10.总结观察方法。师:那么,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观察,从而得到这个道理呢?生12:作者是将梅和雪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得到这个道理。师总结:是的,比较观察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观察方法。五、板书设计六、课堂练习 七、作业布置1.完成对应课时练习。2.收集一些赞颂梅花的古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