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灯课文ppt课件
展开当你在漆黑的夜里前行,你又十分劳累,寒冷甚至有点辨不清方向时,最期盼看到的是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我国文学巨匠巴金也走走夜路,看看他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和你的期盼一样吗。
1.理清文章的线索和行文思路,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2.学习抒情散文的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
噩梦 窒闷 泅水 梦寐 摸索 溺死 回溯 殉情 喧闹徘徊
pái huái
巴金 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1923年生于四川成都,五四”运动期间,开始大量阅读《新青年》等书刊,逐步接受反帝反封建、科学民主等进步思想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巴金担任了《救亡日报》的编委,与茅盾一同主编《呐喊》杂志,在抗战中加入文协并被选为理事,辗转于全国各地从事抗日文化宣传。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代表作)——《春》《秋《家》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憩园》《寒夜》短篇小说:《神》《鬼》
阅读全文,完成下面两个任务①划出文中有关灯的语句,试着将其归类。②划出文中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的语句,归纳其是如何变化发展的?
①平房里射出来的几点灯光②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③我站在走廊上望山脚的灯光④孤寂的海上的灯塔⑤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弟弟点燃的长夜孤灯⑥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 ⑦陌生人家桌上的一盏油灯
划出文中有关灯的语句,试着将其归类。
划出文中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的语句,归纳其是如何变化发展的?
讨论:归纳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扫淡了黑暗的颜色,明亮,给人温暖
——回忆灯给夜行人指路
——感到安慰,得到鼓舞
—照亮了泅过海峡的利安德尔的眼睛
——改变了友人的生活态度
—给捕鱼归来的邻人提供了帮助
——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
再读文章,找出这些灯的作用。
讨论: 文中,灯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意义?
在生活中可以扫淡黑暗,给人指路,更能从精神上给人以安慰、鼓励、希望,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它带给人光明和希望。
1、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物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属于表现手法。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2、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抒情方式。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采用托物言志法的文章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灯》写于一种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1941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用软硬兼施的手段,对中国有关抗日力量进行威逼利诱,国、共、日、汪构成了十分复杂的关系,中国的抗战前途,在许多人看来,云山雾量、扑朔迷离,亡国的悲观论调一浪高过一浪。然而,有着强烈爱国情感的作家巴金面对这么的时代风云,历来就没有放下手中战斗的笔杆。1941年9月,巴金从昆明转到桂林,一直住到第二年二月。在这六个月时间里,“生命的消灭、房屋的焚烧、人民的受苦,我看得太多了!但是这一切是不是就把中国人民吓倒了呢?是不是就把中国的知识分子吓倒了呢?当然没有。”巴金在这段时间内接连写下了《长夜》《寻梦》、《怀念》、《灯》、《火》等几篇散文,这几篇散文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有着共同的情绪流露。
1、课文的题目叫“灯”,开头却写的是“噩梦”,“窒闷”,“寒夜”,“沉睡的大海”这些语句有何含义?若一开始就从第三节的“灯”写起,是不是更切题呢?
象征政治环境的黑暗及作者找不到出路的压抑苦闷的心境,因而才更渴望灯的光明,温暖,突出灯光的可贵。
2、品读下列句子,看有什么共同点①我似乎走进了一种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一直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②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抚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③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抚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④我的心经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导,它有力伏也会永沉海底。
都写出了我再迷茫、苦闷、徘徊时,灯对我的影响,让我没有消沉下去,看到了希望,给了我前进的方向和勇气。
3、思考: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希望之灯 永照人间,光明终将驱散黑暗,正义肯定胜利。体现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高昂的乐观义精神。
4、品读理解下面句子。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
米——物质条件,人活着还要依赖希望,或者说人活着还要靠高尚的精神力量。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描写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灯对人们产生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和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社会现实
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和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2、托物言志(抒情方式)
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灯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灯优秀ppt课件</a>,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任务一梳理结构,文章主题,象征手法,示范分析,课堂小结,下课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灯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灯教学课件ppt</a>,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目录,作家作品,整体感知,细读文本,精读文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灯精品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灯精品备课课件ppt</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想到了什么,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初读感知,读准字音,整体感知,按段落理清线索,划分层次概括大意,梳理文章行文思路,品读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