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秋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秋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第1页
    2023年秋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第2页
    2023年秋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秋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秋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共9页。
    第五单元检测试卷一 、 基础(28 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1)忽逢桃花林, , , , 。(《桃花源记》)(2)《爱莲说》中写莲荷既不与世俗同流,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3)《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 。(4)《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2. 下列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俨然(yán) 濯洗(zhuó) 多髯(rán)B.阡陌(qiān ) 淤泥(yū) 禾黍(shǔ)C.垂髻(tiáo) 亵玩(xiè) 绮丽(qǐ)D. 邑人(yì) 鸿儒(rú) 矜寡(guān)3.下面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 (3 分)A、今天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百思不得其解,在老师点拨下,我的思路豁然开朗 ,问题也迎刃而解了。B、老王在公园里边喝茶边哼着小曲, 一副怡然 自乐 的样子。 C、前段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某部大片,今天在我市首映却无人问津,各大影院冷冷清....清,门可罗雀。D、小张望着刚刚从下水道里干活出来的环卫工人,热情的赞美道:“你们环卫工人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啊。”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 逢进必考,取消加分规则,奠定了平民子弟进入公务员行列的通道。B. 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国内民众在“向东走”还是“向西走”问题上的深度对立造成的。C. 改变“亚学习”状态,要合理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D. 新疆天山和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5. 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3 分)A.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B. 《陋室铭》 ————刘禹锡 -———— 唐代C. 《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D. 《望岳》 —————杜甫————— 宋朝6.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为了解初中阶段两年来语文学习的情况,八年级(2)班的语文老师依据语文学习目标要求 对全班 50 人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如下表。请你对表中信息进行探究后写出结论并据此提出学习语文的 2 点建议。兴趣程度调查项目过程感受 调查数据内 容 名著阅读 日记写作 口语交际 书法训练喜欢 无所谓 不喜欢 享受40 9 1 405 10 35 56 15 29 64 16 30 4淡然10101516负担0352930 ① 探究调查表后的结论:(2分)②提出学习语文的二点建议:a b(4分)二、 阅读(42 分)(一)(17 分)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完成文后各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 分)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 肖也8.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 纯 以情韵胜 皆 以美于徐公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垄上. .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0.对“善绘者以意取似 ”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11.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3 分)香味:莲—— ;兰 ——氲氲无所。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12.(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 (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2 分)(二) (16 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入。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 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3.在括号中填写省略的内容。(2 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14.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阡陌交通( ) 便要还家(无论魏晋( ) 处处志之(.. .15.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中的是 ,现在的常用义是16.给桃花源外的图景取个名字。(2 分)))一句;出自本文的另一个成语。(3分) 17.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翻译句子。(2 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三)(9分)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 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 人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 分)①窃入学舍( )②已而复如初 ( )③恬若不见( ). . .20.翻译句子:(4 分)①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②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21.从上面两段文字可以看出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 2 分)三、 作文(50 分)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 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生活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喜悦……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请以“令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 500 字。 第五单元答案一 、 1.(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 (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A 3.D 4.D 5.D 6.(1) 示例 1 阅读的兴趣高于写作的兴趣;动口的兴趣高于动笔的兴趣;学习兴趣的程度决定(或“影响”)学习过程的感受。二、(一) 7①树立 ②少 ③说出 ④酷似,逼真(“相似 ”亦可) 8.A 9.(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10.B 11.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12.洁身自好 高洁 (意思接近即可)(二) 13.桃花源中人 渔人 渔人 桃花源中人 渔人 14.交错相通 邀请 更不用说 做标记 15.后遂无问津者 世外桃源 比喻不受外界影响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 16.暮春 桃林图 17.桃花源中人不希望外界扰乱他们宁静的生活 18.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三) 19.①偷偷地 ②原来的样子③心神安逸 20.①母亲说:“儿子既然这样痴迷(好学)为 什么不听凭他去干想做的事呢?”②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21.勤奋好学,尊敬母亲。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