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5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5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
    第5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
    第5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5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5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2页。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测试卷--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单选题1.1938年3月,日本控制的伪政权在北平、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等地发行“联银券”(纸币),强制要求中国人民将手中的法币兑换成“联银券”,而后将收回的法币运往金融中心上海及国统区等地。日本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掠夺中国物资财富及外汇 B.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C.在华北制造恶性通货膨胀 D.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作准备2.清朝初期,地赋和丁赋是分别征收的,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田赋和丁赋都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一变化A.冲击了传统的“四民”秩序 B.客观上有利于当时工商业的发展C.解决了赋役征收不均的问题 D.表明政府放弃对农民的人身控制3.战国时期流通的货币种类有刀币、布币和蚁鼻钱。刀币是齐国货币,考古发现在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亦有大量刀币流通。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A.齐国铸币业发达B.齐国征服了燕赵等地C.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D.刀币较其他钱币易于携带4.有学者将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结果称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可以概括为通式: “b=a+nx”,式中b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由此可见,古代税制改革(   )A.以增加税收名目为主要目的 B.最终导致民众负担加重C.皆以改善民生状况为出发点 D.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5.“交子”的出现,从本质上说明(   )A.造纸业发达 B.印刷技术先进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 D.商业的高度发展6.学者李世安在评价某体系时指出:它的建立,主要是英美两个国家为维护二战后自身利益进行斗争、达成妥协的结果,该体系带有明显的西方金融霸权主义的色彩。该体系A.推动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B.使英美成为国际金融体系霸主C.有助于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发展 D.形成了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7.下表所示为1751-1811年,英国发行代用币的部分情况。这一时期英国货币领域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政府强化经济功能的目标 B.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广C.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D.海外扩张对资金的诉求8.按照“税负从低、优惠从宽、手续从简”的原则,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该法颁布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B.解决外籍人士个人所得税问题C.利用外资和技术发展经济 D.计划经济体制下税制弊端严重9.元朝实行“币同制”,禁用金银,发行国家掌控的纸币,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确定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辅以少量银元宝、铜钱、铁钱等。该做法旨在(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缓解铜钱流通的不足C.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垄断地方的对外贸易10.1933年古典金本位体系崩溃后,世界进入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34—1944年)。这段时间美国成立了美元集团,美元集团内所有国家货币都与美元挂钩,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1939年英国采取了严格外汇管理办法控制汇率,建立英镑区,包括英国和英联邦所有的地区;法国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法郎区。这说明当时(    )A.西方企图重建古典金本位体系 B.国际货币金融秩序出现混乱C.西方国家中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D.国际合作推动货币关系稳定11.有学者认为,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大楼”坍塌但“根基”仍在,“躯体”残缺但“魂魄”犹存。这是因为A.美国奉行霸权主义政策 B.美元仍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C.美元是唯一的世界货币 D.国际货币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12.汉武帝元狩五年开始发行下图货币,代替了秦代复杂的 货币制度,成为非常稳定的交易工具,由于该货币重量适中, 易于携带、计重,一直延用到唐高宗武德四年。由此可见A.自然经济形态排斥交易工具 B.货币的统一维持了中国统一C.五铢钱币值和信用长期稳定 D.半两方孔钱长期是唯一货币13.“这一货币制度具有所谓'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自由输出输入'三个特征,每个国家规定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确定本位币(金铸币)货币单位名称与含金量,公民可持一定量黄金请求铸造或由国家银行换得金币”。这一货币制度(   )A.标志着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B.推动英国贸易快速发展和货币自由流通C.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有利条件 D.使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14.美国《世界政策杂志》春季号文章题:新的资本中心:“自从全球开始股票、债券和货币的交易以来,三座城市先后崛起成为世界著名的资本中心:纽约、伦敦和东京。但是今天,随着发展中国家涌现出许多富有活力的经济体和社会,世界上出现了一大批潜在的新的全球金融中心。而上海就名列其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上海是继纽约、伦敦和东京后的第四个世界资本中心B.上海被排除在全球金融中心的行列之外C.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尚需时日D.上海已成为世界的下一个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15.秦汉时期,每一个适龄农村男子都要完成地方劳役,其完役形式根据需要,或自行服役或以钱代役。以钱代役,其数量因时、因事、因地而异,具体多少,由基层决定。秦汉这一做法(   )A.增加了基层吏治腐败风险 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C.强化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得益于商品经济的繁荣16.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1971年,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增加10%的进口税。于是,各国与美国谈判,最终以美元贬值10%及其他国家货币升值而告终。1973年美元再次贬值10%,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表明A.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 B.美元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C.美国实行通货紧缩政策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为重建金本位,法国将英镑和美元兑成黄金并封存,美国采取紧缩政策,资本输出减少,使国际经济面临紧缩压力。由于20世纪20年代的金汇兑本位是在国内立法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缺乏国际条约的约束和协调机制,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比较脆弱。经济危机爆发后,面对国际收支困难和国外挤兑压力,德国和英国先后放弃金本位。两国货币的贬值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英联邦等与之联系密切的国家多效仿英国。法国、意大利以及低地国家则以高关税和进口限额予以对抗。金融势力最为雄厚的美国先是实行高关税,后来也放弃金本位,与英国展开贬值竞争。一时间,货币战、贸易战交互影响,困扰着世界经济。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展开,推动反法西斯国家在货币领域向制度化合作阶段迈进,最终于1944年7月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由44个国家签署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国际货币关系告别各自为政与自由放任的混乱局面,开始步入有规则竞争和制度化合作的新阶段。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认为,它“向世界表明,44国能够相聚一堂,消除分歧,并决定它们将如何在战后货币事务方面实行合作”。——材料一、二均摘编自王在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影响。18.[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材料一  西晋以前,户籍书写于简牍之上。在简牍时代,户籍只记载籍贯、户主及家庭成员姓名、性别、年龄、相互关系、身体状况等主要信息,内容相当简洁。东晋以后户籍的内容日趋复杂化,先祖的仕宦履历、家庭成员的联姻状况以及某些诏书等,均需要在户籍上著录,这些类目无疑大大扩展了户籍的篇幅。同时,自东晋以后,各级政府均藏有户籍,使得通过检籍搜括隐户或检出伪冒士族成为可能。因此,东晋特别是南朝以后,以中央为代表的各级政府检籍频率逐渐增加,这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政府对民间的控制程度。——摘编自韩树峰《从简到纸:东晋户籍制度的变革》材料二湖北武昌等十府共辖八州六十县九卫一所民数汇报数字——摘编自张鑫敏《乾隆朝民数汇报的制度设计及运行》(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晋户籍管理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就“湖北武昌等十府共辖八州六十县九卫一所民数汇报数字”表提取两条信息并予以解读。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官为佥募(征收),力差,量为增减;银差,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明史•食货志》材料二:中纪委刊文:实行“摊丁入亩”之后,土地多的多交,土地少的少交,不知给多少穷人卸下了沉重的枷锁,铲除了多少官员的摇钱树。对地主老财和贪官来说(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条鞭法的内容,它有何意义?(2)中纪委的文章如何评价“摊丁入亩”?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从表中提取信息,结合20世纪国际政治、经济变动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时间发行主体发行数量1751—1760年政府约3000万枚1775—1782年商人阿克莱特约1000万枚1787—1797年铜矿主威廉姆斯约3000万枚1811年钢铁大王费尔代约200万枚乾隆六年乾隆七年项目数字单位项目数字单位通计民数现在实有土著人民1413169户通计民数现在实有土著人民1417369户较上届册报实增长4200户编审随粮原额人丁暨改土归流案内勘出人丁460845丁编审随粮原额人丁暨改土归流案内勘出人丁460845丁不加赋盛世滋生人丁40734丁不加赋盛世滋生人丁49734丁不成丁土著男女大口3124513口不成丁土著男女大口3164600口较上届册报实增长40087口不成丁土著男女小口1764444口不成工土著男女小口1794754口较上届册报实增长30310口全省实在人丁户口5399536丁口全省实在人丁户口5469933丁口较上届册报实增长70397口时期变迁1870一1914年:古典金本位时期19 世纪下半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国际支付用英镑进行1915一1945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4年第-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个周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1945-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1973年以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普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一种新型单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空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参考答案:1.A【详解】日本在日军占领区发行纸币“联银券”,并强制兑换中国人民手中的法币,然后在金融中心上海及国统区等地市场流通,其目的就是掠夺中国物资财富及外汇,为日本“以战养战”服务,故选择A;材料没有涉及抗日根据地,排除B;恶性通货膨胀是该举措带来的严重后果,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排除D。2.B【详解】由材料“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和“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可知,“摊丁入亩”减轻了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控制,有利于人口增加,从而客观上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B项正确,排除D项;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秩序并未受到冲击,排除A项;“摊丁入亩”只是将丁税平摊至田赋中,而赋役还包括除丁税外的其他项目,因此“摊丁入亩”不能解决赋役不均的问题,排除C项。故选B项。3.C【详解】由考古发现战国时期齐国货币在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亦有“大量”流通,说明各国经济联系频繁,所以C项正确;货币流通“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不是铸币业的发达,A项错误;征服燕赵的是秦国,B项与史实不符;比起其他货币,刀币流通广,主要原因不是便于携带,D项错误。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的公式可以大致得出,赋税改制与杂派是影响赋税额的重要因素,而每次改制之后,征税明目是递增的,也就是说农民要承受的负担越来越重,B项正确;赋税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税收名目是表现,排除A项;赋税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不是改善民生状况,排除C项;古代税制改革与社会转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5.D【详解】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北宋纸币。结合所学知识,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最初是铁钱不便于流通与交换的产物,为了解决金属货币不足和流通不足的问题,是商业的高度发展的表现,D项正确;“交子”是一种货币,体现的是商业的发展,不是造纸业发展情况,排除A项;印刷技术先进不是“交子”出现的本质,排除B项;金属货币数量不足是“交子”的出现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6.C【详解】根据“二战后”“该体系带有明显的西方金融霸权主义的色彩”,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有利于战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发展,故选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推动了国际贸易自由化,并且“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实现”表述太绝对,A错误;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国国际金融体系霸主地位,排除B;世界贸易组织形成了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与金融霸权无关,排除D。7.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前后(英国)。据本题材料表格信息显示,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初即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政府和民间发行了大量代用币,说明当时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货币需求量增多,即货币领域的发展主要服务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C项正确;商人、铜矿主和钢铁大王参与发行代用币,与政府强化经济功能的目标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新自由主义政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与材料时间“1751—1811年”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商人、铜矿主和钢铁大王参与货币发行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满足海外扩张对资金的诉求,排除D项。故选C项。8.A【详解】根据题干时间“1980年”和“‘税负从低、优惠从宽、手续从简’的原则”可知,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特别是出于解决来华工作外籍人士的个人所得税问题,国家制定了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故A正确;B项为直接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故B错误;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C错误;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所得税比重很小,弊端不算严重,故D错误。9.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结合材料“发行国家掌控的纸币”可知,元朝发行纸币主要在于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A项正确;铜钱的不足是元朝发行纸币的原因,但是结合材料“发行国家掌控的纸币”可知,元朝政府的目的在于由政府控制纸币,强调政府的作用,排除B项;结合材料“发行国家掌控的纸币”可知元朝的目的在于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政府的财政收入可能会因此增加,但这属于影响而非其目的,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行纸币并不能起到垄断对外贸易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10.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形成了美元、英镑和法郎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表明国际货币金融秩序出现混乱,B项正确;金本位已经崩溃,并不是重建古典金本位体系,排除A项;三足鼎立的局面为美、日、欧,排除C项;材料不是国际合作,而是各自为政,排除D项。故选B项。11.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走向瓦解,但是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仍然存在,符合材料“‘躯体’残缺但‘魂魄’犹存”的说法,B项正确;材料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国际货币多元化无关,排除AD项;美元并非是世界唯一货币,排除C项。故选B项。【点睛】12.C【详解】图片货币为五铢钱,根据“成为非常稳定的交易工具,由于该货币重量适中, ……一直延用到唐高宗武德四年”可知,五铢钱币值和信用长期稳定,故选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结合所学可知,从汉至唐,经历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国家分裂时期,并且B项夸大了货币统一的作用,排除;图片货币为五铢钱,不是半两钱,并且“唯一”表述太绝对,D错误。13.B【详解】根据材料“这一货币制度具有所谓‘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自由输出输入’三个特征,每个国家规定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确定本位币(金铸币)货币单位名称与含金量,公民可持一定量黄金请求铸造或由国家银行换得金币”,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金本位制。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金本位制的实行,推动了英国贸易快速发展和货币自由流通,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金本位制是单一世界货币体系,不是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排除A项;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有利条件,排除C项;金本位制的推行使资本主义世界货币有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世界贸易,排除D项。故选B项。14.C【详解】根据“随着发展中国家涌现出许多富有活力的经济体和社会,世界上出现了一大批潜在的新的全球金融中心。而上海就名列其中。”得出作者认为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尚需时日,选择C。材料中并没有说上海是继纽约、伦敦和东京后的第四个世界资本中心,排除A项;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的行列之外,排除B;D项表述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15.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和影响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材料“每一个适龄农村男子都要完成地方劳役,其完役形式根据需要,或自行服役或以钱代役”可知,秦汉时期农民承担着地方劳役,虽然可以以钱代役,但是以钱代役没有客观征收标准,标准掌握在基层官吏的手中,这容易加大基层吏治腐败风险,A项正确;小农经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产生,排除B项;以钱代役将弱化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C项;以钱代役主要是出于保障充足农业生产时间的考量,与商品经济繁荣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16.D【详解】据材料“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结合所学可知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伴随着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D项正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并未表明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国际货币地位下降,但并未丧失,排除B项;根据材料“最终以美元贬值10%及其他国家货币升值而告终, 1973年美元再次贬值10% ”可知美国实行的并不是通货紧缩政策且无法体现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7.(1)背景: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缺乏协调机制,秩序混乱;货币战与贸易战阻碍了世界经济发展;二战推动反法西斯国家进行货币金融合作;美国经济实力进一步膨胀;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等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影响:稳定了国际货币金融秩序;加强了国际货币金融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制度化、法制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便利;等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详解】(1)背景:据材料“由于20世纪20年代的金汇兑本位是在国内立法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缺乏国际条约的约束和协调机制,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比较脆弱”并结合所学可知,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缺乏协调机制,秩序混乱;据材料“一时间,货币战、贸易战交互影响,困扰着世界经济。”并结合所学可知,货币战与贸易战阻碍了世界经济发展;二战推动反法西斯国家进行货币金融合作;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展开,推动反法西斯国家在货币领域向制度化合作阶段迈进,最终于1944年7月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经济实力进一步膨胀;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等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影响:据材料“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展开,推动反法西斯国家在货币领域向制度化合作阶段迈进,最终于1944年7月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并结合所学可知,稳定了国际货币金融秩序;推动世界经济制度化、法制化;加强了国际货币金融合作;据材料“由44个国家签署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国际货币关系告别各自为政与自由放任的混乱局面,开始步入有规则竞争和制度化合作的新阶段。”并结合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便利等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8.(1)新变化:书写材料由简牍变为纸;户籍内容更加复杂。影响: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推动了户籍制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士族的特权。(2)信息1:土著人口户数过百万:解读:反映出湖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好:信息2:人口数量增加较快:解读:受赋税制度调整,以及盛世局面的影响:信息3:国家重视人口统计:解读:体现了国家治理职能。【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新变化,据材料一“西晋以前,户籍书写于简牍之上”和“《从简到纸:东晋户籍制度的变革》”可知,书写材料由简牍变为纸;据材料一“东晋以后户籍的内容日趋复杂化,先祖的仕宦履历、家庭成员的联姻状况以及某些诏书等,均需要在户籍上著录”可知,户籍内容更加复杂。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东晋特别是南朝以后,以中央为代表的各级政府检籍频率逐渐增加,这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政府对民间的控制程度”可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据材料一“使得通过检籍搜括隐户或检出伪冒士族成为可能”可知,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士族的特权,同时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据材料“东晋以后户籍的内容日趋复杂化,先祖的仕宦履历、家庭成员的联姻状况以及某些诏书等,均需要在户籍上著录”可知,推动了户籍制度的发展:。(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现在实有土著人民”“1413169”户,可概括信息,土著人口户数过百。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土著人民户数的增加反映出湖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好。据材料对比乾隆七年和乾隆六年的人口信息,可知人口数量增加较快,据所学知识可知,雍正时期取消人头税和乾隆时期社会整体稳定有关。据材料乾隆六年和乾隆七年分别对人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统计可知,国家重视人口统计,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的统计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的整体治理,体现了国家治理职能。19.(1)内容: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统一赋役,使税赋趋于稳定,官收官解。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方便征收税款,进而增加财政收入。(2)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相对避免了贪官污吏的盘剥。【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的明朝。第一小问一条鞭法的内容,依据材料“量地计丁”,可知清丈土地,使税赋相对均平;依据材料“凡额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可知统一赋税,限制苛扰;依据材料“皆计亩征银,故谓之一条鞭”,可知官收官解。综合以上,可以得到一条鞭法的内容。第二小问一条鞭法的意义,本小问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从其对中国的社会影响角度分析,得出一条鞭法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从征税程序角度分析,其方便征收税款,得出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除此之外,也可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与作答。(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土地少的少交,没土地的不交,铲除了多少官员的摇钱树”,可知一条鞭法相对避免了贪官污吏,减轻了农民的负担。20.示例一:论题:世界货币体系的变迁以国家实力为基础,它反映了国家实力的消长。阐述: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形成了以英镑为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两次世界大战,英国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国际金融领域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成为储备货币,进一步维护了美国霸权,推动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发展。英国、美国先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不仅反映了国家实力的增长,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与国家的国家地位息息相关。总之,不同时期世界各国力量的对比深刻地影响着国际货币体系,而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也反映着世界格局的变化。示例二:论题:大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阐述:早期殖民时代,英国先后打败荷兰、法国等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19世纪上半期,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确立。经过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衰落,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严重动摇并最终解体。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并拥有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实力,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再加上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冲击,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总之,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一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根本条件,也是其国家实力的首要体现。示例三:论题:世界经济发展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阐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需求,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并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0世纪初,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严重动摇,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世界经济秩序陷入严重的动荡和混乱,并最终导致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20世纪中期,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有力地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世界经济陷入“滞涨”时期。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经济逐步进入贸易自由化时代,中、俄、欧、日等国的发展加速了经济格局和货币多元化进程,促进了世界经贸向自由化和均衡化方向发展。总之,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与世界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根据材料“1870一1914年: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国际支付用英镑进行”与"1945-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论题为世界货币体系的变迁以国家实力为基础,它反映了国家实力的消长。其次,结合世界经济体系发展与世界近现代历史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阐述。根据材料“19世纪下半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国际支付用英镑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形成了以英镑为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根据材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个周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英国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国际金融领域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根据材料“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成为储备货币,进一步维护了美国霸权,推动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发展。英国、美国先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不仅反映了国家实力的增长,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与国家的国家地位息息相关。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综合以上可知,不同时期世界各国力量的对比深刻地影响着国际货币体系,而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也反映着世界格局的变化。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