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展开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 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1.检查本单元古诗积累的情况: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浪淘沙》(其一)、《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请三位同学背诵古诗。
2.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文字,结合自己学习诗词的体会,交流其中提到的学习方法。
(1)读古诗词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理解。例如:我读《江南春》的时候就是借助注释读懂本诗的意思的。
(2)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体会。如,读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带着这样的想象读,让我体会到了诗歌的美。
(3)读李商隐的《嫦娥》时,联系嫦娥奔月的故事,体会诗中写到的嫦娥在月宫的孤独寂寞,更容易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看来,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常识,对我们学习古诗词很有帮助。
3.教师总结:学习古诗词可以结合注释、想象画面及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方法提高理解效果。
4.出示有代表性的诗词,请学生试着用以上提及的几种方法来品读。
①出示诗歌《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学生交流欣赏诗词的方法。
生1:虽然这首诗我们已经学过,但再读这首诗,我发现还是有些字词很难理解,比如“鸡黍”“郭”“轩”“场圃”“桑麻”,还好我做了笔记,我再结合注释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了。
生2:诗人的朋友的家所处的环境非常优美,我读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一句,就闭上眼睛想象了一下,仿佛看到了村边绿树环绕,城外青山连绵不断,画面感特别强。
生3:我知道重阳节有登高望远、赏菊饮酒的习俗,所以诗人便和朋友约好在重阳日再相聚,一起饮酒赏菊。
3.师生共同交流其他欣赏诗词的好方法。
4.教师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解欣赏古诗词的其他方法。
(1)反复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时候在反复的吟诵中,会突然意会到诗人想表达的情感。所以我们在学习诗歌时应反复地读,在读中去悟。
(2)结合诗人的经历、时代背景去欣赏诗词。
比如《宿建德江》一诗,虽然重在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但如果能结合孟浩然坎坷的经历,则更能体会出景物描写中隐含着一股淡淡的忧愁。再比如《春日》一诗,结合诗人的生活时代,可知诗人并未去过诗中提到的泗水,从而可知诗歌另有深意,可以有另一种理解方法。
(3)留心标题,领悟情感。标题有时可暗示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出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说说从中可看出这是一首什么主题的诗。从标题的“送”字可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往往写的是诗人送别朋友或亲人时的所见、所想、所感,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抒发送别时的离愁别绪。
(4)抓住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去理解诗词,如送别诗中常用“柳”,表达思念常用“雁”“红豆”,表现志趣常用“竹”“兰”“梅”“菊”等。这也属于文化常识,但更具体。
出示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红豆代表着相思,所以诗中才会说“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还可出示苏轼的《赠刘景文》中“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句,句中提到了菊,可见菊的精神,其中便有一种赞美之情。
(5)留心诗歌中描写景物的色彩,体会作者的情感基调。
一般来说暖色调显示出积极的、欢快的、昂扬的感情基调,而冷色调则显示出悲苦的、孤寂的、冷清的基调。教师可出示一些诗句,如“千里莺啼绿映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的色彩是明丽、鲜艳的,写出了诗人轻快、舒展的心情;“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则用黄、白这种凄清的色彩抒发了一种悲凉、衰老之感。
(6)寻找诗眼。有些诗中有反映诗人心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如“惜”“哀”“愁”“悲”“痛”“思”等。
课件出示诗句,让学生寻找其中的诗眼。
①但悲不见九州同(“悲”写出了诗人悲愤的情绪。)
②日暮客愁新(“愁”写出了诗人行旅之中的愁思。)
③低头思故乡(“思”写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④独钓寒江雪(“独”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清高脱俗、傲岸不群的个性特征。)
小结:每一首诗词,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我们能真心爱上古诗词,用心去倾听诗人的吟哦,用心去感受诗歌的意境,用心去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任务二:日积月累 传统文化积累
过渡: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读了不少古诗词,大家是不是还意犹未尽呢?那么现在请大家再齐读下面这些诗句,读完后请大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我给大家提示一下,这些诗句有一些共同点。大家开始读吧!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杜甫)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
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王勃)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李白)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
学生读一读课本上的字词,注意读准字音。
师出示: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麦、黍、菽、稷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彩:黄、青、赤、白、黑
◆易读错的音:
“五行”的“行”读作xínɡ,不要误读作hánɡ。
“五音”中的“角”读作jué,不要误读作jiǎo。
3.字词解释: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我国古代思想家试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中医则用五行来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
[五谷]五种谷物,古书上有不同的说法,如稻、麦、黍、菽、稷或稻、黍、稷、麦、豆,总之是泛指粮食作物。
[五音]我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古代叫作宫、商、角、徵、羽。
[五彩]原指黄、青、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泛指各种颜色。
4.找到更多用“五”来概括事物类别或种类的词语
示例:
[五官]耳、目、口、鼻、舌 [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五方]东、西、南、北、中 [五味]酸、甜、苦、辣、咸
[五脏]心、肝、脾、肺、肾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德]温、良、恭、俭、让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伦理关系)
[五经]《易》《书》《诗》《礼》《春秋》(这是五种儒家经书)
小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小小的数字五竟然有这么多常识,请同学们课下自主查阅资料,找到更多用“五”或其他数字来概括事物类别或种类的词语,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 五官、五脏、五味。
学习任务三:词句段运用(一)把握一段话的观点
1.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1小题。
导语:本单元的阅读方法就是抓关键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段话中的关键句。
3.教师提出要求:读一读,说说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为了生活环境更舒适,人们在城市里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这些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守护着城市的环境。人们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贴切的。因为这些“绿色卫士”,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而且能降低灰尘污染——叶子表面的绒毛和黏液能吸附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
教师提出问题:这段话共有4句,每句的意思是什么?
(1)花草树木让城市的生活环境更舒适。
(2)花草树木是城市“绿色卫士”,守护城市环境。
(3)花草树木被比作“城市之肺”。
(4)花草树木的作用能调节城市空气,降低灰尘污染。
教师总结:通过比较,发现这段话中的第二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关键句。
概括观点:在城市中种植花草树木非常重要,它们是城市的“绿色卫士”“城市之肺”,改善着城市的居住环境。
把握一段话表达的观点,应善于抓住关键句。
4.结合更多实例,学习寻找关键句、通过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的阅读方法。
(1)明确关键句的含义和类别。
关键句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引领性,在表达上常以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出现,语言凝练。在形式上表现为总领句、总起句、评价句、过渡句、哲理句等。抓关键句是一个很重要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结合课内语段,让学生尝试抓住关键句概括主要观点。
语段一:(课本第11课《故宫博物院》第2自然段。)
语段二:(课本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第2自然段。)
预设:《故宫博物院》中第2自然段的关键句在段末,《夏天里的成长》中第2自然段的关键句在段首。
(3)结合本单元课文,体会寻找关键句的好方法——结合课题。
过渡:我们学习的这个单元的《只有一个地球》和《青山不老》这两篇课文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课题即文章主题和中心的提炼,我们通过先看题目,再去找关键句会更明显地体会到这一点。
明确: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中,我们应该抓住关键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青山不老》: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学习任务四:词句段运用(二)提取关键信息
1.谈话引入。公交车是常用交通工具,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能让出行更顺利、快捷。阅读站牌,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预设:目的地、首末班车时间、票价、线路、途经站点。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明确:
①86路车停靠常家岭、商品城等10个站点。一般来说,停靠的站点越多,需要的时间越长。
②首班车时间是指最早一班车的发车时间,末班车时间是指最晚一班车的发车时间。
3.教师提出要求:读材料,想一想小林同学家住温泉镇,他希望早上9点以前赶到在宋家洼的外婆家,好跟舅舅一起去爬山。他怎样乘车最合适?
学生阅读材料并设计乘车方案。
汇报交流
方案一:乘坐65路公交车在温泉镇上车,四通桥下车,然后换乘86路公交车,乘坐至宋家洼站,共经过8个站点。
方案二:乘坐65路公交车在温泉镇上车,桐荫街下车,然后换乘86路公交车,乘坐至宋家洼站,共经过6个站点。
方案三:乘坐763路公交车在温泉镇上车,宋家洼站下车,共经过5个站点。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763路公交车的首班车时间为上午9点,因为小林同学要九点前到达宋家洼,所以方案三不合适。
预设:综上考虑,我觉得选择方案二最合适。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学习“交流平台”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更好理解和运用古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今天我们只是从数字“五”中窥到了一点精彩之处,还有更多更精彩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学习、去积累。运用抓住关键句来把握主要观点的阅读方法,我们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不仅仅对我们学习课文很有帮助,对我们阅读课外书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阅读公交站牌我们要多动动脑,仔细观察,就能更加准确、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自主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1.积累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古诗句。
2.交流选择公交车乘坐方案以及乘坐地铁、火车的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读古诗词 了解传统文化常识
借助注释 想象画面
抓住关键句 把握主要观点
提取重点信息 解决生活问题
课 题
语文园地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学生结合所学诗词交流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
2.学会抓住关键字词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3.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读懂文字,提炼关键信息。
4.了解“五行、五谷、五音、五彩”指代的内容。
学习
重难点
1.运用一些方法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欣赏诗歌的美。
2.阅读时要抓住关键字词和关键信息。
3.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情分析
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在回顾所学内容后,将所获得的是碎片化的方法梳理、总结、归纳并加以拓展。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要加强语文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地感知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从而更好地生活。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爱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爱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