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游泳时为了谨防抽筋现象,最适宜的水温是( )
A.10 ℃ B.20 ℃ C.28 ℃ D.40 ℃
2.玻璃一般透明而质脆,在被加热过程中由脆硬变软到完全变为液态有一个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制作各种玻璃工艺品。关于玻璃的这个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玻璃是晶体,熔化时有确定的温度
B.玻璃是非晶体,熔化时有确定的温度
C.玻璃是晶体,熔化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D.玻璃是非晶体,熔化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3.下列措施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将地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4.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5.【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物态变化为(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汽化
6.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水在不同节气发生物态变化时的吸热或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立春之日风解冻,冰熔化成水要放热
B.立秋五日白露降,水蒸气液化成露水要放热
C.霜降节气寒霜降,水蒸气凝华成霜要吸热
D.立冬之日水始冰,水结成冰要吸热
7.在观察碘升华的实验中,使用如图甲、乙所示两种加热方式,都会出现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 ℃、沸点是184 ℃;水的沸点是100 ℃,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升华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
B.图甲中固态碘可能先变为液态,再变为气态
C.采用图甲中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
D.做碘升华实验,选用图甲装置更加合理
8.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冰水混合物放置在温度恒为0 ℃的冰箱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全部结成了冰
B.冰全部化成了水
C.冰和水均无变化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9.如图所示,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其原因是人身上的水在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在此过程中要 热量。
10《诗经·秦风·蒹葭》中的著名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人翻译为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从物态变化角度分析,翻译中一处不科学的地方是 ,你的依据是 。
11.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为60 ℃,当温度达到 ℃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只要锅内醋没有汽化完,“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就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
12.如图所示,是一个被称为“可以自己造水”的神奇水杯,当周围的空气被吸入杯中,借助杯盖内的便携式空气压缩过滤系统,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饮用水,该物态变化是通过 的方式实现的。
13.如图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量程为 ℃;若没有甩就用它来测量实际体温为36.8 ℃的某同学的体温,则体温计的示数为 ℃。
三、实验探究题(14题18分,15题12分,共30分)
14.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B”或“C”)
(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石蜡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 min。
(4)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 。
(5)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 态。
A.固 B.液 C.固液共存
15.小明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小明利用甲图中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他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工具是 。
(2)表格中是小明每隔1 min记录的温度计示数,根据数据可以推测表中第 min时记录的实验数据是错误的。
(3)请在乙图烧杯中画出第9分钟时水中C处的一个气泡上升至水中D处时的大致图形。
(4)实验完成后,小明将实验器材组装成如图丙所示,用A容器中的液体对试管B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发现A容器中的液体和试管B中的液体均可沸腾,如果A、B中液体的沸点分别为tA、tB,则tA和tB的关系是 (选填序号)。
A.tA=tB B.tA
四、综合题(16题10分,17题6分,共16分)
16.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A B C D
(1)以上操作中,正确的是 ;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 规律;
(3)小明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并运用等分原则为它做好了刻度。现在他用这支温度计与一支标准温度计一起测量两杯水的温度,所得数据如表:
这说明小明自制的温度计是一支测量不准的温度计。若用此温度计测出的室温是23 ℃,求实际室温。(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及最后结果)
17.周末,宏图同学给家人表演了一个“点水成冰”的小魔术,他把一块合适大小的干冰,巧妙地投入盛有适量热水的杯子中,发现杯口立即冒出滚滚“烟雾”,不一会杯子里的水结冰了。请你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对以上现象加以解释。(注意: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
答案全解全析
1.C 游泳的水温过低可能会引起人体抽筋现象。一般成人室内游泳池的水温在26~28 ℃,而儿童池和残疾人池的水温要略高一些,故C符合题意。
2.D 玻璃在被加热过程中由脆硬变软到完全变为液态有一个相当宽的温度范围,说明熔化时没有确定的温度,即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是非晶体,故D正确。
3.C 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降低了液体的温度,减慢了液体表面空气流速,使蒸发减慢,故C选项正确。
4.B 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形成液态的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属于液化现象;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属于凝固现象;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形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属于凝华现象;故B选项正确。
5.C 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所以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属于液体或气体。由题可知,发生该物态变化过程是放热过程,所以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C选项正确。
6.B 冰熔化成水,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A错误;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B正确;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C错误;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D错误。
7.D 碘升华是指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故A错误;观察碘升华的实验,选用图甲装置更合理,因为甲中水的温度达不到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故B错误、D正确;采用图甲的加热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碘不发生熔化现象,只发生升华现象,故C错误。
8.C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放在0 ℃的冰箱中,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冰不会熔化,水也不会结冰,冰和水的质量都保持不变。
9.汽化 吸收
解析 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身体表面有较多的水,水蒸发吸热,发生汽化,所以人感觉特别冷。
10.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解析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不是露水凝结形成的。
11.60 不会
解析 由于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醋的沸点是60 ℃,所以锅中的液体温度达到60 ℃ 时醋就沸腾了;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油”和铁球的温度不会超过60 ℃。
12.液化 压缩体积
解析 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由题意可知,饮用水是周围的空气被吸入杯中,借助杯盖内的便携式空气压缩过滤系统形成的,该物态变化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实现的。
13.0.1 35~42 37.8
解析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量程为35~42 ℃,其示数为37.8 ℃;若没有甩,直接用它来测量实际体温为36.8 ℃的某同学的体温,液柱不会自动缩回玻璃泡内,则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7.8 ℃。
14.(1)C (2)38 (3)非晶体 6 (4)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ABC
解析 (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根据酒精灯烛焰的高度先固定图甲中C的高度;(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故此时示数为38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石蜡整个熔化过程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石蜡是非晶体;由图象乙可知,海波从第4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0分钟熔化结束,故海波熔化持续了t=t2-t1=10 min-4 min=6 min;(4)由图甲和图乙知,整个熔化过程持续加热,所以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5)由图乙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没开始熔化,可能处于熔化过程中,也可能熔化已结束,故晶体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故选A、B、C。
15.(1)停表 (2)8 (3)如图所示 (4)C
解析 (1)实验时需要用停表记录时间。(2)水从第7 min开始沸腾,沸腾时温度应保持97 ℃不变,故第8 min的95 ℃为错误数据。(3)第9 min时,水处于沸腾状态,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4)根据沸腾条件可知,当A容器中的液体沸腾时,若tA=tB,此时试管B中的液体能达到沸点,但是不能继续吸热,故不会沸腾;若tA
16.(1)B (2)热胀冷缩 (3)见解析
解析 (1)A图中温度计玻璃泡触碰了容器底,C图中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D图中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的液面相平,故选B;(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3)由表中数据可知,自制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为50℃−10℃50−14=109 ℃;自制温度计测出的室温是23 ℃时所对应的实际室温为(23-14)×109 ℃+10 ℃=20 ℃。
17.解析 把干冰投入盛有适量热水的杯子中,干冰会迅速升华变为气态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烟雾”;水放出热量,水温迅速降低,凝固成冰。
时间/min
0
1
2
3
4
5
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时间/min
6
7
8
9
10
11
温度/℃
96
97
95
97
97
97
第一杯
第二杯
自制温度计示数/℃
14
50
标准温度计示数/℃
10
50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5093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物态变化随堂练习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三章 物态变化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wl/tb_c405093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物态变化随堂练习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5093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课时训练</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该同学体温正常,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