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公开课教学设计
展开统编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第六单元《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学时
讲授
2
练习
1
授课人
XXX老师
教学目标
语言理解与运用:通过学习,了解艺术创作中重复和变化的统一。
思维发展与提升:强化对文章内容提要分析、提炼和概括的能力。
审美发现与鉴赏:学习本文对事物严谨、辩证的分析,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文化传承与参与: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对事物严谨、辩证的分析,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难点
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导入
你去过西安、见过西安的城墙吗?你能想象如果北京城墙不拆,现在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吗?
“北京的城墙可以建成环城公园,这将是一个长达39.75公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公园。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憩。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这段话是著名建筑家、本文作者梁思成在50年代对保留北京城墙的意义所作的形象展望。如今,“文化遗产”意识深入人心,人们保护古建筑的觉悟越来越高,当年,梁思成为保留中国古建筑和北京城墙的奔走呼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是什么赋予了这位建筑学家极富穿越感的远见卓识呢?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文章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广东省新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硕士学位。1927~192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回国后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教授、系主任。1948年9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49年起,任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53年起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曾参加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2.创作背景
1962年,梁思成在《人民日报》上陆续发表了5篇文章,总题为“拙匠随笔”,他从各个角度对建筑这门学科进行介绍,希望普及一些常识,让更多的人理解建筑之美,懂得保护古代建筑,懂得设计建造新建筑必须遵循的基本审美和实用规律。同时,作者对当时建筑中存在的问题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就是其中的一篇。
3.解题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说在时间的持续、空间的持续或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通感:指人的眼、耳、鼻、舌、身等身体感觉器官的感觉在审美活动中可以互相沟通,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本文中“通感”是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是事物间具有共性或共同特点的创作在人的认识上的一致反映。
研读课文
1、划分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创作上的重复与变化尤为重要。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7段):举例论述音乐艺术、舞台艺术、绘画艺术创作中都是通过重复与变化来突出某一种艺术效果。
第三部分(第8段至第15段):举例论述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第16段):进一步阐明中心,简评我国12年来建筑情况,指出不足,提出论点。
师分段讲解。
品读语言
1.作者在说明颐和园长廊(第13段)时,运用了一大段看似繁复的说明语言,说说这样写的效果。(先请学生朗读此段)
讨论发言:20个一连串的“一根”以近乎夸张的“重复”强化了“方”“圆”“八角”“六角”……的所谓“千变万化”的芜杂和“荒谬绝伦”,从而生动说明了“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必要。这一段语言启示我们,说明文并不排斥形象生动的语言,也不排斥以大胆的假设来说理的方式。
2.举出本文其他能够通俗、明白、形象地说明事理的语言。
比喻说理:15段“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
风趣而生活化的说理:16段“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
3.谈谈本文在结构、语言或举例方面有无体现“重复与变化”的原则。(说明:加深学生对“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理解)
明确:
结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变化的是不同艺术独特的表现方式,相同的是不变的艺术规律;本文通过一次次重复强调了在“千变万化”的艺术创造中“千篇一律”的艺术规律。
语言——第13段即是一例,通过“重复”使用“一根”与设想柱子形状的“变化”,说明因为没有了持续性带来的视觉效果的差异。
举例——重复中有变化(前面已提到过)。
中心论点:本文通过解说音乐、绘画、建筑中的典型实例子,说明了重复与变化的辨证统一在建筑艺术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应引起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人员的重视。
小结
借助其他艺术形式循序渐进的解说方式,体现了作者广阔的视野及深厚的积淀,作者不愧是学贯中西的学者型建筑师;平易朴实,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使文章读起来亲切易懂。
作业布置
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之美,以“中国诗歌、戏剧、建筑之间的通感”为副标题,写一篇短文。
中职语文*灯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a href="/yw/tb_c40370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灯优秀教学设计</a>,共2页。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灯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灯优秀教案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及背景介绍,初读感知,品读感悟,重点句解读,研读象征手法,本课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第三单元*无衣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a href="/yw/tb_c403708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无衣优秀教案及反思</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了解背景,助力赏析,出示诗文,指导朗读,吟咏战歌,梳通诗意,品读战歌,体会情感,文本探究,解析相“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