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满分秘籍讲义练习 二次函数中翻折及动点引起的图形存在性问题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满分秘籍讲义练习 二次函数中翻折及动点引起的图形存在性问题第1页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满分秘籍讲义练习 二次函数中翻折及动点引起的图形存在性问题第2页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满分秘籍讲义练习 二次函数中翻折及动点引起的图形存在性问题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满分秘籍讲义练习 二次函数中翻折及动点引起的图形存在性问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满分秘籍讲义练习 二次函数中翻折及动点引起的图形存在性问题,共15页。
    ·等边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作出图形,利用60°、30°等特殊角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函数知识求解三角形各边的长度;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表示出各点坐标,利用对角线上两对点的横坐标和相等,纵坐标和相等列出方程,进而解答.
    题型一、三角形折叠与等边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1. (2019·成都中考)如图,抛物线经过点A(-2,5),与x轴交于点B(-1,0),C(3,0).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点D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位于x轴的上方,将△BCD沿直线BD翻折得到△BC’D. 若点C’恰好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求点C’和点D的坐标;
    (3)设P是抛物线上位于对称轴右侧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CPQ为等边三角形时,求直线BP的解析式.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由题意知,
    ∴,解得:,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2)由(1)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由翻折知:BC=BC’=4,
    设抛物线对称轴与x轴交点为M,
    则BM=CM=2,
    ∴∠BC’M=30°,
    ∴∠DCM=30°,C’M=2,
    即C’(1, 2),
    在Rt△DCM中,DM=CM·tan30°=,
    ∴点D的坐标为(1,);
    (3)方法一:
    根据点P的位置分类讨论:
    ①当P在x轴上方时,如下图所示,
    连接BQ,C’P,
    ∵△PCQ,△CC’B是等边三角形,
    ∴CQ=CP=PQ,BC=BC’=CC’,∠PCQ=∠C’CB=60°,
    ∴∠BCQ=∠C’CP,
    ∴△BCQ≌△C’CP,
    ∴BQ=C’P,
    ∵BQ=QC,
    ∴C’P=QC=CP,
    ∵BC=BC’,
    ∴BP是CC’的垂直平分线,
    由折叠知,点D在直线BP上,
    设BP的解析式为:y=kx+b,
    ∴,解得:,
    ∴直线BP的表达式为:;
    ②当点P在x轴下方时,点Q在x轴下方,
    由上知,△QCP、△CC’B为等边三角形,
    可得:△BCP≌△C’CQ,
    ∴∠CBP=∠CC’Q,
    由BC’=CC’,C’H⊥BC,
    ∴∠CC’Q=30°,即∠CBP=30°,
    设BP与y轴交于点N,
    在Rt△BON中,
    ON=OB·tan30°=,
    ∴点E的坐标为(0,-),
    设BP的解析式为:y=mx+n,
    ∴,解得:,
    ∴直线BP的表达式为:;
    综上所述,直线BP的解析式为:或.
    方法二:当点Q、点P在x轴上方时,如图所示,连接BQ,

    易知BQ=QC=PQ,
    ∴∠BPQ=∠QBP,∠BCQ=∠QBC,∠BPQ+∠QBP+∠BCQ+∠QBC=∠PQC=60°,
    即∠PBC=30°,
    设BP与y轴交于点H,可得H点坐标为(0,),可得直线BP的解析式为:;
    当点Q、点P在x轴下方时,如图所示,连接BQ,

    同理可得:∠PBC=30°,
    设BP与y轴交于点H,可得H点坐标为(0,-),可得直线BP的解析式为:;
    综上所述,直线BP的解析式为:或.
    2. (2019·浙江湖州中考)如图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连接AC,OA=3,tan∠OAC=,D是BC的中点.
    (1)求OC的长和点D的坐标;
    (2)如图2,M是线段OC上的点,OM=OC,点P是线段OM上的一个动点,经过P、D、B三点的抛物线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E,连接DE交AB于点F.
    ①将△DBF沿DE所在的直线翻折,若点B恰好落在AC上,求此时BF的长和点E的坐标;
    ②以线段DF为边,在DF所在直线的右上方作等边△DFG,当动点P从点O运动到点M时,点G也随之运动,请直接写出点G运动路径的长.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解:(1)∵OA=3,tan∠OAC=,
    在Rt△AOC中,tan∠OAC=,
    ∴OC=,
    ∵ABCD是矩形,
    ∴BC=OA=3,
    又D是BC的中点,
    ∴CD=,
    即D的坐标为(,)
    (2)①
    由tan∠OAC=,
    知:∠OAC=30°,
    ∴∠ACB=∠OAC=30°,
    若△DBF折叠后,B的落点为B’
    由折叠性质,知:
    DB’=DB=DC,∠BDF=∠B’DF,
    ∴∠DB’C=∠ACB=30°,
    ∴∠BDB’=60°,∠BDF=30°,
    在Rt△BDF中,BF=BD·tan30°=,
    ∵AB=,
    ∴AF=BF=,
    在△BFD和△AFE中,∠BFD=∠EFA,∠B=∠FAE=90°,AF=BF,
    ∴△BFD≌△AFE,
    ∴AE=BD=
    即OE=OA+AE=,
    故E点坐标为(,0)
    ②由题意知:F点横坐标不变为3,而∠DFB=60°,即G点与F点的连线与y轴平行,即G点横坐标不变,所以G点运动轨迹为一条线段,求出P点从O点至M点运动过程中,G点的纵坐标的差即为G点运动路径的长.
    当P点在O点时,如图所示,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bx,
    将点D(,), B(3,)代入解析式,可得:

    解得:,即抛物线解析式为:
    令y=0,得,
    即E(,0),
    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kx+b,将D(,)、E(,0)代入得:

    令x=3,得y=,
    即F(3, ),由BF=BG得,G(3,).
    当P点在M点时,如图所示,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bx+c,
    将点D(,), B(3,),M(0,)代入解析式,可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令y=0,得,
    即E(6,0),
    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kx+b,将D(,)、E(6,0)代入得:

    令x=3,得y=,
    即F(3, ),由BF=BG得,G(3,)
    即G点由(3,)运动至(3,),运动路径长为:-=.
    题型二、二次函数由增减性求解参数范围及角度相等存在性问题
    3. (2019·山东德州中考)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P(x1,y1),Q(x2,y2)是抛物线上的两点,当a≤x1≤a+2,时,均有y1≤y2,求a的取值范围;
    (3)抛物线上一点D(1,-5),直线BD与y轴交于点E,动点M在线段BD上,当∠BDC=∠MCE时,求点M的坐标.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函数的对称轴为:,
    解得:,x2=4,
    将(4,0)代入则函数的表达式为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当时,y2≥2,
    另y=2,得x=-2,x=,
    ∵y1≤y2,
    ∴-2≤a≤a+2,a+2≤,
    解得:-2≤a≤;
    (3)点M的坐标为,
    如图,连接BC,CM,过点D作DG⊥OE于点G,
    由题意知,OB=OC=4,CG=DG=1,
    ∴△O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D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CO=∠DCG=45°,BC=4,CD=,
    ∴∠BCD=180°-∠BCO-∠DCG=90°,
    ∴△BCD为直角三角形,
    ∴tan∠BDC==4,
    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x+b,
    将(4,0),(1,-5)代入得:
    ,解得:
    即直线BD的解析式为:,
    设M坐标为(m,),过M作MF⊥CE于F,
    则∠MFC=90°,
    MF=m,CF=OF-OC=,
    在Rt△CFM中,tan∠MCF==tan∠BDC=4,
    ∴m=4(),解得:m=,
    即M点坐标为:.
    题型三、二次函数中直角三角形判定及圆心轨迹问题
    4. (2019·湖南怀化中考)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Rt△AOB,O为坐标原点,OB=1,tan∠ABO=3,将此三角形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COD,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刚好经过A,B,C三点.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P的坐标;
    (2)过定点Q的直线l:y=kx﹣k+3与二次函数图象相交于M,N两点.
    ①若S△PMN=2,求k的值;
    ②证明:无论k为何值,△PMN恒为直角三角形;
    ③当直线l绕着定点Q旋转时,△PMN外接圆圆心在一条抛物线上运动,直接写出该抛物线的表达式.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由题意知,OB=1,tan∠ABO=3,
    ∴OA=3,OC=3,
    即点A、B、C的坐标分别为(0,3)、(﹣1,0)、(3,0),
    将点(0,3)、(﹣1,0)代入y=﹣x2+bx+c
    得二次函数表达式为:y=﹣x2+2x+3,
    顶点坐标为:P(1,4);
    (2)联立y=﹣x2+2x+3,y=kx-k+3得:
    x2﹣(2﹣k)x﹣k=0,
    设点M、N的坐标为(x1,y1)、(x2,y2),
    则x1+x2=2﹣k,x1x2=﹣k,
    y1+y2=k(x1+x2)﹣2k+6=6﹣k2,
    同理:y1y2=9﹣4k2,
    ①y=kx﹣k+3,当x=1时,y=3,即点Q(1,3),
    ∵S△PMN=2
    ∴2=PQ×(x2﹣x1),即x2﹣x1=4,
    ∴(x2﹣x1)2=16,即(x1+x2)2-2x1x2=16,
    可得:k=±;
    ②点M、N的坐标为(x1,y1)、(x2,y2)、点P(1,4),
    由勾股定理得:,,
    ,

    =
    =
    =
    =
    ∴,
    故无论k为何值,△PMN恒为直角三角形;
    ③取MN的中点H,则点H是△PMN外接圆圆心,
    设点H坐标为(x,y),
    则x=,
    y=,
    整理得:y=﹣2x2+4x+1,
    即: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2x2+4x+1.
    题型四、平行四边形及两直线平行存在性问题
    5. (2019·江苏连云港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L1:过点C(0,﹣3),与抛物线L2:的一个交点为A,且点A的横坐标为2,点P、Q分别是抛物线L1、抛物线L2上的动点.
    (1)求抛物线L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2)若以点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恰为平行四边形,求出点P的坐标;
    (3)设点R为抛物线L1上另一个动点,且CA平分∠PCR,若OQ∥PR,求出点Q的坐标.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当x=2时,=-3,即A点坐标为(2,-3),
    将A(2,-3),C(0,-3)代入得:
    ,解得:,
    即抛物线L1的函数表达式为:.
    (2)设P点坐标为(m,m2-2m-3),点Q坐标为(n,),
    ∵以点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恰为平行四边形,
    ①若ACPQ为平行四边形时,
    ,解得:或
    ∵m=0时,P与C重合,舍去,
    ∴P点坐标为(-1,0);
    ②若ACQP为平行四边形时,
    ,解得:或
    ∴P点坐标为(3,0),;
    ③若AQCP为平行四边形时,
    ,解得:(舍)或
    ∴P点坐标为(-3,12);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1,0),(3,0),,(-3,12).
    (3)当点P在y轴左侧时,不存在动点R使得CA平分∠PCR,
    当点P在y轴右侧时,如下图所示,
    过点P作PS⊥y轴于S,过点R作RT⊥y轴于T,过点P作PH⊥TR于H,过Q作QK⊥x轴于K,
    由CA平分∠PCR,得∠PCA=∠RCA,∠PCS=∠RCT,
    ∴△PSC∽△RTC,
    ∴,
    设点P坐标为,点R坐标为,
    ∴,得:x1+x2=4,
    在Rt△PRH中,tan∠PRH== x1+x2-2=2,
    设点Q坐标为(x,),
    ∵OQ∥PR,
    ∴∠QOK=∠PRH,
    ∴tan∠QOK=2,
    ∴2m=,解得:m=,
    即点Q坐标为:()或().

    相关试卷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满分秘籍讲义练习 二次函数创新题及新定义问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满分秘籍讲义练习 二次函数创新题及新定义问题,共21页。

    二次函数与几何的动点及最值、存在性问题--2024中考数学:

    这是一份二次函数与几何的动点及最值、存在性问题--2024中考数学,文件包含二次函数与几何的动点及最值存在性问题解析版pdf、二次函数与几何的动点及最值存在性问题学生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动点引起的等腰三角形(菱形)存在性问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6 动点引起的等腰三角形(菱形)存在性问题(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6动点引起的等腰三角形菱形存在性问题解析版doc、专题06动点引起的等腰三角形菱形存在性问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