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4 古代诗歌四首说课课件ppt
展开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从而激发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朗读本课诗歌,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古诗要反复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1)借助资料和注解,标注疑难字音。 (2)学生齐读诗歌,并结合课本上的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尝试疏通诗歌的意思。 (3)教师指名学生尝试翻译诗歌,点评并指导,然后明确诗歌意思。
策马东来,登上碣石山,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海面浩渺,水波荡漾,突兀耸立的山岛,最先跃入眼帘。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像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
好像也都出自大海广阔的胸间。啊!今日我观赏大海,真是幸运到了极点,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
默读诗歌,思考下面的问题: (1)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诗人观看到的景物有哪些?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观看到的景物有:沧海、水波、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两层的诗句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
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一层的诗句是想象的。最后两句是附文,是诗歌合乐时加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3)登上碣石山,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海面水波荡漾,山岛突兀地耸立在海上。海岛上树木丛生,郁郁葱葱,各种草类丰美茂盛。阵阵秋风吹过,树木呼呼作响,汹涌起伏的海面上掀起滔天巨浪。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突出沧海之阔大,描绘出一幅极其开阔苍茫的图景,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伟的抱负。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言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壮丽景象,抒发了渴望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实景:水波、山岛、树木、百草、洪波
虚景:日月、星汉(银河)
动景:水何澹澹,洪波涌起
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这是一首四言古诗。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1.根据要求默写诗句。(1)曹操《观沧海》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奇特想象创造出大海浑涵万物、气宇盖世的艺术境界。(2)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2.选出下列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A.诗歌的开篇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观海的方位、地点 以及观察的对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描写了海水和山岛。C.“日月之行”和“星汉灿烂”中的“日月”“星汉”都具有宏大的 特点,给人以壮美的感觉。D.本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获胜后所作,表现了他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和 昂扬奋发的精神。
【解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实景,并非虚实结合。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其诗流传不多。有文献称:“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最者不过一二。”代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古诗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诗人当时在江南北固山下停宿,陶醉在北固山壮美秀丽的景色中,不由得生起思乡之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1)结合课本上的注释和课外讲解书,自主学习,扫清字词障碍,尝试疏通诗歌的意思。 (2)尝试翻译诗歌,明确诗歌意思。
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涨满,与两岸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我多么思念故乡,家书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希望北归的大雁将它捎到洛阳。
默读诗歌,思考下面的问题:
(1)《次北固山下》四联各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首联写作者已到北固山,但还要乘舟向前,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展现了一幅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
美画卷;颈联既描绘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同时又点明了时令;尾联借北归的大雁传递家书来直接表达思乡之情。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该联在炼字方面一直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请说一说。
潮水涨满,与两岸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阔”字用得好,传神地展现了春潮涌来、江水上涨时,两岸变得更加开阔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恢宏阔大的境界。 “悬”字用得好,“悬”即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它好在哪里?
作者从炼字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行为。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
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这首五言律诗通过描绘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旅途中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1.根据要求默写诗句。(1)王湾《次北固山下》写潮水涨满,江面开阔,好风相送,正宜扬帆向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蕴含着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最是离别见真情。离别,是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送别友人的惆怅,是王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念家乡的愁绪。(用《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作答)
2.选出下列对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 )首联中“青山”指北固山,“客路”指诗人前行的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颔联中“平”“阔”“正”“悬”描绘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颈联写残夜消退、红日初升,旧年已过、春天到来的景象,蕴含一种自然理趣。尾联采用设问的手法,诗人希望借归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传达出一种思乡愁绪。
【解析】颈联写的是夜未消退、旧年未尽的景象。选项中表述有误。
3.(河南中考)“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自然理趣:新旧事物的更替。 ①通过景物描写,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景象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新旧事物更替的自然理趣。
2.上节课学习了《观沧海》《次北固山下》,这节课将借助上节课学习的经验,继续学习本课的后两首诗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夸张,并惯于借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表达感情。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王昌龄早年家贫,开元十五年(727)中进士,开始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汜水尉,后来因事贬至岭南,一生遭遇坎坷。王昌龄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与其交情深厚的李白当时正在东南地区漫游,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慰藉远方的友人。
(1)学生结合资料和注解,标注出疑难字音。 (2)学生齐读诗歌,并结合课本上的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尝试疏通诗歌的意思。 (3)教师指名学生尝试翻译诗歌,点评并指导,然后明确诗歌意思。
柳絮已经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流。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1)“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描写了杨花和子规。“杨花”给人飘忽不定之感,子规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这两个意象,点明时令是暮春时节,渲染出凄凉悲惋的氛围,满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把明月当作传递情思的使者,让它把自己的忧愁和思念带给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友人的关切、安慰之情。
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
愁心托明月(牵挂思念)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的描写,情景交融,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
1.根据要求默写诗句。(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关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津中考)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
【解析】“愁心”指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之心,并非“因怀才不遇而生”,也没有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示例一】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把明月当作传递情思的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二】奇特的想象:诗人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让它把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三】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诗人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元曲四大家”之一。著有杂剧15种,并写有小令、套数200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旅途中,他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1)结合课本上的注释和课外讲解书,自主学习,尝试疏通诗歌的意思。 (2)尝试翻译诗歌,明确诗歌意思。
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将要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描绘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十八个字,凝练而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表现各自特
征的修饰语,使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各种事物,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
(2)整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诗中意象进行描绘。
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乌鸦将要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
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不知自己将投宿何方。
(3)《天净沙·秋思》旨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这首小令旨在表达漂泊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的,于是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楚愁苦之情,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表达出来,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形象、生动。
枯藤 老树 昏鸦:哀景
小桥 流水 人家:乐景
古道 西风 瘦马:哀景
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游子之悲
这首小令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表达了游子漂泊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1.根据要求默写诗句。(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与白朴《天净沙·秋》中“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两句写法相同,意境相似。(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曹操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405076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观沧海/曹操优秀ppt课件</a>,文件包含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合pptx、核心素养目标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0763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观沧海示范课课件ppt</a>,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观沧海》,学习《次北固山下》,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学习《天净沙·秋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授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人介绍,写作背景,五言七言,律诗的特征,共有八句,四六句押韵,次北固山下,名句分析,情景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