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小学语文六上 教案
- 六上伯牙鼓琴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六上月光曲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六上第七单元《我的拿手好戏》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六上《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六上京剧趣谈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导入,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把握整体,细读课文,品味句子,读写结合,完成小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贝多芬的《月光曲》,体会音乐的魅力,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3.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贝多芬的《月光曲》,体会音乐的魅力,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2.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检查预习
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伟大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之一。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家已经预习了吧?我们先来听写一组词语,请大家准备好。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来写?到黑板上来写可以稍微把字写得大一点。
(生准备)
师:《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这个传说讲的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如何谱成的。下面听写一组词语,注意其中的生字,先听再写。“盲姑娘、蜡烛、琴键”,这一组词语里,“盲、蜡、键”都是生字。同学们抬起头来看黑板,和这位同学一起来看看,写对了吗?尤其要注意“蜡烛”的“蜡”,很多同学会认为它和“烛”是同一个偏旁“火”字旁,其实它是“虫”字旁。它原来指的是动植物身上的油。这个“键”字她写对了,但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个笔顺有点问题。左中右结构的字,最后再写这个“建”字底。同学们,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
生: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非常渺茫的感觉。师:非常擅于联想。
生:我认为清幽的月光是给人宁静的感觉,具有诗情画意。
师:是皎洁、宁静的月光。
生:我感觉是轻柔、柔和的,让人特别舒服。
师:蒋老师课前还特别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幽”字有三种意思,你们觉得“清幽”的“幽”应该是哪一种意思呢?
课件展示:清幽
(1)形容地方很僻静,光线暗。
(2)使人感到沉静、安闲的。
(3)幽禁,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生:第二种。
二、初读课文,把握整体
师:清幽的月光让人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这个传说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你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请大家先自己准备一下。没事,读出声音也没有关系。(生读)同学们,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贝多芬谱写《月光曲》时被人们称为一个传说,因为他借着清幽的月光,被盲姑娘对音乐的执着所感染,没有蜡烛的时候月光是清幽的,这也是当时贝多芬的心情,所以他按起了琴键,让思绪随着月光飞扬,写下了这首不朽的曲子——《月光曲》。
师:说得真不错,她说这个故事强调了月光曲形成的原因和当时的情境。
三、细读课文,品味句子
主问题:贝多芬为何要弹奏乐曲给盲姑娘听?为何弹了一曲还要再弹一曲?
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有一天傍晚,贝多芬走进了莱茵河畔的一间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一曲,这后一曲就是著名的《月光曲》。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让他创作出了传世名曲《月光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
生: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随便说说罢了。”
师:这个同学读的这段话就是兄妹俩之间的对话,站在茅屋外的贝多芬听到了,咱们再往具体想,你觉得贝多芬听到哪一句话时就开始心动了?再读。
生:一个姑娘说:“……要是能听贝多芬自己……那该有多好。”
师:同学们,请你们自己来读一读这段话,注意,一定要能打动贝多芬的心呐,来,读一读。
(生读兄妹俩的对话)
师:她重点读了“那有多好啊!”读出了盲姑娘的那种向往。谁再来读?
师评价第二个学生的读:同学们,她又强调了贝多芬自己,贝多芬从一个陌生姑娘的口中清晰地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他能不心动嘛?我们一字一句都要读进贝多芬的心呐。我们一起来读。(生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是一位音乐家,他有一颗敏感的心,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贝多芬从这句话中听出了什么?
生:很渴望贝多芬能为她弹曲子。生:感受到了对音乐的追求。
师:通过朗读,我也能感受到,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那该有多好啊!因为这是她的渴望,可是她没办法听到,在课下我了解到,贝多芬的音乐给穷苦人造福,他是多么幸福,这里多么打动贝多芬!
师:我感觉到了,你真的是以贝多芬的身份,是以一位音乐家的身份在体会,富有同情心的贝多芬在这一段中还听出了什么?
生:盲姑娘之所以不能听贝多芬亲自弹曲子,她是有苦衷的。
师:她有什么苦衷?生:她家境贫寒。
师:这位同学用了一个词——贫寒,我们看,我们读了整个故事,你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了盲姑娘家境贫寒?
生:我从他们的烛光很微弱,住的是茅屋,她用的是一架旧钢琴看出他们家非常贫穷。
师:种种细节让你感受到了。
生:我从两个“太”字体会到了姑娘家非常穷。师:两个“太”字让你感受到了家境贫寒,是的,这位姑娘虽然家境贫寒,但她毅然对音乐有一份执着的追求,贝多芬的心被触动了。我们一起带着这份理解,再来读一读盲姑娘的这一段话。
师:是呀,可是音乐会的票太贵了,咱们又太穷,继续读妹妹的话。
生:哥哥,你别难过,我,我只是随便说说罢了。师:听到这里,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我感觉他听出了姑娘的善解人意。她在安慰哥哥,她不想让哥哥难过。
师:你也是个善解人意的姑娘。
生:姑娘的难以抉择的情感,一边是哥哥,一边是音乐,但是她家里特别贫穷,最终还是选择了哥哥。
师:体会得特别好,内心非常复杂。你来读妹妹的话,我来读哥哥的。咱们分角色来读,不读提示语了。
师:同学们,贝多芬就是在这一段话中听出了这个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而且十分懂事,我相信他被感动了,所以他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还有哪些句子描述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呢?
生:贝多芬说过他的音乐是为穷苦人服务的,他看到了兄妹俩家里的环境。他非常痛心自己不能为穷苦人创作音乐。
师:你是在真正体会贝多芬创作的情感,还有哪里呢?
生:弹得多纯熟……吧?
师:听了盲姑娘的这段话,贝多芬是什么反应呢?我们一起来读后面这段话。这是贝多芬与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要再弹一曲呢?
生:为什么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时,他没有承认?
生:为什么盲姑娘一听就知道是贝多芬在弹琴呢?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提得特别好,我们先来思考:盲姑娘双目失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为什么一下子就能听出是贝多芬在弹呢?
生:因为这个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她能体会到。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中出现了一个词——知音,上一篇课文,《伯牙鼓琴》中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高山和流水,那这里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呢?
生:一听曲子就知道是贝多芬弹的。
师:嗯,盲姑娘熟悉贝多芬,还有其他细节吗?联系上下文。
生:盲姑娘弹了一遍就能理解贝多芬的音乐。
师:所以说,盲姑娘热爱且懂得贝多芬的音乐,难怪她一下子就听出来了,是贝多芬的知音,难怪她的心情是如此激动。同学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读出盲姑娘的激动。为了读好这句话,我们再来设身处地想想,只是听了一首曲子为什么她这么激动?
生:因为她梦寐以求的就是听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现在终于实现了。
师:一个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她会怎么来读这句话呢?
生:著名音乐家能为她弹曲,她难以置信。
师:你从这句话的哪儿看出来的?生:从两个“您”字。
师:那你再来读,第一个“您”可以拉长,第二个“您”可以读得重一些。
师:是啊,同学们!知音难觅啊,我相信她和贝多芬一样内心十分激动,所以贝多芬为她再弹一曲。伯牙摔琴为知音,我相信贝多芬再弹一曲也是为知音。那贝多芬此时为什么没有回答?各人有各人的理由,谁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所以他不想用其他的语言来表达,只是用音乐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对盲姑娘的感谢。
师:老师们的掌声说明了,你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家,你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质。
四、读写结合,完成小练笔
师:同学们,贝多芬这时候决定为盲姑娘再弹奏一曲。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一层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屋内的兄妹俩,有所触动,他想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究竟在心中想什么呢?请你们拿出作业纸,在作业纸上写一写,此时贝多芬在想什么呢?
生:他心想: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多么痴迷音乐的姑娘,多么深的手足情。让我再献上一曲吧,让我再谢谢我的知音吧!
师:三个“多么”说明贝多芬此时此刻百感交集。他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呢?
生:贝多芬心中想:知音难觅,能听懂音乐的人多如牛毛,可是能听懂我内心的又有几人?虽然我没有力量医治知音的眼睛,让她重见光明,可是,我能用音乐把她的心照亮,这时,我最幸福!
师:是呀!同学们,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什么比找到知音更幸福的呢?还有什么比为知音弹一曲更幸福的呢?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我认为他会想:兄妹俩是如此热爱音乐,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为他们创作,圆他们的梦。
师: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什么比给知音弹琴更幸福呢?
生:我要为他们创作,要为贫苦人民作曲。
师:是啊,贝多芬自己也说过,我为什么作曲?因为我有许多想法要释放出来。
师:随着伴奏读。
师:同学们,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段。贝多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根据这一段话走进贝多芬的内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3 月光曲 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读,品味人物形象和内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23 月光曲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巩固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3 月光曲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积累,方法与能力,情感与思想,拓展与延伸,重、难点突破,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