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优秀当堂检测题
展开一、主要植被
1.概念: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2.分类eq \b\lc\{\rc\ (\a\vs4\al\c1(自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人工植被: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
3.类型
二、植被与环境
1.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在大尺度上,植被的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
①热量:太阳辐射提供的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在不同纬度带形成不同的植被带。
②降水: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逐渐减少,植被由森林依次变为草原、荒漠。
(2)在中尺度上,受地形的影响,植被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水热状况的变化,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从而使植被垂直分带。
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23·24上·全国·课前预习)森林的类型特征和分布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下面为某区域亚寒带针叶林空间分布图及亚寒带针叶林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寒带针叶林( )
A.垂直结构复杂B.植物抗寒能力强但抗旱能力弱
C.植物春季发芽,秋季落叶D.树冠多呈星尖塔状
2.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地区( )
A.为北半球低纬度地区B.夏季温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长
C.夏季炎热多雨,无明显干季D.全年降水丰沛但气温较低
【答案】1.D 2.B
【解析】1.亚寒带针叶林树叶多缩小为针状。树冠多呈尖塔状形态.,D正确;植物垂直结构简单,A错;抗寒、抗旱能力强,B错;春季发芽秋季不落叶,C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读图可知,图中针叶林分布区为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区域,A错误;针叶林的分布地区夏季温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长,降水量少,B正确,CD错误。故选B。
(23·24上·连云港·期中)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荒漠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图示植被的生长环境是( )
A.冷干B.冻融
C.多风D.暖干
4.为适应自然环境,有的荒漠植物茎叶覆盖白色茸毛以( )
A.减少蒸腾B.抵抗灼热
C.储藏水分D.排泄体盐
5.荒漠的显著特点是( )
A.植被稀疏B.生物质积累快
C.植物种类繁多D.群落结构复杂
【答案】3.D 4.B 5.A
【解析】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景观为荒漠景观,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有沙丘分布,说明该地应为热带或温带沙漠,图中没有积雪冰川,可推测其植被生长环境可能是暖干,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4.荒漠植物茎叶覆盖白色茸毛,能够减少到达叶片表面的太阳辐射,禁锢叶片表面空气,减少与周围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起到抵抗灼热的作用,降低高温时叶片的温度,B正确;对于减少蒸腾的影响不大,A错误;绒毛不能储藏水分,也不能排泄盐分,荒漠环境植物主要是适应干旱环境,盐度高的水域中的植物一般能排泄盐分,CD错误。所以选B。
5.荒漠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不利于植被生长,植被稀疏,A正确;荒漠生物质积累慢,B错误;荒漠植物种类较少,C错误;群落结构简单,D错误。所以选A。
(23·24上·威海·阶段练习)在菲律宾中部的保和岛上有一处奇观:1200多个海拔在40~120米的圆锥形石灰岩小山丘上只长草不长树(下左图),每到干季,草色由绿变黄渐至褐,山丘犹如-排排巧克力摆放于大地,被称为巧克力山。下右图示意保和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保和岛的气候特点是( )
A.终年高温,降水分配不均B.终年高温,降水分配均匀
C.四季分明,降水分配不均D.气候温和,降水分配均匀
7.观赏巧克力山景色的最佳时段是( )
A.12月~次年2月B.9~11月C.6~8月D.3~5月
【答案】6.A 7.D
【解析】6.阅读地图可知,保和岛位于菲律宾群岛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表现为全年高温,四季不分明,分旱雨两季,降水分配不均匀,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读图文材料可知,由于该岛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分旱季(受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受西南季风控制),在3-5月,为旱季后期,由于太阳直射点逐渐靠近,此时气温较高,但是降水稀少,小山上“草堆”干枯转为褐色“巧克力”。所以,“巧克力山”的最佳观赏时间是3-5月,D正确,其他月份都不是土壤中最缺水分的时候,植被不易干枯形成“巧克力山”,ABC错误。故选D。
(23·24上·沙坪坝·阶段练习)为研究Abies属植被在我国的空间分布及气候变化对该种属植被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Abies属植被的分布投影到中国地图划分的2°×2°经纬网格中。图为Abies属植物的空间分布图(图中数字表示经纬网中的Abies属植被物种数目)。完成下面小题。
8.根据Abies属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可推测Abies属植被习性为喜( )
A.湿热B.干热C.干冷D.冷湿
9.Abies属植被在西南部物种最多,主要由于该地区( )
A.高差大B.海拔高C.纬度低D.降水多
10.全球变暖导致Abies属植被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向高纬度退缩②向低纬度扩展③向高海拔退缩④向低海拔扩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8.D 9.A 10.C
【解析】8.通过图2可知,该属植被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秦岭、大巴山、雪峰山、武夷山、东北长白山和小兴安岭等季风区高海拔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仅降水相对较多的阿尔泰山地区有分布,故可推测该属植被有喜冷喜湿的特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据图可知,Abies属植被物种在横断山区分布最多,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分域显著,为该属性植被的分布提供了多样的生长环境,故物种数目众多,A正确;海拔、纬度、降水虽然可能影响物种数目,但均不是横断山区最具优势的特征,B、C、D错误。故选A。
10.由于该属植被喜冷湿,故全球变暖将导致该属物种向气温更低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退缩,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3·24上·昆明·期中)下图为四种不同类型的植被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1.属于典型雨林植物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2.四地植被形态与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树干粗大——防风抗倒伏B.乙地板状根系——防热量散失
C.丙地根系发达——防土壤板结D.丁地秋冬落叶——防水分蒸腾
【答案】11.B 12.D
【解析】11.A.图中甲景观图,是热带草原,是稀疏草原景观,A错误。B.图中乙景观图,林木茂密,具有板状根,是热带雨林景观,B正确。C.图中丙景观图,植被稀疏,荒漠广布,属于荒漠景观,C错误。D.图中丁景观图,以高大乔木为主,植被茂密,是落叶阔叶林景观,D错误。故选B。
12.图中甲景观图中粗大的树干,是为了适应旱季缺水,体内储存大量水源,不是为了防大风抗倒伏,A错误;乙景观图中板状根主要是为了适应多雨环境,防洪涝,具有呼吸作用,并支撑高大的树干,不是防止热量散失,B错误;丙植物根系发达主要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吸收水分,C错误;丁地树木秋冬落叶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分过度蒸腾,减少水分散失,减少热量散失,D正确。故选D。
(23·24上·天津·期中)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就开始生长了。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后长出的细胞就越来越小了,较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年轮”,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完成下面小题。
13.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A.风力强弱B.水热条件C.海拔高低D.土壤肥力
14.在自然界,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13.B 14.A
【解析】13.水热条件好的年份,树木的新生细胞长的多,树木生长快,年轮就宽,相反年轮就窄;年轮与风力强弱、海拔高低、土壤肥力关系不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 气候季节变化大的地区,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木处于休眠状态,才有明显的年轮;在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树木一直处于生长状态,所以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故A正确;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所生长的地区,气候都是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的,所以年轮相对明显。BCD错误。故选A。
(23·24上·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白马雪山位于横断山脉中段,全年盛行西南风,年均温4.7℃,年降水量640mm,随海拔的升高气候变化显著,形成山地严寒、河谷干热的特点。博格达山位于天山山脉东段,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2.5℃,年降水量450~700mm,山麓炎热,中、高山区湿润寒冷。图示意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针叶林及灌丛草甸随高程的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5.白马雪山山麓的植被景观可能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干热河谷灌丛
C.温带落叶阔叶林D.高山灌丛草甸
16.与白马雪山相比,博格达山( )
A.针叶林植被带分布高度范围较大B.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高度范围较大
C.植被带受冬夏季风变化影响大D.植被过渡带内斑块化程度较高
【答案】15.B 16.D
【解析】15.由材料可知,白马雪山山麓为干热河谷,气候干热,山麓植被景观发育为干热河谷灌丛,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根据材料中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所处的区域,结合图示可知博格达山针叶林植被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高度范围皆较小,AB错误;白马雪山冬夏季风变化更显著,对植被带的影响更大,C错误;博格达山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差,植被过渡带内斑块化程度较高,D正确。故选D。
(23·24上·南通·阶段练习)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区,植被垂直结构越丰富。下图为“某地森林植被垂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地植被喜光程度由强到弱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甲、丁、丙、乙
C.乙、丙、丁、甲D.丙、乙、甲、丁
18.该地森林的垂直分层越多,说明( )
①气温越高②降水量越多③气温越低④降水量越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9.下列森林植被中,垂直结构最丰富的是( )
A.亚寒带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阔叶林D.热带雨林
【答案】17.B 18.A 19.D
【解析】17.在森林中上层光线最强,由于植物遮挡,越往下光线越少。植物有喜光植物和耐阴植物,顶层是喜光的高大的乔木,最下面是耐阴的一些草本植物。所以图中植被喜光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丁丙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根据材料可知,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类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①②正确、③④错误,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结合材料可知,森林植被中,层次最多的是热带雨林,因为热带雨林植被生长在热带雨林带,全年高温多雨,气温高,降水丰富, D正确;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植被,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下的植被,亚寒带针叶林是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下的植被,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都比热带雨林气候要差很多,因此层次都不如热带雨林带中多, ABC 错误。故选 D 。
(23·24上·德州·阶段练习)下面是小明暑期参加地理研学时拍摄的两张照片。左图为位于山西省市广灵县境内的一处黄土土柱林景观,顶部分布有一种特有的灌木——树梅,枝叶繁茂,根系发达,右图为一处华北落叶松景观。通过查询资料可知,华北落叶松依靠种子传播,其种子和幼苗在生长发育期需要一定的遮阴条件。低密度落叶松林更新缓慢,林下草本植被茂密,不同密度落叶松林下凋落物的分解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完成下面小题。
20.影响树梅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降水C.地形D.人类活动
21.低密度落叶松林更新缓慢,最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强,无遮阴环境B.草本植被茂盛,争夺落叶松幼苗养分
C.蒸发强,林下水分缺乏D.植被密度低,落叶松种子产生数量少
22.推断不同密度落叶松林下植被凋落物的厚度特征为( )
①低密度林下未分解凋落物占凋落物总量的比例高于高密度林;
②高密度林下半分解凋落物占凋落物总量的比例低于低密度林;
③低密度林下凋落物的总体厚度小于高密度林下凋落物的总体厚度;
④低密度林下凋落物的总体厚度大于高密度林下凋落物的总体厚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20.C 21.D 22.B
【解析】20.树梅主要分布在土林的顶部,显然不是人类活动所为。土林边缘地势陡峭,顶部相对平坦,利于水分下渗,土壤墒情好,土层相对较厚,利于树梅生长。微观尺度的地形差异是主要影响因素,C正确。而热量、降水都是大尺度的影响因素,不适合微观小尺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注意题干要求选出低密度落叶松林更新较缓慢的最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就是最重要的那一个原因。四个选项都是影响落叶松新陈代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种子数量的匮乏,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优中选优,故选D。
22.低密度林相比于高密度林,光照强,土壤温度高,微生物更活跃,凋落物更容易分解,未分解凋落物占凋落物总量的比例低于高密度林。①的描述是错误的;高密度林因为光照弱,土层温度低,半分解凋落物占凋落物总量的比例低于低密度林;②的描述是正确的。高密度林因为落叶松植株密度更大,林下凋落物的总体厚度更大。③正确,④错误。答案为B。
(23·24上·河南·阶段练习)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以年为周期的生长发育节律现象。图1示意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分区,图2示意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纬度与植被物候的相关性。将绿度开始新增的时间定为返青期(SOS),绿度开始衰退的时间定为枯黄期(EOS),绿度的持续生长时间定为生长季长度。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23.乙区的植被( )
A.四季常绿B.蜡质层厚C.秋冬落叶D.多革质叶片
24.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 )
A.返青期与纬度大致呈负相关B.枯黄期随纬度升高呈提前趋势
C.生长季长度与纬度呈正相关D.返青期的变化幅度较枯黄期大
25.43.5°N附近返青期与枯黄期状况的成因是( )
A.海拔高,气温低B.远离海洋,降水少
C.生长季蒸发量大D.土壤淋溶作用弱
【答案】23.C 24.B 25.A
【解析】2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乙区地处我国35-42°N附近的二三阶梯过渡带,应地处大兴安岭南部余脉—燕山—太行山附近地区,该区属于温带,其植被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秋冬落叶,C正确;四季常绿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林植被的特点,多革质叶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的特点,而乙区属于温带,AD错误;蜡质层厚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植被的特点,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我国没有该气候的分布,B错误。故选C。
24.据图分析可知,低纬度地区返青期开始较早,随纬度增加返青期大致呈推后趋势;低纬度地区枯黄期开始较晚,随纬度增加枯黄期大致呈提前趋势;由此可知,返青期与纬度大致呈正相关,枯黄期与纬度大致呈负相关,即枯黄期随纬度升高呈提前趋势;生长季长度与纬度呈负相关,返青期的变化幅度较枯黄期小。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图中显示,43.5°N附近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返青期开始较晚,枯黄期开始最早,生长季较短,说明该区气温较低;而沿着二三阶梯过渡地带,43.5°N附近为内蒙古东部地区,该地区应为大兴安岭南部余脉,地形为山地,海拔高,气温低,从而造成该地植被返青期开始较晚,枯黄期开始最早,A正确;该地区距海不是很远,降水量大致在300-400毫米左右,与二三阶梯过渡地带的其他地区相比,其降水量不算少,该地植被返青期与枯黄期的早晚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受降水的影响较小,B错误;该地区为温带草原植被,需水量较小,蒸发量大对于草原植被的返青期和枯黄期影响不大,C错误;土壤的淋溶作用主要影响肥力,对于该地区植被的返青期和枯黄期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
26.(23·24上·大同·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桉树原产澳大利亚等国,生长迅速,郁闭成林年限短,干形好,用途广泛。其枝、叶和树干含有大量油脂,叶革质不易腐烂。澳大利亚多丘陵少山地,桉树广泛种植。2019年12月开始持续近7个月的新南威尔士州林火引发全球关注。据观察,澳大利亚林火烟霾颗粒集中在5千米以上的高度。下图示意新南威尔士州位置及着火点遥感影像图。
(1)从树种角度,说明新南威尔士州林火多发的原因。
(2)从地形角度,简析当地林火不易扑灭的原因。
(3)在非洲的南非和南美洲的智利两国中,指出最先受到林火烟霾颗粒影响的国家,并说明理由。
【答案】(1)桉树生长迅速;且其革质叶不易腐烂,为大火提供可燃物;叶和树干含有大量油脂,容易着火;郁闭度高,森林集中连片,容易大火连片。
(2)少山地,可阻断林火蔓延的天然隔离带稀少;多丘陵地形,交通不便,不利于灭火设备及时运达;山谷风加速火势蔓延。
(3)智利。新南威尔士州位于32°-34°S,受西(北)风影响,烟尘向东移动。澳大利亚林火烟霾颗粒集中在5千米以上的高度,可以远距离飘移,智利位于新南威尔士州东部,因此烟尘最先到达智利。
类型
特征
分布
森林
热带雨林
发育最繁茂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热带季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秋季陆续进入果期
温带落叶阔叶林
乔木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
亚寒带针叶林
主要由耐寒针叶乔木组成,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草原
热带草原
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具有极其独特的群落外貌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温带草原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通常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
荒漠
热带荒漠
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
干旱地区
温带荒漠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40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精品测试题</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主要植被,植被与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优秀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优秀课时训练,文件包含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解析版docx、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后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 垫状点地梅分布区的优势植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