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12733/0-17219096595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上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12733/0-17219096595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设计
展开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2.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掌握解题步骤和格式;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
【引入】观看视频《长征5号火箭发射》。
【过渡】我国长征五号火箭历经十年终于研发成功,以液氢为燃料,液氧为助燃剂,是我国最大推力的火箭。
【提问】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说一说该化学方程式提供了哪些信息?
【讲解】2H2 + O2 eq \(=====,\s\up7(点燃),) 2H2O
“质”: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过渡】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 + O2 CO2
12 :32 : 44
24:64 : 88
36: 96 : 132
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一个定值;就可以利用物质的质量比不变求出其他物质的质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只要知道一种物质的质量,就可以算出其他物质的质量。
【例题1】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这是一类由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质量的计算题,一般解法如下:
(1)设未知量 解: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能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MnO2+O2↑
(3)标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16 32
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6.3 g x
(4)写比例式 ,求解
x=0.6 g
(5)简明写出答案 答:电解10.8 g水能得到9.6 g氧气。
【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标:标出有关物质的量(上标相对分子质量,下标已知质量和未知数);
(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例题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学生练习,教师讲解)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练习,讨论交流。纠正错误。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气体,燃烧100g氢气需要氯气(Cl2)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交流讨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需要哪些注意事项?
【归纳总结】
(1)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要注意配平,还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
(3)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计算正确,且要乘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4)已知量和未知量的位置要写对。
(5)解题步骤规范,过程完整。
【学生活动】慧眼识错,并修正错误。
【讲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2.格式要规范;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过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给出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都是一种物质的质量,如果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又该如何计算呢?请看下面的例题。
【例题3】CO和O2的混合气体48 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44 gCO2,那么原混合气体中的CO和O2的质量各是多少呢?
【分析与交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 O2 点燃 2CO2,
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是:2×28∶32∶2×44
由此可知生成44 gCO2,至少需要28 gCO和16 gO2,那剩余的4 g气体有可能是CO,也有可能是O2。
【过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给出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都是一种物质的质量,如果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没有明确告诉你,又该如何计算呢?请看下面的例题:
【例题4】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 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10.7 g固体物质。试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15.5 g固体物质中所含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MnO2
2KCl+3O2↑,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生成的氧气跑到了空气中,因此生成氧气的质量=15.5 g-10.7 g=4.8 g。根据生成物氧气的质量就可以求得反应物氯酸钾的质量了。
【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主要计算类型:
(1)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含有一定量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3)过量问题的计算;
(4)无数据或缺数据的计算;
(5)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过程、方法,同时也懂得了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因此说化学计算题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应同时考虑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课堂练习】略
【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的写出答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模式,教学准备,教学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2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计算依据,计算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