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作业课件ppt
展开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 (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第1课时。
本课题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来研究化学变化,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故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极为重要。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和质量比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求得未知量,这对于构建学生化学“宏观”-“微观”双重表征的知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初次接触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学生,本课题对数学的计算要求并不高,主要是对纯净物的计算,强调计算格式的规范书写,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正确的质量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化学语言,能求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本课题对于刚接触化学方程式的学生来说主要出来的问题是:1、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2、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对齐相应的物质;3、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不清楚,导致计算时相对分子质量没有乘以计量数,或者是质量乘以计量数;4、计算过程中物质的质量没有单位。
三、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理解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路和规范解题的固定格式,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知识与技能)
2、学生通过实验所得的数据推理出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值是固定的,从而建立用化学方程式去解决实际问题思路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3、严格按照要求利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化学学科的严谨性,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评价目标】
1. 通过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并相互纠错,诊断和发展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及规范作答的技能(探究发现水平)。
2. 通过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到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诊断与发展学生对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与计算的认知水平(认知结构水平)。
3.通过了解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质量在生产、生活中等多方面的应用,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物质的定量计算的认识和应用的认知水平(价值水平: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难点: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问题 导入
| 【播放视频】神州十二号火箭升空 【提出问题】 氢气为什么能作为燃料?点火时发生什么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观看】 【思考与展示】 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 课前观看神州十二号火箭升空,引出氢气和氧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另一方面学生了解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增强国家荣誉感。 | ||||||||||||||||||||
任务1: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 【组织活动】 教学活动1 请回顾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H2+O22H2O 4 32 36
(1)从质的方面 (2)从量的方面 | 【思考与讨论】 学生讨论: (1)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之比; (3)表示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 以氢气燃烧的反应为例复习巩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
| ||||||||||||||||||||
任务2:探究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质量比的关系;理论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的关系 | 【实验探究】 教师实验 收集数据
| 【数据分析】 学生经计算、对比、讨论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质量比的一般规律:
|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总结出从宏观的质量比,从而达到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
| ||||||||||||||||||||
任务3:再识化学方程式 | 【知识延伸】 2H2+O22H2O 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未知量 | 【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 通过分析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 ||||||||||||||||||||
活动4: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及推出解题步骤。 | 【例题分析】 现有液氢1kg液氢充分燃烧, 至少需要多少液氧? 1)设 【解】设:充分燃烧1t液氢, 至少需要液氧质量为x。 2)写 2H2 + O2 2H2O 3)列 4 32 1t x 4)比 5)答:充分燃烧1t液氢, 至少需要液氧质量为8t。 【总结并展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
【倾听、做笔记】
| 通过利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化学方程式解题的模型。 | ||||||||||||||||||||
活动5: 强化练习 | 【小试身手】 例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若要制得氧气6.4g,则需要多少高锰酸钾?
| 【分析与作答】 【交流分享】 1、步骤是否完整? 2、格式是否规范? 3、结果是否准确? 4、可以怎么修改? 【总结归纳】 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任意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出同一反应中其他物质的质量。 | 学生通过实践、互评、完善解题步骤,巩固化学方程式解题格式。 | ||||||||||||||||||||
活动6:利用质量的倍数关系巧妙计算。 | 【快问快答】 学生比赛快问快答: 1)32g硫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 2)分解72g水能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 【展示与交流】 学生快速计算,总结出解题的技巧。
| 通过列比例式,找出数据的比例关系,归纳出解题技巧,学生从会解到善解得突破。 | ||||||||||||||||||||
课堂 测评 | 学生课堂总结,课后做思维导图,梳理本节的内容。 | 【课堂小结】 1、谈谈课堂的收获。 2、课后设计思维导图,并出一道计算题。 | 学生总结出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与方法。 |
【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
【课堂测评】
1. 2.4g的Mg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MgO的质量是( )
A.4g B.9.6g C. 8g D.10g
2.电解水时生成H2和O2。当产生1g H2时,生成O2的质量是( )
A.32g B.16g C. 8g D.4g
3.已知2A + 3B = C +3D ,用足量的A和49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gC和1g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27 C. 44 D.56
4.将31.6gKMnO4加热,当产生2gO2时,剩余固体物质有( )
A.KMnO4 K2MnO4 MnO2 B.KMnO4 MnO2
C. K2MnO4 MnO2 D.KMnO4 K2MnO4
5.S在O2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3gS和3gO2生成6gSO2 B.2gS和4gO2生成6gSO2
C.4gS和5gO2生成9gSO2 D.5gS和9gO2生成14gSO2
【评价建议】(课时测评试题的质量水平和SOLO分类细目表)
题号 | 1 | 2 | 3 | 4 | 5 | |||||||||||||||||
质量 水平 | L1 | L1 | L1 | L1 | L2 | L2 | L2 | L2 | L2 | L2 | L2 | L2 | L3 | L3 | L1 | L2 | L4 | L4 | L3 | L3 | ||
SOLO | U | U | U | U | M | M | M | M | M | M | M | M | R | R | U | M | E | E | R | R |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备课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入,该怎么计算呢,正比例,课堂探究,解题注意,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复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复习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5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我能行,最易出错的地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