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测试题,共10页。
A.10:3B.4:9C.8:1D.5:2
2.实验室有一块质量为17.5g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3.lg,向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8.4g。则两次参加反应碳酸钙的质量比( )
A.1:1B.2:1C.3:2D.无法计算
3.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经分析是1:9,现向50g该溶液中加入2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
A.2gB.3.2gC.23.5gD.5g
二.填空题(共6小题)
4.高温煅烧碳酸钙会分解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测得某碳酸钙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高温充分煅烧后,得到纯净的生石灰,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 ;新生成的生石灰占最终所得生石灰的质量分数约为 (精确到0.1%)。
5.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煮沸硬水时常常会产生水垢,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可溶的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分解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木炭和碳酸钙的混合物24.2g在空气中受强热后,碳酸钙全部分解,木炭完全转化成二氧化碳,如果生成的二氧化碳总质量等于混合物的总质量,则混合物中木炭的质量为 g。
6.在A+2B=2C的反应中,若16g物质A和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0g C,则物质B的质量为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7.等质量CH4、CO、H2三种气体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则消耗O2最多的为 。
8.含有锌粉 6.5g、铁粉 5.6g、铜粉 3.2g、铝粉 1.8g 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有8.8g 固体剩余。
(1)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 。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0.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克石灰石于烧杯中并慢慢加入盐酸,测得反应过程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 g。
(2)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3)当加入 g盐酸时,反应恰好停止
(4)根据以上数据画出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的盐酸质量的关系图2。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制取氧气时,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57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他们通过加水测定剩余固体质量的方法来求出氧气质量。实验结果如表:(提示:只有二氧化锰是难溶于水的固体粉末。加水只是溶解氯化钾,并不发生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m的值为 。
(2)因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减少的固体质量则为生成的氧气质量。请计算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g;该反应中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g。
12.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Ⅰ.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Ⅱ.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培优篇)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新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4.6g 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 D。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C的质量比为( )
A.10:3B.4:9C.8:1D.5:2
【解答】解:根据“C、D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则假设C、D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22,设生成8.8gD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x,
2A+5B=2C+4D
2×9 4×22
x 8.8g
=
x=1.8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8g+8.8g﹣4.6g=6g,则B与C的质量比为6g:1.8g=10:3;
故选:A。
2.实验室有一块质量为17.5g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3.lg,向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8.4g。则两次参加反应碳酸钙的质量比( )
A.1:1B.2:1C.3:2D.无法计算
【解答】解:根据固体减少量可以求出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7.5g﹣13.1g=4.4g
设高温煅烧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44
x 4.4g
=
x=10g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总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溶液增加
100 44 56
y 108.4g﹣100g
=
解得y=15g
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钙为15g﹣10g=5g
两次参加反应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0g:5g=2:1;
故选:B。
3.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经分析是1:9,现向50g该溶液中加入2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
A.2gB.3.2gC.23.5gD.5g
【解答】解:某H2O2溶液中H、O的质量比为1:9;
则:50g双氧水溶液中氢元素质量为:50g×=5g
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生成水和氧气,该过程中氢元素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后水的质量为:5g÷=45g
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50g﹣45g=5g;
故选: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4.高温煅烧碳酸钙会分解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CaO+CO2↑ 。测得某碳酸钙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高温充分煅烧后,得到纯净的生石灰,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 1:1 ;新生成的生石灰占最终所得生石灰的质量分数约为 35.9% (精确到0.1%)。
【解答】解: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设碳酸钙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质量为100g,则碳元素的质量为100g×6%=6g,碳酸钙的质量为=50g,则氧化钙的质量为:100g﹣50g=50g,原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1:1;
设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56
50g x
=
x=28g
新生成的生石灰占最终所得生石灰的质量分数约为×100%≈35.9%。
故答案为:CaCO3CaO+CO2↑;1:1;35.9%。
5.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加入肥皂水,观察现象 ;煮沸硬水时常常会产生水垢,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可溶的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分解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CO3)2CaCO3↓+H2O+CO2↑ ;木炭和碳酸钙的混合物24.2g在空气中受强热后,碳酸钙全部分解,木炭完全转化成二氧化碳,如果生成的二氧化碳总质量等于混合物的总质量,则混合物中木炭的质量为 4.4 g。
【解答】解: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加入肥皂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
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分解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H2O+CO2↑;
设混合物中木炭的质量为x,
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木炭完全转化成二氧化碳,如果生成的二氧化碳总质量等于混合物的总质量,则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氧化钙质量,
C+O2CO2,
12 44
x x
CaCO3CaO+CO2↑,
100 56
24.2g﹣x (24.2g﹣x )
根据题意有:x=(24.2g﹣x ),
x=4.4g,
故填:加入肥皂水,观察现象;Ca(HCO3)2CaCO3↓+H2O+CO2↑;4.4。
6.在A+2B=2C的反应中,若16g物质A和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0g C,则物质B的质量为 64g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0 。
【解答】解:B质量:80g﹣16g=64g,
设C相对分子质量为x,
A+2B=2C,
32 2x
16g 80g
=,
x=80,
故填:64g;80。
7.等质量CH4、CO、H2三种气体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则消耗O2最多的为 H2 。
【解答】解:根据所该物质写出这4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按O2的化学计量数为1进行配平;计算每种物质与O2的质量比,然后比较得出答案。
CH4+O2CO2+H2O 2CO+O22CO2、2H2+O22H2O,则消耗32份质量的O2所需4种物质的相对质量分别为:8、56、4,所以相同质量的这3种物质消耗O2最多的是H2。
故答案为:H2。
8.含有锌粉 6.5g、铁粉 5.6g、铜粉 3.2g、铝粉 1.8g 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有8.8g 固体剩余。
(1)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H2SO4═Al2(SO4)3+3H2↑ 。
(2)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4 g。
【解答】解:(1)反应停止后,有8.8g 固体剩余,说明铁、铜没有参加反应,铝、锌完全反应,稀硫酸和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Zn+H2SO4═ZnSO4+H2↑。
故填:2Al+3H2SO4═Al2(SO4)3+3H2↑。
(2)设铝、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分别为x、y,
2Al+3H2SO4═Al2(SO4)3+3H2↑,
54 6
1.8g x
=,
x=0.2g,
Zn+H2SO4═ZnSO4+H2↑,
65 2
6.5g y
=,
y=0.2g,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0.2g=0.4g,
故填:0.4。
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 1.92g 。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
【解答】解:(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6g﹣4.08g=1.92g
(2)设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6g﹣1g)×x 1.92g
=,x=98%
答:(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1.92g。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为98%。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0.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克石灰石于烧杯中并慢慢加入盐酸,测得反应过程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 3 g。
(2)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3)当加入 35 g盐酸时,反应恰好停止
(4)根据以上数据画出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的盐酸质量的关系图2。
【解答】解:(1)由图可以看出杂质的质量为3g;
(2)10g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10g﹣3g=7g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7g x
x=3.08g
答: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3.08g;
(3)通过图示可知,2g碳酸钙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是10g,进而求算7g碳酸钙对应的稀盐酸的质量:7g×=35g;
(4)即对应35g 稀盐酸时二氧化碳的质量达到3.08g,可得图如下:
。
故答案为:
(1)3;
(2)3.08g;
(3)35g;
(4)。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制取氧气时,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57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他们通过加水测定剩余固体质量的方法来求出氧气质量。实验结果如表:(提示:只有二氧化锰是难溶于水的固体粉末。加水只是溶解氯化钾,并不发生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m的值为 9.0 。
(2)因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减少的固体质量则为生成的氧气质量。请计算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49 g;该反应中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19.2 g。
【解答】解:(1)由1和2可知加入30g水最多溶解28.2g﹣18.6g=9.6gKCl,故第三加水后溶解KCl为18.6g﹣9.6g=9.0g,则m=9.0g;故填:9.0g;
(2)由以上分析知30g水能溶解氯化钾的质量是9.6g,而第4次加水后只溶解了9.0g﹣8g=1g氯化钾,因此说明第4次加水后氯化钾已经全部溶解,则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57g﹣8g=49g;根据以上分析,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2g+9.6g=37.8g,化学反应前后减少的固体质量则为生成的氧气质量,因此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7g﹣37.8g=19.2g;故填:49;19.2。
12.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Ⅰ.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9.6 g。
Ⅱ.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解答】解:(1)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8.0g﹣18.4g=9.6g;故答案为:9.6;
(2)设生成物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9.6g
=
x=24.5g
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2ml
答: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2ml。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4.24
4.16
4.08
4.08
实验序号
1
2
3
4
加水的质量(g)
30
30
30
3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8.2
18.6
m
8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4.24
4.16
4.08
4.08
实验序号
1
2
3
4
加水的质量(g)
30
30
30
3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8.2
18.6
m
8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下列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课题2 水的净化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课题2 水的净化课后复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生产、生活和实验中经常用到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城市用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同步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