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化学试卷 B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化学试卷 B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计算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验满B.蒸发食盐水
C.收集纯净的氧气D.量气体体积
2.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照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
A.、、B.、、
C.、、D.、、
3.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溶液(查阅资料得知:溶液显中性)
B.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和甲
4.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黄铜片比紫铜片硬度小
B.铝的活动性比铁强,在空气中更易被腐蚀
C.钢的性能优良,是纯铁
D.用、溶液和可以验证、、的活动性
5.“珍爱生命,拒绝毒品”,青少年更应该对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功能。冰毒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基苯丙胺由C、H、O原子构成
B.甲基苯丙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C.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g
D.一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26个原子
6.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入等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
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加入浓度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C.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溶液分解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7.图A、B、C、D四点表示对应选项中溶液的pH,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盐酸B.碳酸C.食盐水D.石灰水
8.酸是一类重要的物质。以下关于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石灰水
B.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都具有挥发性
C.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水溶液
D.硫酸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盐酸不能与硝酸钡反应
9.下列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纯碱用于制肥皂
B.用消石灰改良碱性土壤
C.盐酸制药物
D.食盐配制生理盐水
10.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溶液中的:可加入适量的充分反应后过滤
B.分离和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鉴别、、三种化肥:取样,分别加入溶液,观察现象
D.检验溶液中混有盐酸: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冒气泡
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不一定在溶液中进行
B.复分解反应,Y是盐
C.化合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一定会变
D.分解反应的产物中可能有化合物
12.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有( )
①水分子、铁原子分别是保持水、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洗涤剂、汽油和氢氧化钠都可以除去油污,但原理各不相同
③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利代烷等
④纯碱、火碱均属于碱,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⑤生活中许多物质中都含有酸性和碱性物质,如食醋中含有醋酸,除锈剂中含有盐酸,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里含有氢氧化铝或碳酸氢钠等物质
A.2种B.3种C.4种D.5种
1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14.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某化学反应,测量反应前、反应中和反应后三个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得到质量分数分布图分别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
B.时刻,甲和乙的质量比为5:7
C.若丙是铜,丁是二氧化碳,则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D.若反应的物质总质量为100g,如果再增加20g甲,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
二、计算题
15.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在室温下发生反应(M、N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生成的质量m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1)金属活动顺序是M比N_______(填“强”或“弱”);相对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M比N的_______(填“大”或“小”)。
(2)M与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消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g。
16.和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表:
(1)40℃时,将30g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剂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20℃时,将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_______g固体。
(3)50℃时,将mg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B溶液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m=_______。
17.向10g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中分两次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计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
三、实验题
18.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达3小时,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1)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镁粉、铝粉、炭粉中的若干种组成。
(2)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后者可溶于溶液。
【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
(1)小吴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_______。用磁铁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A。
(2)小周将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试液,滤液变_______色,证明原粉末中含生石灰。
(3)除上述物质外,还可能存在镁粉、铝粉、炭粉,对此大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只存在上述三种中的一种;
猜想二:上述三种同时存在;
猜想三:存在铝粉和炭粉;
猜想四:存在镁粉和铝粉;
猜想五:_______。
【实验验证】小施用样品A进行实验,流程如图1。向滤液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他观察到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最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E。
【实验结论】不溶物D是_______。气体C是_______。
大家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后,认为猜想_______正确,理由是_______。
【原理探究】小吴利用如图2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发现A中温度迅速升高,B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_______(填名称)。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
【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资料介绍,用铁粉、炭粉和食盐水在锥形瓶中模拟铁的锈蚀实验,不久后发现锥形瓶外壁微烫,并持续较长时间。该现象很好地解释了发热包的保温机理。
【拓展活动】在上述铁的锈蚀实验中未观察到红色的铁锈产生。老师告诉同学们,铁锈蚀时首先生成一种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四、填空题
19.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物质的名称_______。
(2)写出B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D→C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A.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气体的验满在瓶口处进行,此选项错误;B、蒸发食盐水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此选项正确;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集气瓶中必须装满水,否则得到的气体不纯净,此选项错误;D、量气体体积,与量筒连接的导气管应该是长导气管,此选项错误。故选B。
2.答案:D
解析:A、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酸;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是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A错误;B、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属于碱;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酸;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B错误;C、由钠离子和氢氧离子根组成,属于碱;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酸;是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C错误;D、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酸;由钠离子和氢氧离子根组成,属于碱;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符合题目要求,故D正确。故选D。
3.答案:B
解析:A、甲溶液不能选择稀盐酸,因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溶液B为氯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A错误;B、甲溶液可以选用氯化钙溶液,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现象分别是产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变红色),分别说明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故B正确;C、由A选项的分析,D物质是沉淀,故C错误;D、溶液B中的溶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故D错误;故选B。
4.答案:D
解析: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黄铜片比紫铜片硬度大,说法错误。B、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的抗腐蚀性强,说法错误。C、钢的性能优良,是铁的合金,不是纯铁,说法错误。D、与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银;铝与溶液反应置换出锌,说明了活动性铝﹥锌;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铝﹥锌﹥银,说法正确。故选:D。
5.答案:D
解析:A、甲基苯丙胺分子是由C、H、O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甲基苯丙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C、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不符合题意;D、由甲基苯丙胺的化学式可知,一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26个原子。符号题意;故选D。
6.答案:A
解析:A、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入到等质量但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加入的稀盐酸质量相等时消耗的浓氢氧化钾溶液质量小,因此浓氢氧化钾溶液的pH降低的慢,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B、由反应方程式,知,开始消耗盐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盐酸过量,因每24份质量的镁消耗73份质量的盐酸,每65份质量的锌消耗73份质量的盐酸,故同质量镁粉和锌粉,镁消耗的盐酸更多,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氧气的质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A。
7.答案:C
解析:A、盐酸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41,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化学试题A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化学试题A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16,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化学试题B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