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3.4.2《酯、油脂》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08840/0-1721822316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3.4.2《酯、油脂》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08840/0-17218223161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3.4.2《酯、油脂》 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08840/0-17218223161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四节 羧酸 羧酸衍生物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二课时 酯 油脂
课题: 3.4.2 酯 油脂
课时
3
授课年级
高二
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节课作出了明确的【内容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羧酸的结构特征,包括羧基的结构和性质。
掌握羧酸的命名规则,能够正确命名常见的羧酸。
理解羧酸的物理性质,如溶解性、熔点和沸点等。
理解羧酸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和酯化反应等。
了解羧酸衍生物的种类,如酯、酰卤、酰胺和酸酐等。
理解羧酸衍生物的结构特征和主要化学性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讨论和探究,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
认识到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4. 应用与拓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羧酸及其衍生物相关的实际问题。
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在医药、食品、日化等领域的应用。
这些要求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它们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并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强调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教材
分析
本节包括羧酸和羧酸衍生物两部分内容,羧酸衍生物主要包括酯、油脂和酰胺。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课程标准没有提及油脂,教材仍然把油脂作为羧酸衍生物进行了介绍。另外,课程标准对胺和酰胺这两种烃的含氮衍生物的要求较低,学生只需知道胺和酰胺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第一部分介绍羧酸。教材在乙酸的基础上介绍羧酸的一些简单分类,以及甲酸、苯甲酸和乙二酸等几种常见羧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并以表格的方式列举几种羧酸的熔点和沸点数据。羧酸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羧基官能团,教材分析了羧基的结构特点,并解释羧酸的化学性质。由于必修教材中已介绍了羧酸的典型代表物乙酸的性质,为了避免简单的重复,教材通过探究羧酸的酸性,让学生利用乙酸的酸性去设计实验解决问题,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第二部分介绍酯。教材先结合一些常见水果中含有的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酯的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再选取乙酸乙酯作为酯的典型代表物,通过“科学探究”介绍乙酸乙酯在碱或酸催化下的水解反应。
第三部分介绍油脂。必修教材已对油脂的概念和结构作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思考与讨论”要求学生根据酯化反应原理写出硬脂酸、油酸分别与丙三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教材根据油脂的结构特点(有酯基和不饱和键)介绍油脂的化学性质,主要是在酸或碱催化下发生的水解反应和油脂的氢化反应。教材同时指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被称为皂化反应。
第四部分介绍胺和酰胺。这部分内容只要求学生知道胺和酰胺的结构特点和应用。教材先介绍胺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并以苯胺为例说明胺类化合物具有碱性。接下来,介绍酰胺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以及酰胺在酸或碱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最后,通过“思考与讨论”栏目,要求学生自主找出氨、胺、酰胺和铵盐在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上的差异,进一步认识胺和酰胺。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设计探究酯基水解反应的规律理解酯类的重要性质,感受控制变量法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应用,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
2.通过有机化合物化学键及官能团的特点预测油脂、的化学性质,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方法,发展证据推理的能力。
3.通过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实例认识羧酸衍生物,理解羧酸衍生物的用途并能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任素养水平。
教学重、难点
重点:酯和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难点:有机化合物的断键规律。
核心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本节通过学习必备知识羧酸、酯、油脂、酰胺的性质,主要提高辨识记忆、分析解释和推论预测能力,巩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1的学科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运用辨识记忆和推论预测能力,深人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领悟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化学思想,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见探析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概括关联与推论预测:在“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官能团的辨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等高考常见题型的试题情境中,运用推论预测、辨识记忆、概括关联和分析解释等能力解决问题,提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
学生对醇的相关知识最为熟悉,本节课可以以醇为支撑点,进行横向对比,重点介绍羧酸的化学性质。学生在必修课程中对乙酸的知识已有所渗透,因此可借助乙酸的性质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羧酸性质的理解。学生对有机反应类型的知识已经建立,但对官能团的相互影响理解不深,因此应引导学生释放出已学反应类型的信号之后建立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概念。在学生已经拥有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醇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由浅入深的理解和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酯
任务一、
酯的结构
任务二、酯的化学性质
【导入】生活中的化学---水果中的酯以及古语有云,最香不过“女儿红”;最近热播电视剧《惜花芷》中,也有此剧情,引入新课(PPT图片展示)
【教师】播放PPT,引起学生对酯的学习兴趣
任务一、酯的结构
【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P73,总结酯的的基本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与交流,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评价、强调,补充
总结:
1.羧酸衍生物:羧酸分子羧基中的 ─ OH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产物。2.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 ─ OH被 ─ OR′取代后的产物
3.官能团:酯基: 简写—COO—
4.结构简式:RCOOR′
(1)R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R是烃基,也可以是H,但R′只能是烃基
5.通式:饱和一元酯的分子通式为: CnH2nO2(n ≥ 2) 与饱和一元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6.命名:根据反应物称为“某酸某酯” 酸 + 醇 = 酯 + 水
【学生活动2】总结酯的物理性质、存在、用途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评价、强调,补充
总结:
1.物理性质:
(1)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
(2)密度比水小
(3)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许多酯也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2.存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低级酯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如苹果里含有戊酸戊酯,菠萝里含有丁酸乙酯,香蕉里含有乙酸异戊酯等。
3.用途:日常生活中的饮料、粮果和糕点等常使用酯类香料。
任务二、酯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1】观看实验视频,乙酸乙酯水解的速率与与哪些条件有关?如何判断乙酸乙酯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速率的差别?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分组讨论与交流,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评价、强调,补充
总结:
【学生活动2】【思考与讨论】------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水解反应是不可逆的?
【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与交流,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评价、强调,补充
总结:
无机碱不仅起催化作用,而且能与水解生成的羧酸发生中和反应,使平衡右移,水解程度增大,直至完全。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不可逆。
【学生活动3】请写出酯的水解反应/取代反应的通式:
【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评价、强调,补充
总结:
1.酸性条件下 --- 水解可逆
2.碱性条件下 --- 水解不可逆
【知识扩展】根据特殊的酯---甲酸酯的结构推测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总结】
1.醛基:
①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与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溶液发生特征反应
2.羧基:
①酯基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②水解反应
【知识扩展】有机物与碱反应消耗NaOH的量的判断
【总结】
1.—OH连在烃基上时,不与NaOH发生反应;
—OH连在苯环上时,1 ml 该有机物消耗 1ml NaOH。
2. —X连在烃基上时,1 ml 该有机物消耗 1 ml NaOH;
—X连在苯环上时,1 ml 该有机物能消耗 2 ml NaOH。
3.1 ml—COOH消耗 1 ml NaOH。
4. 酯基氧连在烃基上时,1 ml 酯基消耗1 ml NaOH, 而酯基连在苯环上时 ,消耗2 ml NaOH。
【学生活动4】酯化反应与酯的水解反应的比较
【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评价、强调,补充
总结:
以酒文化为例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学生代表回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知识讲解,学生认真听讲并记忆,
通过观看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学生代表回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学生代表回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活动二、油脂
氧
任务一
、
油脂的结构
任务二
、
油脂的化学性质
任务三
、
油脂的用途
任务一、油脂的结构
【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P78,总结油脂的基本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与交流,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评价、强调,补充
总结:
1.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油脂,其成分主要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2.高级脂肪酸的分类:
(1)饱和高级脂肪酸
①硬脂酸 C17H35COOH ②软脂酸 C15H31COOH
(2)不饱和高级脂肪酸
①油酸 C17H33COOH ②亚油酸 C17H31COOH
3.油脂的分类:
油(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常温呈液态,如植物油
脂肪(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常温呈固态,如动物油
4.油脂的结构:
(1) R1、R2、R3代表高级脂肪酸中的烃基,可能饱和,可能不饱和,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液态的油脂烃基中含有不饱和键,能使溴水褪色。
(3)若R1、R2、R3相同,称为单甘油酯;
若R1、R2、R3不相同,称为混甘油酯。
(4)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属于混合物。
(5)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5.酯与油脂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活动2】阅读教材P78 ,总结油脂的物理性质?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评价、补充
总结:
1.颜色、气味: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味,但一般油脂因溶有维生素和色素等而有颜色和气味
2.黏度:较大,触摸时有明显的油腻感
3.密度:比水小,在0.9~0.95 g.cm-3之间
4.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5.熔沸点: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任务二、油脂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1】由油脂的结构,推测其化学性质?
【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评价、强调,补充
总结:
1.由于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其化学性质与乙酸乙酯的相似,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2.高级脂肪酸中又有不饱和的,因此许多油脂又兼有烯烃的化学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学生活动2】油脂在不同条件的水解反应?
【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评价、强调,补充
总结:
1.酸性条件:
2.碱性条件:
【学生活动3】为什么可以用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且热的溶液洗涤效果更好?
【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评价、强调,补充
总结:
1.Na2CO3溶液水解显碱性,而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更彻底,生成可溶性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2.温度越高,Na2CO3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温度越高,油污的水解速率越大,去油污效果越好。
【学生活动4】观看皂化反应的实验视频,总结制造肥皂的工业流程?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分组讨论与交流,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评价、强调,补充
总结:
【学生活动5】阅读教材P79 ,总结油脂的氢化反应?
【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与交流,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评价、强调,补充
总结:
1.油脂的氢化反应:不饱和程度较高,熔点较低的液态油通过催化加氢转变成半固态脂肪的过程。
2.油脂的氢化反应的用途:由此制得的油脂叫做人造脂肪,通常又称为硬化油。硬化油不易被空气氧化变质,便于储存和运输,可作为制造肥皂、人造奶油的原料。
【知识扩展】根据所学知识,脂肪、油、矿物油三者如何区分呢?
【总结】
任务三、油脂的用途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79 ,总结油脂的用途?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评价、补充
总结:
1.提供并储存热能
2.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
3.溶解维生素,增加饱腹感,保护内脏器官
4.细胞膜、神经和脑组织的成分
【典型例题】
已知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 ml X分别与足量的Na、NaOH溶液、NaHCO3溶液反应,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l、4 ml、1 ml
B.X在一定条件下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D.X的化学式为C10H10O6
【答案要点】C
例2.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 1ml 羧酸和 2ml 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 .C14H18O5 B.C14H16O4 C .C16H22O5 D.C16H20O5
【答案要点】A
例3.植物油和石蜡油虽然都称为“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植物油属于纯净物,石蜡油属于混合物
B.植物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
C.植物油属于有机化合物,石蜡油属于无机物
D.植物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石蜡油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答案要点】B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老师讲解,学生认真听讲。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学生代表回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学生代表回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循序渐进的推进课程,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作相应调整。
通过观看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典型例题检测并巩固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课堂总结
板书
设计
3.4.2酯 油脂
酯
组成与结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油脂
组成与结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
(2)油脂的氢化
教学
反思
学生在高一时已经学习了酯、油脂等相关知识,本节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考虑到油脂属于酯类,在设计时将油脂与酯的学习进行了合并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
本节充分挖掘生活、生产情境,结合问题驱动教学,如肥皂制备原料、由酯基水解反应速率与条件关系的探究得出工业上肥皂的制备条件、真丝服装不能用碱性洗涤剂洗涤等,让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释活中问题,了解油脂、酰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本节的重点为酯基的水解反应,为了探究乙酸乙酯水解速率与反应条件的关系,设计利用手持技术进行数字化实验。改进后实验具有反馈快速、结果呈现直观等优点,弥补了传统实验的不足。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控制条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节 醛酮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a href="/hx/tb_c400247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醛酮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要求,学生活动1,学生活动2,学生活动3,知识扩展,学生活动,典型例题,答案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节 芳香烃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a href="/hx/tb_c400246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芳香烃获奖教案</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要求,学生活动1,学生活动2,学生活动3,典型例题,答案要点,学生活动4,学生活动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烯烃 炔烃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3<a href="/hx/tb_c400246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烯烃 炔烃获奖教学设计</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要求,学生活动,典型例题,答案要点,学生活动1,知识扩展,学生活动2,学生活动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