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014759/0-17004789616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014759/0-17004789617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014759/0-1700478961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共15页。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观察蜗牛(1)蜗牛的外形特征: = 1 \* GB3 ①体外有螺旋状外壳,内有柔软的身体,外壳具有保护作用。 = 2 \* GB3 ②头部:触角:两对,前短后长。具有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的功能。眼:着生于触角的前端。口:口里有鄂片和齿舌,主食植物的根、叶和叶芽。 = 3 \* GB3 ③腹部:具有扁平的腹足,肌肉发达,是运动器官。有腺体能分泌黏液,所以蜗牛经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黏液可以减小摩擦、留下信息等。)(2)蜗牛的生活习性:陆生,有夏眠和冬眠的生活习性,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夜间活动。对农作物有危害作用,是农业害虫。(3)现在人工饲养的白玉蜗牛可以食用。(4)领悟:通过观察蜗牛的活动,一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观察次序。二能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总是和生活环境相适应。三能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知识点二: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1、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是前者具有严整的结构,有应激性(对刺激具有反应)、有生长、繁殖、变异现象、需要营养、需要排泄,能适应和影响环境。说明: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是生物具有生命,能进行新陈代谢。 具体可以通过下表展示:知识点三:细胞发现和细胞学说(1)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实际上是死亡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也即木栓的细胞壁结构)。(2)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知识点四: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比较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比较:细胞壁:纤维素构成,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细胞和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质: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2、说明:我们把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称为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五: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显微镜的结构:(对照下图加以复习,其中镜柱在我们课本没有提到,课本上加了一个倾斜关节)(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 1 \* GB3 ①安放; = 2 \* GB3 ②对光;(说明: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 3 \* GB3 ③放片、调焦距 = 4 \* GB3 ④观察;(说明:左眼对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若要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只需转动细准焦螺旋,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是倒像(上下左右都相反)。2. 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①取载玻片滴一滴清水。②用解剖刀在洋葱表皮上切一块边长为1厘米左右的小方块。③用镊子撕下表皮后,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展平。④用镊子取盖玻片,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清水,小心气泡产生,然后慢慢放平。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1到2滴红墨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染色。(2)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制作:①取载玻片滴一滴生理盐水。②用清水漱口后,用牙签轻刮口腔内壁。③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轻轻涂几下。④用镊子取盖玻片,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清水,小心气泡产生,然后慢慢放平。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1滴亚甲基蓝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染色。(3)分别把制作好的装片放显微镜下观察,画出对应的细胞结构图。1、组织思考:植物往往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胞构成,那么这些细胞的形态是否完全相同呢?叶的结构思考:观察叶片的横切面,你有哪些发现呢?① 构成叶的细胞是不同的 ② 细胞是以一定的规律分布的思考:不同的植物细胞是怎样来的呢?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来的组织:一个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和生长后,除少数细胞继续分裂外,其余大部分细胞则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2、植物的组织1.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功能输导组织:能输送物质(水分,无机盐,有机物)营养组织:能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机械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 植物的输导组织 植物的机械组织2. 分析叶片中的组织 保护组织:叶的表皮(表皮细胞)营养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输导组织:在叶脉处,能输送水分,无机盐,营养物质等3. 小结:叶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1)各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2)不同的组合方式行使着不同的功能(如叶有光和作用的功能)(3)同一组织内部的细胞形态和功能是基本一致的2、动物的组织思考:上面看了植物的组织,那么动物的组织有哪些呢?1.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组成功能:主要保护功能,有些还具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分布:皮肤,内脏器官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2. 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体内分布广、形态多样的组织功能: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分布:血液,软骨,肌腱3.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能进行收缩和舒张功能:能产生运动分布:人体的四肢、躯体。体内的心脏、胃、肠等器官内都有肌肉组织分类:心肌(心脏特有的肌肉) 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 平滑肌(分布在胃壁,肠壁处)4.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功能: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分布:脑、脊髓和神经中3、器官和系统1. 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人体内与摄食和消化有关的器官: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思考: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疼、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哪些组织?皮肤是哪种结构层次呢?(上皮、结缔、神经、肌肉组织。皮肤是一种器官。)2. 系统:功能相近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这样构成的器官总和,叫做系统。人体内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人体是一个整体,任一活动均由各器官、系统协调参与完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课堂总结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的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动物的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人体摄食和消化有关的器官: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人体内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常见的动物【知识点1】动物的分类1、分类必须是依据生物一定的特征进行。(1)根据是水生还是陆生,将动物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2)根据有没有羽毛,将动物分为有羽毛的动物和没有羽毛的动物。(3)根据食性不同,将动物分为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4)根据是否会飞,将动物分为会飞的动物和不会飞的动物。2、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万种。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或脊柱),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知识点2】脊椎动物(约4.7万种)1、脊椎动物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五大类,分别有以下特征:(1)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外受精,卵生。如鲫鱼、金鱼、泥鳅、黄鳝等(2)两栖类: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可以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体外受精,卵生。如大鲵(娃娃鱼)、蟾蜍、青蛙等。(3)爬行类: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硬甲,用肺呼吸,卵生,变温动物。如龟、鳄鱼、蛇等。说明:爬行类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的开始。(4)鸟类: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骨骼中空,有利于飞行生活,卵生,体温恒定。如鸡、鸭、孔雀等。(5)哺乳类:体外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如蝙蝠、鲸等。说明:哺乳类是最高等、功能最完善、分布最广的动物。2、列表对比五大脊椎动物的区别:【知识点3】无脊椎动物(约120万种) 1、无脊椎动物可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和节肢动物八大类,分别有以下特征:(1)原生动物:由单细胞构成,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如草履虫、变形虫等。是最低等的动物。(2)腔肠动物:消化道只有一个开口,身体辐射对称。如水母、水螅、海蜇等。(3)扁形动物:消化道只有一个开口,身体背腹扁平。如涡虫、血吸虫等。(4)线形动物:身体线形,不分节。如蠕虫、蛔虫、蛲虫等。(5)环节动物:身体圆长,由体节构成。如蚯蚓、水蛭等。(6)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如蜗牛、河蚌、乌贼等。(7)棘皮动物:体表有棘皮。如海星、海参、海胆等。(8)节肢动物:身体分节,足和触角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说明:节肢动物的种类最多,数量也最多。它的外骨骼不能随虫体生长而生长,所以有“蜕皮现象”。2、昆虫类(1)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类群,约有100万种之多。(2)主要特征: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口器和眼,胸部长有两对翅,三对足。身体、足、触角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3)益虫和害虫:益虫:对人类有益的昆虫。如螳螂、蜻蜓、蜜蜂等。害虫: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的昆虫。如蝗虫、苍蝇、蚊子、蟑螂等。常见的植物【知识点1】种子植物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一般用种子繁殖。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1)被子植物:也叫绿色开花植物,它们形态各异,花果繁盛,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最高等的植物。特征: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组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举例:郁金香、青菜、玉兰、樟、睡莲、大豆、桃、李等。 (2)裸子植物:大多数种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特征: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组成:根、茎、叶、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举例:马尾松、黑松、水杉、银杏、苏铁、侧柏等。 (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根本区别: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组成差异:花和果实的有无。【知识点2】没有种子的植物1、这类植物没有种子,但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所以也叫孢子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三类。(1)蕨类植物:生活在潮湿环境,一般有羽状复叶、有根、茎、叶分化,用孢子繁殖。如胎生狗脊蕨等。 (2)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环境,有茎、叶分化,没有真正的根,用孢子繁殖。如地钱、葫芦藓等。 (3)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或潮湿处,无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细胞分裂或者用孢子繁殖。如衣藻、紫菜、海带等。 2、说明:有些水生被子植物的名称中有“藻”字,但却不属于藻类。如金鱼藻等。因为它们有根、茎、叶分化,能开花,种子有果皮包被,所以属于被子植物。【知识点3】植物分类1、植物分类特征及区别:2、分类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说明:界是生物分类的最高等级;种是生物分类的最低等级,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占据一定的地域空间,有时有变种。分类等级越低,生物间的共同点就越多,差异就越小,亲缘关系越近。品种是人工栽培选育的,需要人工手段保存。 如苹果是一个物种,但按照苹果的口味可以分为“红富士”、“国光”等品种。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单细胞生物:1、衣藻与洋葱表皮细胞的相同和不同处:红色的眼点:能敏感地感知光线的强弱。两根鞭毛:能自由摆动,使衣藻能再水中游动。依靠眼点的感光,鞭毛的游动,可以到有光照及其他适应的环境进行光合作用 2、草履虫形状:像倒转的草鞋; 区别前后端:钝圆的一端是前端。草履虫的结构及作用:(先学生猜测)纤毛:进行运动 口沟:进食通道,在身体前端1/3处一侧,有纤毛食物泡:食物进入口沟后形成,进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伸缩泡:排除水和含氮的废物,两伸缩泡是交替收缩舒张的大核:与营养代谢有关 小核:与生殖、遗传有关草履虫的生活习性:捕食:纤毛把食物送入口沟消化:食物 口沟 口沟末端 食物泡内消化 运动:利用纤毛、身体旋转运动呼吸:表膜 排泄:表膜和胞肛 应激性总结:单细胞生物一般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生活水中。1、常见的动物脊椎动物鱼类(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两栖类(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尾游泳;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卵生,体温不恒定。爬行类(蛇):皮肤表面有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陆生生活,体温不恒定。鸟类(鸽子):有喙无齿,身体表面有羽毛,卵生,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哺乳类(兔子): 全身被毛,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功能完善,胎生,哺乳。无脊椎动物扁形动物(涡虫) 一个开口,身体扁平腔肠动物(水母) 身体辐射对称,一个开口线形动物(蛔虫) 身体线形,不分节节肢动物(蝗虫) 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棘皮动物(海星) 体具棘皮环节动物(蚯蚓) 身体有许多体节软体动物(蜗牛) 身体柔软,大多数有贝壳动物的分类2、常见的植物胚珠有子房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这样的植物叫做被子植物。胚珠没有子房包被,种子没有果皮包被,这样的植物叫做裸子植物生物非生物对刺激能否反应能否能否生长能否能否生殖和发育能否能否遗传和变异能否能否进行新陈代谢能否是否需要营养是否动物植物细胞壁无有细胞膜有有细胞质有有细胞核有有叶绿体无有液泡无有脊椎动物生活环境体温恒定呼吸器官何处受精卵(胎)生常见动物鱼类水中不恒定腮水中卵生鲤鱼、带鱼两栖类幼年:水成年:水陆不恒定幼年:腮成年:肺兼用皮肤水中卵生青蛙、娃娃鱼、牛蛙爬行类陆地不恒定肺体内卵生蛇、鳄鱼鸟类陆地恒定肺体内卵生鸡、白鸽哺乳类陆地或水中恒定肺体内胎生家兔、鲸鱼相同不同有细胞膜、质、核、壁、液泡是相对独立的生物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结构,鞭毛、眼点、叶绿体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举例绿色开花植物都是被子植物(花生、苹果)种子裸露(松,杉)不同点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相同点 1、都有根、茎、叶、种子2、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生活在陆地上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观察蜗牛(1)蜗牛的外形特征: = 1 \* GB3 ①体外有螺旋状外壳,内有柔软的身体,外壳具有保护作用。 = 2 \* GB3 ②头部:触角:两对,前短后长。具有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的功能。眼:着生于触角的前端。口:口里有鄂片和齿舌,主食植物的根、叶和叶芽。 = 3 \* GB3 ③腹部:具有扁平的腹足,肌肉发达,是运动器官。有腺体能分泌黏液,所以蜗牛经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黏液可以减小摩擦、留下信息等。)(2)蜗牛的生活习性:陆生,有夏眠和冬眠的生活习性,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夜间活动。对农作物有危害作用,是农业害虫。(3)现在人工饲养的白玉蜗牛可以食用。(4)领悟:通过观察蜗牛的活动,一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观察次序。二能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总是和生活环境相适应。三能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知识点二: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1、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是前者具有严整的结构,有应激性(对刺激具有反应)、有生长、繁殖、变异现象、需要营养、需要排泄,能适应和影响环境。说明: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是生物具有生命,能进行新陈代谢。 具体可以通过下表展示:知识点三:细胞发现和细胞学说(1)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实际上是死亡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也即木栓的细胞壁结构)。(2)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知识点四: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比较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比较:细胞壁:纤维素构成,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细胞和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质: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2、说明:我们把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称为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五: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显微镜的结构:(对照下图加以复习,其中镜柱在我们课本没有提到,课本上加了一个倾斜关节)(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 1 \* GB3 ①安放; = 2 \* GB3 ②对光;(说明: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 3 \* GB3 ③放片、调焦距 = 4 \* GB3 ④观察;(说明:左眼对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若要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只需转动细准焦螺旋,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是倒像(上下左右都相反)。2. 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①取载玻片滴一滴清水。②用解剖刀在洋葱表皮上切一块边长为1厘米左右的小方块。③用镊子撕下表皮后,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展平。④用镊子取盖玻片,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清水,小心气泡产生,然后慢慢放平。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1到2滴红墨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染色。(2)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制作:①取载玻片滴一滴生理盐水。②用清水漱口后,用牙签轻刮口腔内壁。③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轻轻涂几下。④用镊子取盖玻片,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清水,小心气泡产生,然后慢慢放平。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1滴亚甲基蓝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染色。(3)分别把制作好的装片放显微镜下观察,画出对应的细胞结构图。1、组织思考:植物往往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胞构成,那么这些细胞的形态是否完全相同呢?叶的结构思考:观察叶片的横切面,你有哪些发现呢?① 构成叶的细胞是不同的 ② 细胞是以一定的规律分布的思考:不同的植物细胞是怎样来的呢?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来的组织:一个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和生长后,除少数细胞继续分裂外,其余大部分细胞则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2、植物的组织1.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功能输导组织:能输送物质(水分,无机盐,有机物)营养组织:能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机械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 植物的输导组织 植物的机械组织2. 分析叶片中的组织 保护组织:叶的表皮(表皮细胞)营养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输导组织:在叶脉处,能输送水分,无机盐,营养物质等3. 小结:叶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1)各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2)不同的组合方式行使着不同的功能(如叶有光和作用的功能)(3)同一组织内部的细胞形态和功能是基本一致的2、动物的组织思考:上面看了植物的组织,那么动物的组织有哪些呢?1.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组成功能:主要保护功能,有些还具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分布:皮肤,内脏器官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2. 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体内分布广、形态多样的组织功能: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分布:血液,软骨,肌腱3.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能进行收缩和舒张功能:能产生运动分布:人体的四肢、躯体。体内的心脏、胃、肠等器官内都有肌肉组织分类:心肌(心脏特有的肌肉) 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 平滑肌(分布在胃壁,肠壁处)4.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功能: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分布:脑、脊髓和神经中3、器官和系统1. 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人体内与摄食和消化有关的器官: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思考: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疼、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哪些组织?皮肤是哪种结构层次呢?(上皮、结缔、神经、肌肉组织。皮肤是一种器官。)2. 系统:功能相近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这样构成的器官总和,叫做系统。人体内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人体是一个整体,任一活动均由各器官、系统协调参与完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课堂总结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的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动物的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人体摄食和消化有关的器官: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人体内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常见的动物【知识点1】动物的分类1、分类必须是依据生物一定的特征进行。(1)根据是水生还是陆生,将动物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2)根据有没有羽毛,将动物分为有羽毛的动物和没有羽毛的动物。(3)根据食性不同,将动物分为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4)根据是否会飞,将动物分为会飞的动物和不会飞的动物。2、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万种。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或脊柱),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知识点2】脊椎动物(约4.7万种)1、脊椎动物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五大类,分别有以下特征:(1)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外受精,卵生。如鲫鱼、金鱼、泥鳅、黄鳝等(2)两栖类: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可以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体外受精,卵生。如大鲵(娃娃鱼)、蟾蜍、青蛙等。(3)爬行类: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硬甲,用肺呼吸,卵生,变温动物。如龟、鳄鱼、蛇等。说明:爬行类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的开始。(4)鸟类: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骨骼中空,有利于飞行生活,卵生,体温恒定。如鸡、鸭、孔雀等。(5)哺乳类:体外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如蝙蝠、鲸等。说明:哺乳类是最高等、功能最完善、分布最广的动物。2、列表对比五大脊椎动物的区别:【知识点3】无脊椎动物(约120万种) 1、无脊椎动物可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和节肢动物八大类,分别有以下特征:(1)原生动物:由单细胞构成,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如草履虫、变形虫等。是最低等的动物。(2)腔肠动物:消化道只有一个开口,身体辐射对称。如水母、水螅、海蜇等。(3)扁形动物:消化道只有一个开口,身体背腹扁平。如涡虫、血吸虫等。(4)线形动物:身体线形,不分节。如蠕虫、蛔虫、蛲虫等。(5)环节动物:身体圆长,由体节构成。如蚯蚓、水蛭等。(6)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如蜗牛、河蚌、乌贼等。(7)棘皮动物:体表有棘皮。如海星、海参、海胆等。(8)节肢动物:身体分节,足和触角也分节,体表有外骨骼。说明:节肢动物的种类最多,数量也最多。它的外骨骼不能随虫体生长而生长,所以有“蜕皮现象”。2、昆虫类(1)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类群,约有100万种之多。(2)主要特征: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口器和眼,胸部长有两对翅,三对足。身体、足、触角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3)益虫和害虫:益虫:对人类有益的昆虫。如螳螂、蜻蜓、蜜蜂等。害虫: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的昆虫。如蝗虫、苍蝇、蚊子、蟑螂等。常见的植物【知识点1】种子植物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一般用种子繁殖。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1)被子植物:也叫绿色开花植物,它们形态各异,花果繁盛,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最高等的植物。特征: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组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举例:郁金香、青菜、玉兰、樟、睡莲、大豆、桃、李等。 (2)裸子植物:大多数种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特征: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组成:根、茎、叶、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举例:马尾松、黑松、水杉、银杏、苏铁、侧柏等。 (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根本区别: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组成差异:花和果实的有无。【知识点2】没有种子的植物1、这类植物没有种子,但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所以也叫孢子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三类。(1)蕨类植物:生活在潮湿环境,一般有羽状复叶、有根、茎、叶分化,用孢子繁殖。如胎生狗脊蕨等。 (2)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环境,有茎、叶分化,没有真正的根,用孢子繁殖。如地钱、葫芦藓等。 (3)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或潮湿处,无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细胞分裂或者用孢子繁殖。如衣藻、紫菜、海带等。 2、说明:有些水生被子植物的名称中有“藻”字,但却不属于藻类。如金鱼藻等。因为它们有根、茎、叶分化,能开花,种子有果皮包被,所以属于被子植物。【知识点3】植物分类1、植物分类特征及区别:2、分类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说明:界是生物分类的最高等级;种是生物分类的最低等级,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占据一定的地域空间,有时有变种。分类等级越低,生物间的共同点就越多,差异就越小,亲缘关系越近。品种是人工栽培选育的,需要人工手段保存。 如苹果是一个物种,但按照苹果的口味可以分为“红富士”、“国光”等品种。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单细胞生物:1、衣藻与洋葱表皮细胞的相同和不同处:红色的眼点:能敏感地感知光线的强弱。两根鞭毛:能自由摆动,使衣藻能再水中游动。依靠眼点的感光,鞭毛的游动,可以到有光照及其他适应的环境进行光合作用 2、草履虫形状:像倒转的草鞋; 区别前后端:钝圆的一端是前端。草履虫的结构及作用:(先学生猜测)纤毛:进行运动 口沟:进食通道,在身体前端1/3处一侧,有纤毛食物泡:食物进入口沟后形成,进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伸缩泡:排除水和含氮的废物,两伸缩泡是交替收缩舒张的大核:与营养代谢有关 小核:与生殖、遗传有关草履虫的生活习性:捕食:纤毛把食物送入口沟消化:食物 口沟 口沟末端 食物泡内消化 运动:利用纤毛、身体旋转运动呼吸:表膜 排泄:表膜和胞肛 应激性总结:单细胞生物一般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生活水中。1、常见的动物脊椎动物鱼类(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两栖类(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尾游泳;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卵生,体温不恒定。爬行类(蛇):皮肤表面有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陆生生活,体温不恒定。鸟类(鸽子):有喙无齿,身体表面有羽毛,卵生,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哺乳类(兔子): 全身被毛,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功能完善,胎生,哺乳。无脊椎动物扁形动物(涡虫) 一个开口,身体扁平腔肠动物(水母) 身体辐射对称,一个开口线形动物(蛔虫) 身体线形,不分节节肢动物(蝗虫) 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棘皮动物(海星) 体具棘皮环节动物(蚯蚓) 身体有许多体节软体动物(蜗牛) 身体柔软,大多数有贝壳动物的分类2、常见的植物胚珠有子房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这样的植物叫做被子植物。胚珠没有子房包被,种子没有果皮包被,这样的植物叫做裸子植物生物非生物对刺激能否反应能否能否生长能否能否生殖和发育能否能否遗传和变异能否能否进行新陈代谢能否是否需要营养是否动物植物细胞壁无有细胞膜有有细胞质有有细胞核有有叶绿体无有液泡无有脊椎动物生活环境体温恒定呼吸器官何处受精卵(胎)生常见动物鱼类水中不恒定腮水中卵生鲤鱼、带鱼两栖类幼年:水成年:水陆不恒定幼年:腮成年:肺兼用皮肤水中卵生青蛙、娃娃鱼、牛蛙爬行类陆地不恒定肺体内卵生蛇、鳄鱼鸟类陆地恒定肺体内卵生鸡、白鸽哺乳类陆地或水中恒定肺体内胎生家兔、鲸鱼相同不同有细胞膜、质、核、壁、液泡是相对独立的生物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结构,鞭毛、眼点、叶绿体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举例绿色开花植物都是被子植物(花生、苹果)种子裸露(松,杉)不同点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相同点 1、都有根、茎、叶、种子2、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生活在陆地上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