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专题强化练含答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测某次滑坡事件最可能发生在,图示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据图判断,T4阶地砾石层形成的过程中( )
A.河流不断侵蚀
B.风力不断堆积
C.地壳相对稳定
D.地壳强烈挤压
2.推测某次滑坡事件最可能发生在( )
A.T1之后 B.T3之后
C.T4之后 D.T5之后
3.滑坡发生后,河流下切速率一度减缓的原因可能是( )
A.侵蚀基面下降 B.上游落差减小
C.全球气候暖湿 D.河流水量增大
(经典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图示地区( )
A.③处是背斜山
B.岩层中可能存在化石
C.②处适合修建水库
D.①处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5.如果图中①河段、②河段为同一条河流,结合其沉积物等图上信息可判断( )
A.①河段自西向东流
B.②河段自东向西流
C.该河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
D.该河从图中③山岭西侧绕过
(2024江西百校联盟联考)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图中②③④⑤岩层,形成年代最早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7.判断此地经历的大规模沉积—侵蚀的次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C 阶地上的堆积物是由流水堆积作用产生的,流水堆积作用明显,说明此时地壳相对稳定。
2.D 阶地越高,形成时期越早。图中T5阶地的基座为基岩,说明此时尚未发生滑坡而形成大规模堰塞体;而T4—T1阶地的基座均为堰塞状沉积物,表明它们都形成于滑坡之后。故滑坡事件应发生在T5之后、T4之前。
3.B 滑坡形成的堰塞体堵塞河流,使得堰塞体上游河段落差减小,会抑制河流下切;侵蚀基准面下降和河流水量增大,会加快河流下切速率;气候变得暖湿,也会增加河流水量,从而加快河流下切速率。
4.B 据图可知,③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该处为向斜山,A错误;图示地区岩层具有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可能存在化石,B正确;②处是断层,不适合修建水库,C错误;①处岩层向上弯曲,是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不利于储水,D错误。
5.C 图中河流沉积物在①河段位于南侧,说明南侧为堆积岸,根据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的特征,可判断①河段河流自东向西流;同理可判断②河段河流自西向东流。因①河段、②河段为同一条河流,且②河段海拔高于①河段,所以该河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故C正确。
6.C 岩层⑤穿透了岩层②,形成时期晚于岩层②;岩层②为岩浆岩④和变质岩③的上覆岩层,形成晚于岩层③和岩层④;岩层③是岩浆侵入时伴生的变质岩,形成晚于岩浆岩④。故形成年代最早的是④。
7.B ③④两岩层形成之前,此地经历了长时间的沉积作用,后来岩层④侵入,且岩层④顶部有明显的侵蚀痕迹,说明此地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沉积与侵蚀过程;而后受侵蚀的岩层④上方又沉积了包含①⑥岩层在内的诸多沉积岩层,且这些沉积岩层的顶部也都有明显的侵蚀痕迹,说明此地又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沉积与侵蚀过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同步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中,岩石缝隙中充满了水,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时训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冰岛火山众多的原因是,下列与冰岛所处边界类型一致的是,下列由板块挤压形成的地貌有,形成该地质构造的内力作用是,有关褶皱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专题强化练+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文件包含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doc、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专题强化练1含答案doc、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专题强化练2含答案doc、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专题强化练3含答案doc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