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优质第2课时导学案
展开第二单元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二课时
区域认知:结合不同地区地表形态来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
综合思维:结合实例,说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
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地理实践力:通过给出多种地理景观图和地理实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各种地理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表分析归纳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建立内力和外力辨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以及相应的地貌。(重点)
2.理解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重点)
3.理解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和解释成因。(难
点)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化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化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________变化、水、大气及_______的影响下______发生的破坏作用。
(2)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1)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地表大多数地区受到________作用的塑造。
(2)水蚀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流流速与流水外力作用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流流速与携带泥沙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冲积扇:河流出山口处,由于地形___________,水流速度_____________,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
3、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蚀作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风日多,风力作用强。风力对地表岩土的破坏。
(2)类型: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3)风沙作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蚀柱:风和风沙流对土壤表面物质及基岩进行的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岩石软硬性质不一,_____________的岩石易遭受风力侵蚀,岩性较硬的留下形成风蚀柱。
【合作探究】P38,图2-40。
(1)风化作用与气候有什么关系?
(2)哪些地区物理风化比较强烈?
(3)哪些地区化学风化比较强烈?
【合作探究】P38。
风化壳的厚度与哪些条件有关?哪些地区风化壳比较厚?为什么?
【合作探究】P41,图2-44,2-45。
(1)从水蚀作用角度解释河流水系的演变。
(2)旋峰峪附近的河谷非常宽浅,径流量小,却充填着大量的河流冲积沙砾石及亚沙土。试对这一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3)袭夺现象发生后,恶沟的径流量及地貌会发生什么变化?
【合作探究】P42
三角洲形成的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
【合作探究】P43
(1)黄土的物质组成和分布特征反映了黄土的成因。列举黄土是风成的证据。
(2)推测黄土墚、黄土峁的形成过程。
(3)根据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措施。
【合作探究】P43,图2-46。
(1)该地区地质历史上至少发生过几次地震?判断这几次地震发生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2)该地区的地面上,难以找到古地震留下的痕迹。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结合所学知识,议一议,该地区大致经历了怎样的地质演化过程?
【合作探究】P44,图2-47。
(1)在洪水期,为什么都江堰能保证灌区不受洪水威胁?在枯水期,又如何保有足够的水量进入灌区?
(2)为什么都江堰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泥沙通过宝瓶口进入灌区。
(3)为什么都江堰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泥沙通过宝瓶口进入灌区。
【合作探究】P44,图2-48。
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上述地质景观的特点及成因。
【合作探究】P31,图2-26。
(1)是什么原因使得“女王”的颈部在短时间内发生如此的变化?
(2)目前,“女王头”面临着“断颈危机”。到底是通过人为手段保存,还是让它自然逝去,一直存在着争议。对此,说说你的看法。
一、选择题:
1.下列地形区,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 ( )
A.东非大裂谷 B.冲积扇 C.秦岭 D.阿尔卑斯山
2.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质作用是 (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其外力作用主要有 (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搬运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4.长城西段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原因是 (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化和风蚀 D.海浪的侵蚀
5.埃及大金字塔高度从建成时期的146.5米降至136.5米,其高度变化的原因是 ( )
A.遭受尼罗河洪水的冲刷作用 B.遭受风沙的侵蚀作用
C.遭受人为的破坏作用 D.遭受强烈的地震作用
6.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7.读“地貌示意图”,回答:
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由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由于风力侵蚀作
用形成的是 ;由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1.B 2.D 3.B 4.C 5.B 6. C
7.D A C B
地理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第2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活动探究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第1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第1课时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拓展,活动探究1,活动探究2,活动探究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天气系统优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天气系统优质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锋面系统和天气,低气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