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同步测试题
展开1.图中序号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可能形成“石蛋”地貌的岩石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经典题)(2023江苏宿迁重点高中联考)北京时间2019年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安徽九华山地质公园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九华山主体为花岗岩山岳型地貌,其南缘为石灰岩地貌。下图为九华山景观图(图1)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读图,回答下题。
3.九华山主体的岩石类型对应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4.(教材习题改编)(2024湖南岳阳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距今十几亿年,现在的昆仑山脉北部边缘位置是一片浅海地带,海底沉积大量的碳酸盐岩,其中含有镁质的白云岩,就成了和田玉形成的基础材料。玉龙喀什河盛产和田玉,该玉形成于地下高温高压环境,按其产出环境可分为山料、山流水料、籽料和戈壁料。其中,山流水料是经自然风化、泥石流或雨水冲刷后形成的,颗粒较籽料更大。图1为玉龙喀什河周边区域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类型的岩石。
(1)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处和田玉的类型。(4分)
(2)从形成条件和分布位置角度,说明甲、丁岩石的差异。(4分)
(3)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角度,简述和田玉山料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8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C 图中甲只能指向乙,乙、丁、戊都可以指向甲,符合“三进一出”的特征,故甲为岩浆;乙由甲转变而成,对应岩浆岩,丙和喷出岩都属于岩浆岩,可知丙为侵入岩;喷出岩可以转变为戊,且戊形成于高温高压环境,可知戊为变质岩;则丁为沉积岩,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可进一步推知③为外力作用。
2.C 由材料知,形成“石蛋”地貌的岩石为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图中丙为侵入岩。
3.B 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判断,图2中丙为沉积岩,甲为沉积物,乙为岩浆岩,丁为岩浆,戊为变质岩。九华山主体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B正确。
4.答案 (1)①处位于河流上游山区,其和田玉为山流水料;②处位于戈壁,其和田玉为戈壁料;③处位于河流下游,其和田玉为籽料;④处位于山区,其和田玉为山料。
(2)甲为侵入岩,是岩浆沿裂隙侵入岩层中冷却凝固而成的,一般分布在地下较深处;丁为喷出岩,是岩浆沿断裂带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而成的,分布于地表。
(3)海洋矿物沉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岩浆侵入,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变质岩;随地壳抬升;受外力风化、侵蚀作用,上覆岩石被剥蚀,和田玉出露。
解析 (1)读图可知,该地南部为山地,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④处位于山区且没有受到河流的影响,其和田玉应为山料;①处位于河流上游沟谷,和田玉会受到自然风化、泥石流或雨水冲刷,其和田玉为山流水料;③处位于河流下游,其和田玉应经历了更长时间的河水搬运和磨蚀,颗粒会变小,应为籽料;②处位于戈壁,其和田玉应为戈壁料。
(2)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读图2可知,甲形成位置较低,应为侵入岩;丁形成于地表,应为喷出岩。
(3)①文字信息提取整合
A.第一个时期
②调用地理原理推导
A.山料的物质变化过程
含有镁质的白云岩—玉石—山料
B.环境变化过程
浅海地带海底—高温高压—山区地表(山料产出,说明其出露地表)
C.推导过程
a.突破物质转变节点
b.总结物质演变路径
物质转变节点
调用原理
具体成因分析
白云岩的形成
沉积岩的形成原理
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形成白云岩
玉石的形成
变质岩的形成原理
高温高压(说明接触岩浆,并受到岩浆作用影响)环境下,白云岩变质
山料产出
地下岩石出露原理
变质岩应位于地下较深处,山料产出于山区,说明此处曾发生过地壳抬升运动;玉石为变质岩,其上应覆盖其他岩石,山料产出,说明玉石上部覆盖岩石被剥蚀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同步测试题,共7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一课一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不属于a的是,序号①~④中代表岩浆岩的是,序号③代表的岩石类型中常见的有,组成浮石的矿物直接来自,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浮石按成因属下图中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