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1.(2024广东中山期末)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以下操 作错误的是 (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石灰石C.加入稀盐酸 D.检验是否集满
解析 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 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缓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慢慢滑落至 试管底部。
2.(2023山西大同云冈月考)下列实验中,能证明二氧化碳与 水发生反应的是 ( ) A B C D
解析 A项,未设置对照实验,可能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 红的;B项,塑料瓶变瘪,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C项,1 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球无明显变化;D项,干燥 的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能证明二氧化碳与 水发生了反应。
3.(创新装置)(2023安徽合肥庐江三模)如图所示,a、c为喷水 的紫色石蕊试纸,b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b处先变红,a、c处后变红B.a处先变红,b处不变红C.此实验无法证明CO2能与水反应D.根据塑料瓶内现象与烧杯内现象都能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b处不变红;二氧化碳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c处先变 红,a处后变红。b处不变红,a、c处变红,这些现象证明二氧化 碳能与水反应;c处先变红,a处后变红,烧杯中蜡烛自下而上 依次熄灭均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4.(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4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期中)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A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
B.取A处变红后的溶液加热,又会变回紫色C.B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C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 A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 变红色。
5.(创新装置)(2024福建南安期中)为验证CO2的性质,学习小 组设计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将两注射器中的液体依次平缓 注入充满二氧化碳的烧瓶(容积250 mL)中,并关闭活塞,同时 振荡两个烧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装置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乙中,玻璃管a的作用是平衡气压D.振荡烧瓶后,装置乙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解析 有气体参加反应,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烧 瓶中平缓注入液体时,烧瓶内的压强增大,二氧化碳会进入装 置乙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乙中的玻璃管a与大气相 通,作用是平衡气压;振荡烧瓶后,二氧化碳与水充分接触,烧 瓶内压强减小,装置乙中的导管液面上升。
6.(2024北京门头沟期末)用下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研究其 性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3)实验2的操作是:加完石蕊溶液,拧紧瓶塞振荡,观察到的现 象为 。
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软塑料瓶变瘪,紫色石蕊变红
解析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软塑料瓶中压强变小,故可观 察到软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 石蕊溶液变红。
7.(新独家原创)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并验证二 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A、B装置都可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A 装置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 。(2)把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通入C装置中,实验现象为 ,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3)连接D、F装置可收集一定体积的CO2并测量生成的CO2 体积,导管口 (填“a”或“b”)应与c相连接,图中植物油 的作用是 。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4)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请将E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解析 (1)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 体的滴加速率和滴加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2)二氧化碳与 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 色石蕊变红,所以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干燥的紫色石蕊 试纸不变色。(3)气体从导管口a进入,水从导管口b排出,所以 导管口b应与c相连接,排出的水的体积即为收集到的CO2的 体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影响实验结果,D装置 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4)二 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应从长管通入,空气从短管排出。
8.(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江苏淮安安东学校月考) 同学们设计微型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你参与探究 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是否与水反应?【探究思路】(1)判断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 。(2)二氧化碳溶于水无明显现象, (填“能”或“不 能”)用直接观察的方法判断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3)探究物质间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 质差异。【设计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a处的液体药品是 ,b处的
固体药品是 。(2)实验中,d处的实验现象是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前,应在c处放置 (填序号)与d处湿润的紫色石蕊棉球形成对比。A.水 B.干燥的紫色石蕊棉球C.澄清石灰水(3)烧杯中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 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湿润的紫色石蕊棉球变红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检测,实验步骤,图6-S-1,自下而上,支持燃烧,CO2↑+H2O,图6-S-2,图6-S-3,图6-S-4,图6-S-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文ppt课件,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入,能随时添加液体药品,能控制反应速率,课堂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习题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气密性,石灰石或大理石,铁架台,向上排空气,木条熄灭,用燃着的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由下至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