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化学反应的方向 同步训练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85814/0-17211751995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化学反应的方向 同步训练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85814/0-172117519960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化学反应的方向 同步训练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85814/0-17211751997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后复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反应CaCO3=CaO +CO2↑为非自发反应,要使此反应能发生,采取的措施( )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减少CO2D.增加CO2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B.冰融化为水的过程中:,
C. ,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无关
D.硝酸铵溶于水可自发进行,因为该过程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两份质量相等的氢气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少
B.甲烷的燃烧热为,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已知,则稀溶液和稀溶液的反应热
D.室温下冰自动融化成水,这是熵增的过程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可以被人类利用,而吸热反应无利用价值
B.当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时候,反应可能放热也可能吸热
C.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D.同种物质在气态时熵值最大,固体时最小
5.已知反应: ,则此反应
A.任何条件下都可自发进行B.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自发进行
C.高温下可自发进行D.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6.通过以下两步反应可实现NH4Cl分解产物的分离。
NH4Cl(s)+MgO(s)NH3(g)+Mg(OH)Cl(s) ΔH=+61.34 kJ·ml -1
Mg(OH)Cl(s) HCl(g)+MgO(s) ΔH=+97.50 kJ·ml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NH4Cl(s)=NH3(g)+HCl(g)的ΔH=+158.84 kJ·ml -1
B.两步反应的ΔS均大于0
C.MgO是NH4Cl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D.5.35 g NH4Cl完全分解理论上可获得标准状况下的HCl约2.24 L
7.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吸热反应
B.△H3=△H1+△H2
C.反应③是一个熵增的反应
D.数据表明:V2O5(s)的能量比V2O4(s)低,更稳定
8.冰融化的过程中,其焓变和熵变正确的是
A.△H>0,△S>0B.△H>0,△S<0
C.△H<0,△S<0D.△H<0,△S>0
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的方向性无关
B.化学反应的焓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
C.焓变为正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焓变为正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
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容易发生
D.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吸热反应“TiO2(s)+2Cl2(g)=TiCl4(g)+O2(g)”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S<0
C.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H和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12.往平底烧瓶中放入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塞紧瓶塞。在木板上滴少量水,一会儿就会发现瓶内固态物质变成液体,瓶壁变冷,小木板上因少量水冻结,而被烧瓶粘住,这时打开瓶塞,出来的气体有氨味。这是自发地发生了反应Ba(OH)2·8H20(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自发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自发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有的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D.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13.水在273 K、1.01×105Pa时可转化为固态,在373 K时则又可转化为气态。若分别用S(g)、S(1)、S(s)表示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的熵值,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S(g)>S(1)>S(s)B.S(g)
14.理论研究表明,在101kPa和298K下,HCN(g)HNC(g)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NC比HCN更稳定B.该异构化反应能自发进行,可知∆S>0
C.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使用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热
15.下列过程属自发的是
A.气体从低密度处向高密度处扩散B.水由低处向高处流
C.煤气的燃烧D.室温下水结成冰
16.奥地利物理学家Bltzmann首次把熵和混乱度定量地联系起来,即(k为Bltzmann常数,为混乱度,也即微观状态数,可粗略地看作空间排列的可能性数目)。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下列关于熵的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1 ml C(CH3)4<1 ml (CH3)2CHCH2CH3B.
C.D.
17.下列关于焓变和熵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B.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的反应能自发进行D.的反应一定没有进行
18.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H= -11036kJ/ml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断开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低于形成新化学键所释放出的总能量
B.在25℃,101kPa时的C8H18燃烧热为5518kJ/ml
C.2mC8H18(l)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高于11036kJ
D.该反应在低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
19.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3O2(g)=2O3(g) △H>0B.2C(s)+O2(g)=2CO(g) △H<0
C.N2(g)+3H2(g)2NH3(g) △H<0D.CaCO3(s)=CaO(s)+CO2(g) △H>0
20.已知。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为放热反应
B.图1中反应使用不同催化剂,测得的不变
C.图2中若的状态为液态,则能量变化曲线可能为①
D.图2中反应
2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表面镀铜时,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铜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将1 ml Cl2通入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6.02×1023
C.常温下,C(s)+H2O(g)CO(g)+H2(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D.保持温度不变,向稀氨水中缓慢通入CO2,溶液中的值增大
22.下列物质中熵值最大的是
A.和组成的混合物
B.1ml干冰
C.和组成的混合物
D.
23.对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也随之改变
B.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C.恒温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达到平衡状态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24.700℃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g),发生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ml/(L·min)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lCO和1.20 ml H2O (g),则到达平衡时n(CO2)=0.40 m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平衡后向容器中再充入0.40 ml CO和0.40 ml CO2,则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64,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5.固体溶于水可表示为,其焓变和熵变分别为和,已知:;;;且(反应后)(反应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均大于零
B.和均小于零
C.小于零,大于零
D.大于零,小于零
二、填空题
26.判断下列反应的熵值的变化,在横线上填入“增大”“减小”或“不变”。
(1): 。
(2): 。
27.实验室可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少量:。判断该反应的自发性并说明理由 。
28.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的排放。
(1)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项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将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来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如图所示为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B.,
C., D.,
(2)将煤加工成水煤气可降低污染并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的,。该反应在常温下 (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反应时间/min
n(CO)/ml
n(H2O)/m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参考答案:
1.A
【分析】要使一个反应能自发进行,就要保证△G=△H-T△S<0。
【详解】分析该反应的特点,发现是由固体生成了气体,熵是增加的,有利于反应自发的,但反应在低温下仍为非自发反应,说明该反应是吸热的,可以通过升高温度的方式,使△H-T△S<0,所以答案选择A项。
2.D
【详解】A.反应的自发性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所以不是放热反应都能自发,故A错误;
B.同一物质固体的能量小于液态,液态的熵大于固态,所以冰融化为水的过程中,,故B错误;
C.由反应可知,又该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该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故C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发生电离,固体变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形式,熵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A.在相同条件下,两份质量相等的氢气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多,A错误;
B.甲烷的燃烧热为,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B错误;
C.已知,则稀溶液和稀溶液的反应热因醋酸的电离吸热,,C错误;
D.室温下冰自动融化成水,水分子混乱度增大,这是熵增的过程,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A.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均可被利用,如燃烧为放热反应,C还原金属氧化物冶炼金属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
B.当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时候,释放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某些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改变温度可以满足△H−T△S<0,反应也可进行,即改变条件(温度)也可发生,故C错误;
D.气体比固体的混乱度大,则同种物质在气态时熵值最大,固体时最小,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判断根据为: ΔH-TΔS<0,反应自发进行,2Al2O3(s)+3C(s)=4Al(s)+3CO2(g) ΔH=+2171kJ·ml-1,ΔS大于零;所以要使反应发生,需要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C正确;
故选C。
6.C
【详解】A.将两个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可得NH4Cl(s)=NH3(g)+HCl(g)的ΔH=+158.84 kJ·ml -1,A正确;
B.反应①中气体增多,ΔS大于0,反应②气体增多,ΔS均大于0,B正确;
C.MgO主要作用是吸收NH4Cl(s)分解产生的HCl(g),防止HCl(g)再和NH3(g)反应,而不是催化剂,C错误;
D.5.35 g NH4Cl的物质的量为=0.1ml,根据反应NH4Cl(s)=NH3(g)+HCl(g),可知5.35 g NH4Cl完全分解理论上生成0.1mlHCl,标准状况下体积约2.24 L,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7.D
【详解】A.根据反应①的>0,可知反应①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
B.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③可由反应①和反应②之和得到,则△H3=△H1+△H2,故B正确;
C.反应③是固体生成气体的反应,是一个熵增的反应,故C正确;
D.由于反应②还有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的参与,故不知道V2O5(s)和V2O4(s)的能量相对大小,不能确定V2O5(s)的能量比V2O4(s)低,更稳定,故D错误;
故选D。
8.A
【详解】冰融化过程中,物质的状态由固体变为液体,熵值增大,则△S>0;熔化过程吸收能量,因此焓变△H>0,故冰融化的过程中,其焓变和熵变均增大,所以合理选项是A。
9.C
【详解】A.焓变与反应的方向性有关,故A错误;
B.化学反应的焓变都会影响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但不能直接决定化学反应的方向,故B错误;
C.焓变为正的反应,体系内能增大,为吸热反应,故C正确;
D.焓变不能作为直接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依据,要结合熵变进行判断,故D错误;
答案选C。
10.D
【详解】A、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但不是所有的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
B、吸热反应不易自发进行,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故B错误;
C、自发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故C错误;
D、吸热反应△H>0,△S>0,高温下反应自发进行,△H-T△S<0,故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放热的熵减小的反应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
B.“TiO2(s)+2Cl2(g)=TiCl4(g)+O2(g)”该反应是一个熵不变的反应,吸热反应,根据△G=△H-T△S>0时,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
C.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的∆H,故C错误;
D.升高温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
故选D。
12.C
【分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由熵变和焓变共同决定,即;
【详解】A.自发反应可以是吸热反应,也可以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自发反应可以是吸热反应,也可以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
C. 题中所叙述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且是自发进行的,故C正确;
D.有的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
故选答案C。
13.A
【详解】熵用于描述体系的混乱程度或者无序程度,越混乱,越无序,熵值越大,对同一物质,混乱程度为气态>液态>固态,故正确选项为A。
【点睛】
14.B
【详解】A.HCN相对能量为0.0,HNC的相对能量为59.3kJ·ml-1,能量越低越稳定,HCN的能量低于HNC的能量,HCN能量低更稳定,所以HCN比HNC稳定,A错误;
B.△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59.3kJ/ml-0kJ/ml=+59.3kJ/ml>0,T>0自发进行ΔG=ΔH-TΔS<0,可得ΔS>0,B正确;
C.正反应的活化能186.5kJ·ml-1,逆反应的活化能为(186.5-59.3)kJ·ml-1=127.2kJ·ml-1,即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
D.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即不改变反应的焓变,D错误;
故选B。
15.C
【详解】A. 气体从高高密度处向低密度处扩散属于自发过程,气体从低密度处向高密度处扩散属于非自发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 水需要借助外力由低处向高处流,所以属于非自发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 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放热△H<0,属于自发进行的过程,故C符合题意;
D. 室温下水结成冰是温度降低作用下的变化,不是自发进行的,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点睛】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与熵变的综合判据,当△H-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反之不能。
16.A
【详解】A.对于同分异构体来说,物质分子中含有的支链越多,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小,物质的熔沸点就越低。1 ml C(CH3)4转化为1 ml (CH3)2CHCH2CH3时要吸收热量,物质含有的能量越多,体系混乱程度就越大,其熵值就越大,说明熵值大小关系为:1 ml C(CH3)4<1 ml (CH3)2CHCH2CH3,A正确;
B.当物质状态相同时,体系中含有气体分子数越多,熵值就越大,则熵的大小关系为:,B错误;
C.当物质状态相同、物质的量相同时,物质内含有的原子数目越多,熵值就越大,因此熵的大小关系为:,C错误;
D.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熵的大小关系为:气态>液态>固态,故熵的大小关系为:,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7.C
【详解】A.焓判据或熵判据不能单独成为反应是否进行的唯一依据,故A错误;
B.焓判据或熵判据不能单独成为反应是否进行的唯一依据,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
C.综合判据的反应能自发进行,故C正确;
D.的反应可以建立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8.C
【详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该反应断开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低于形成新化学键所释放出的总能量,故A项叙述正确;
B.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l C8H18(l)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放出11036kJ能量,因此C8H18(l)燃烧热为5518kJ/ml,故B项叙述正确;
C.因气态水能量高于液态水,因此2mC8H18(l)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低于11036kJ,故C项叙述错误;
D.该反应ΔH<0,ΔS<0,若ΔG=ΔH-TΔS<0,则T数值较小,因此该反应在低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故D项叙述正确;
综上所述,叙述错误的是C项,故答案为C。
19.A
【详解】利用ΔG=△H-TΔS进行分析,凡ΔG<0的反应,能自发进行。
A.反应3O2(g)=2O3(g), △H>0,ΔS<0,ΔG=△H-TΔS>0,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A符合题意;
B.反应2C(s)+O2(g)=2CO(g),ΔH<0,ΔS>0,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B不合题意;
C.反应N2(g)+3H2(g)⇌ 2NH3(g),ΔH<0,ΔS<0,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C不合题意;
D.反应CaCO3(s)=CaO(s)+CO2(g),ΔH>0,ΔS>0,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D不合题意;
故选A。
20.C
【详解】A.图1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A正确;
B.只与反应物的始态和生成物的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反应条件无关,因此图1中反应使用不同催化剂,测得的不变,B正确;
C.图2中若的状态为液态,则反应方程式CO2(g)+H2(g)=CO(g)+H2O(l)的,结合-T可知,要使该反应能发生,必须小于0,则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与图不符,即图2中若的状态为液态,则能量变化曲线不可能为①,C错误;
D.对比两图可知,图2表示的反应为图1表示的反应的逆反应,因此图2中反应,D正确;
答案选C。
21.C
【分析】A. 电镀池中,作阳极的是镀层金属,作阴极的是待镀金属;
B. 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C. 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熵增大的反应,根据复合判据确定ΔH的大小;
D. 向氨水中缓慢通入CO2,NH3•H2O浓度减小,NH4+浓度增大,再结合电离常数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 电镀池中,作阳极的是镀层金属,作阴极的是待镀金属,因此铜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A项错误;
B. 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因此HClO、Cl-、ClO-粒子数之和小于2×6.02×1023,B项错误;
C. 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熵增大的反应,根据复合判据可知,该反应ΔH>0,C项正确;
D. 向氨水中缓慢通入CO2,NH3•H2O浓度减小,NH4+浓度增大,由于是常数,因此减小,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反应是否能够自发进行的判断方法:
22.C
【分析】熵是与混乱度有关的物理量,熵值越大,体系的混乱度越大。同一物质的熵值关系:S(g)> S(l)> S(s);混合物的熵值大于纯净物的熵值;物质的量越多,熵值越大。
【详解】A.和为1ml固体混合物;
B.1ml干冰为1ml固体纯净物;
C.和为1ml气体混合物;
D.为1ml液体纯净物;
根据分析可知,熵值最大的为C,故选C。
23.C
【详解】A.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路径,影响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热,A错误;
B.该反应,,该反应在低温下进行,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B错误;
C.该反应中有非气体物质,恒温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密度不变,说明固体A的质量不变,说明反应到平衡,C正确;
D.升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错误;
故选C。
24.C
【详解】A.t1 min内,△n(CO)=1.20 ml-0.80 ml=0.40 ml,△c(CO)=,则v(CO)= ml/(L·min)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的比,则v(H2)= v(CO)=ml/(L·min),A正确; B.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l CO和1.20 ml H2O(g),与表格中充入量完全等效,表中t1 min内,△n(CO)=0.40 ml,同时消耗0.40 ml的H2O,t1 min时,n(H2O)=0.60 ml-0.40 ml=0.20 ml,而t2 min时,n(H2O)仍等于0.20 ml,说明在t1 min时,反应已达平衡,根据物质转化关系可知平衡时生成n(CO2)=0.40 ml,B正确;
C.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反应温度不变,则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则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
D.在700℃时化学平衡常数为1,当温度为800℃时,化学平衡常数为0.64,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25.C
【详解】碳酸钠固体溶于水发生两个过程,首先电离过程吸收热量,形成水合离子的过程放出热量,由于后者放出的热量更多,焓变小于零;根据已知:;;;且(反应后)(反应前)可得,,大于零。
故答案选:C。
26. 减小 不变
【详解】(1)反应中,气体分子数减少,混乱度减小,熵减小;
(2)反应中,气体分子数不变,混乱度几乎不变,熵几乎不变。
27.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是因为
【详解】根据反应可知, ,所以,故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故答案: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是因为。
28. C 不能
【详解】(1)由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热,;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则,故答案为C;
(2)由,所以该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化学人教版 (2019)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a href="/hx/tb_c400242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复习练习题</a>,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化学反应的方向 同步练习,5kJ·ml-1,15K 时石灰石分解反应,02×1023=3×6,1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后作业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