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展开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
3.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i—28 Cl—35.5 Ba— 137 Fe—56 Cu— 64 Zn— 65 Na— 23
选择题部分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 世界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植物生长B. 冰变成水
C. 火箭发射D. 粮食酿酒
【答案】B
【解析】
【详解】A、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冰变成水,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火箭发射,有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经过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酒,酒的主要成分乙醇,所以这一过程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环保低碳每一天,幸福生活来相伴。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环境是
A.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C. 清洁能源推广使用
D. 农药化肥合理使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
B、工业废水任意排放,污染水资源,不利于保护环境;
C、清洁能源推广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
D、农药化肥合理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
答案:B。
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 氮气常用作食品保护气B. 常喝碳酸饮料替代饮水
C.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D. 煤气中毒通常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且无毒,因此氮气常用作食品保护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碳酸饮料中含二氧化碳,摄入过多,引起腹胀,长期喝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故选项符合题意;
C、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或搅拌后,如果泡沫多浮渣少,该水样为软水,如果泡沫少浮渣多,则该水样为硬水,因此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煤气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一旦结合便不容易分离,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因此煤气中毒通常是指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胰液7.5-8.0B. 胃液0.9-1.5C. 睡液6.6-7.1D. 尿液4.7-8.4
【答案】B
【解析】
【详解】pH<7,显酸性,pH=7,显中性,pH>7,显碱性,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B。
5. 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 进行过滤实验操作时,用玻璃棒引流
B. 手心对着标签拿试剂瓶倾倒液体
C. 稀释浓硫酸,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D. 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是为了防止液体溅出来,实验操作合理;
B、手心对着标签拿试剂瓶倾倒液体是为了防止液体流下腐蚀标签,实验操作合理;
C、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把浓硫酸慢慢地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实验操作不合理;
D、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是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操作合理。
故选C。
6. 如图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氯原子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B. 氯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7
C 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7g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阴离子,说法正确;
B、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核内有17个质子,说法正确;
C、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说法正确;
D、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无法得到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说法错误;
故选D。
7. 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B.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C. 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
D. 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可燃物燃烧不一定会发生爆炸,还应该达到爆炸极限,说法错误;
B、家用电器着火时,切断电源后,用水扑灭,说法错误;
C、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说法错误;
D、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说法正确;
答案:D。
8.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书写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充分燃烧:4Fe + 3O22Fe2O3
B. 用烧碱治疗胃酸过多:NaOH + HCl = NaCl + H2O
C. 用熟石灰中和含稀硫酸酸性污水:Ca(OH)2+H2SO4=CaSO4+2H2O
D. 用盐酸除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 + HCl = CuCl2 + H2↑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书写错误;
B、烧碱具有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与事实不符合;
C、用熟石灰中和含稀硫酸酸性污水,是氢氧化钙和硫酸生成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符合事实;
D、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在氢后,铜无法和盐酸发生反应,与事实不符合。
故选C。
9. 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 水通电发生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了新的分子
B. 气体受压体积缩小是因为气体中每个分子受压变小了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构成它们分子相同
D. 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所含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水通电分解的过程,就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两两组合构成氢分子,氧原子两两组合构成氧气分子,选项A正确;
B、气体受压体积缩小是气体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造成的,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选项B错误;
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因此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选项C正确;
D、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选项D正确。
故选B。
10. 为验证a、b、c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将三种金属的单质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c的单质不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气体。再把a的单质投入b 的硝酸盐溶液中,在a的单质的表面有b单质析出。则下列关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为
A. b>a>cB. a>b>cC. b>c>aD. c>a>b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除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详解】由于三种金属只有金属c不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说明金属C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把a投入到b的硝酸盐溶液中,在a表面有b析出,说明a的金属活动性比b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a>b>c。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3分,选对一个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B.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 参加反应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5
【答案】AC
【解析】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说法正确;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变化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说法错误;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甲、乙的质量比=,说法错误;
答案:AC
12.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所以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碳、氢元素
D.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都是酸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点灯通电时,发光发热,但不是化学变化,此选项错误;
B.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a(OH)2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此选项错误;
C.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物质中一定含碳、氢元素,此选项正确;
D.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酸,如:Ca(OH)2含有氢元素,但不是酸,此选项错误。
故选ABD。
13.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所以高温煅烧会把原物质除去,无法去除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NaOH和碳酸钠都会和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CO3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除去杂质盐酸,且不生成新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D。
14.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的鉴别试剂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符合题意;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的温度降低;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符合题意;
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氯化钠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符合题意;
D、稀盐酸和氯化镁溶液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5. 现取铁和铜的混合物10g,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在烧杯中得到滤渣M和105.4g不饱和溶液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滤渣M的质量为4.6g
B. 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5.6g
C. 不饱和溶液N为浅绿色
D. 溶液N中的溶质质量为5.4g
【答案】BC
【解析】
【详解】A、因为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杯中得到的滤渣M和105.4g不饱和溶液N及氢气的质量之和等于110g,所以滤渣M的质量小于4.6g,选项A不正确;
B、设混合物中含铁质量为x。
解得x=5.6g
选项B正确;
C、因为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所以不饱和溶液N为浅绿色,选项C正确;
D、设反应中生成氯化亚铁质量为y。
解得y=12.7g
选项D不正确。
故选BC。
非选择题部分 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请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从氢气、氯化银、氢氧化铜、氧化钙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可燃烧的气体单质________。
②做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
③一种难溶于水的碱________。
④不溶于稀硝酸的盐________。
(2)科技改变生活,创新驱动发展。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机器人服务正在逐步走向大众生活。我国自主研发的“3D慧眼”芯片,可让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实现精准操作。芯片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制备高纯度硅的原材料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价,SiO2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120g SiO2中含硅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 。
②2022年12月2日,神舟十四、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航天员呼吸用的氧气是电解水得到的。我们学过的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呼吸产生的CO2发生的一个反应如下:CO2 + X H2 CH4+2H2O,则其中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③淡水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天然淡水的人工净化流程中,有加入液氯(C12)或用紫外灯管照射的环节,该环节的作用是下列各项中的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杀菌消毒 B.软化硬水 C.去除可溶性矿物质 D.去除固体杂质
④修建铁路所需的大量钢铁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冶炼得到。写出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高温条件下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H2 ②. CaO ③. Cu(OH)2 ④. AgCl
(2) ①. +4 ②. 7:8 ③. 56 ④. 2H2O2H2↑+O2↑ ⑤. 4 ⑥. A ⑦. 3CO+Fe2O32Fe+3CO2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可燃烧的气体单质是氢气,化学式为:H2。
②氧化钙具有吸水性,做干燥剂的氧化物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
③氢氧化铜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化学式为:Cu(OH)2。
④氯化银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盐,化学式为:AgCl。
【小问2详解】
①SiO2中,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代数和为零,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SiO2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28×1):(16×2)=7:8,120g SiO2中含硅元素的质量=。
②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发生改变,反应前有1个C原子,2个O原子,2X个H原子,反应后有1个C原子,2个O原子,8个H原子,2X=8,X=4。
③A、液氯和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所以天然淡水的人工净化流程中加入液氯或用紫外灯管照射的环节是为了杀菌消毒,正确;
B、软化硬水用煮沸或者蒸馏的方法,错误;
C、去除可溶性矿物质一般需要加入试剂进行操作,错误;
D、去除固体杂质一般使用过滤的方法,错误。
故选A。
④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下生成铁单质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
17.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
(1)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主要含NaCl和MgCl2)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以下问题:
写出过程步骤②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之一)反应。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氯化镁,为什么还要经过①②两个步骤,重新制得氯化镁?原因是____________。
(2)海水中除了蕴含大量的钠元素和镁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钾元素。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____________℃时,K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
②已知30℃时,KNO3的溶解度为46g。30℃时,向50g水中加入28g KNO3固体,形成的溶液是此温度下KNO3的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之一)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③当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KCl时,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KNO3(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之一)。
(3)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请写出“可燃冰”充分燃烧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B.“可燃冰”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
C.“可燃冰”热值高,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被誉为“未来能源”
(4)从浩瀚的海洋中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方法中能淡化海水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过滤法B. 多级闪急蒸馏法C. 沉淀法D. 分解法
【答案】(1) ①. Mg(OH)2+2HCl=MgCl2+2H2O ②. 复分解 ③. 将MgCl2富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MgCl2
(2) ①. t2 ②. 饱和 ③. 31.5% ④. 降温结晶
(3) ①. CH4+2O2CO2+2H2O ②. C (4)B
【解析】
【小问1详解】
步骤②反应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g(OH)2+ 2HCl= MgCl2+2H2O ;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氯化镁,但是还含有许多其它杂质且氯化镁含量较低,经过①②两个步骤,是一个氯化镁富集的过程。
【小问2详解】
①由图可知,在t2℃时,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因此相等。
②已知30℃时,KNO3的溶解度为48g,说明100g水中最多溶解48g硝酸钾,30℃时,向50g水中加入28gKNO3固体,最多溶解溶质质量为24g,故形成的溶液是此温度下KNO3的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2.4% 。
③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当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KCl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小问3详解】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
A、“可燃冰”为化石能源,不是可再生能源,错误;
B、“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错误;
C、“可燃冰”热值高,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被誉为“未来能源”,正确。
故选C。
【小问4详解】
A、过滤法,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物质,错误;
B、多级闪急蒸馏法,利用了海水中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可以得到淡水,正确;
C、沉淀法只能除去不溶性物质,不能淡化海水,错误;
D、分解法生成新物质,不是淡化海水的方法,错误。
故选B。
18. 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根据题目要求,试回答下列问题:
(一)某化学小组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他们按照要求设计了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查了装置的气密性。
(1)写出仪器名称:标号①______________;标号②_______________。
(2)他们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3)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二)小颖同学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某铜粉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反应)。她称取了 10.0g 样品,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内,先通入氧气,后进行加热,充分反应后,测得玻璃管中的固体质量增加了 1.6g 。
(4)小颖同学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加热时,硬质玻璃管内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
(6)试计算:该铜粉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集气瓶
(2) ①. B ②. F ③. E
(3)CaCO3+2HCl=CaCl2+H2O+CO2↑
(4)2H2O22H2O+O2 ↑ (5)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6)64%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名称:标号①为分液漏斗;标号②为集气瓶。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的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需通过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BFE、
【小问3详解】
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小问4详解】
制取氧气时,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小问5详解】
加热时,氧气和铜生成氧化铜,观察到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小问6详解】
解:由质量守恒定律知,玻璃管中的固体增加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即氧气质量为1.6g
设该铜粉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为x
该铜粉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铜粉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64%。
19. 证据推理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溶液,分别是FeCl3溶液、CaCl2溶液、Na2SO4溶液、NaCl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出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请回答:
(1)通过观察,溶液呈黄色的是____________溶液(填溶质化学式)。
(2)将剩余三种溶液分别取样,编号为A、B、C溶液,向其中分别滴入适量Na2CO3溶液,按如下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B溶液是 _________溶液(填溶质化学式),C溶液是______溶液(填溶质化学式)。
②沉淀E的化学式为 ________,写出生成沉淀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C溶液中滴入适量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Cl3
(2) ①. Na2SO4 ②. CaCl2 ③. BaSO4 ④. Na2SO4 + BaCl2=BaSO4↓+2NaCl ⑤. CaCl2+Na2CO3 =CaCO3↓+2NaCl
【解析】
【小问1详解】
FeCl3溶液呈黄色,所以通过观察,溶液呈黄色的是FeCl3溶液。
【小问2详解】
FeCl3溶液呈黄色,所以剩下的三种溶液是CaCl2溶液、Na2SO4溶液、NaCl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后,AB无明显现象,C产生白色沉淀D,所以C是CaCl2溶液,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D是碳酸钙沉淀。AB滴入氯化钡溶液,A无明显现象,B产生白色沉淀E,所以B是Na2SO4溶液,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E是硫酸钡沉淀,且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A是NaCl溶液。带入框图,推断正确。
①B溶液是Na2SO4溶液,C是CaCl2溶液。
②沉淀E是硫酸钡沉淀,化学式为:BaSO4。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SO4 + BaCl2=BaSO4↓+2NaCl。
③C是CaCl2溶液,C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 =CaCO3↓+2NaCl。
20.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含钠元素的化合物,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
(1)氢氧化钠固体俗名是_______(写其中一个即可),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2)现有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10g,将其全部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BaC12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BaC1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①当滴入BaC12溶液150g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BaC12溶液104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10g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________ 。
【答案】(1) ①. 火碱##烧碱##苛性钠 ②. 2NaOH+CO2=Na2CO3+H2O
(2) ①. BaCl2 、NaCl ②. 解:由图知,滴入BaCl2溶液的质量为104g时,沉淀完全,消耗氯化钡的质量为104g×10%=10.4g
设该固体混合物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
答:该固体混合物中含Na2CO3的质量为5.3g。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钠俗名是火碱、烧碱或苛性钠,氢氧化钠变质的反应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小问2详解】
①混合物中氯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氯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由图知,滴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104g时,沉淀完全,滴入氯化钡溶液150g时,氯化钡过量,故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BaCl2 、NaCl。
②见答案。选项
物质(杂质)
所用试剂或操作方法
A
CaCO3(CaO)
高温煅烧
B
NaCl固体(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稀硫酸
D
CaCl2 溶液(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
A
氧气和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B
硝酸铵固体和生石灰
蒸馏水
C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酚酞试液
D
稀盐酸和氯化镁溶液
AgNO3溶液
05,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05,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 化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 化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9,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59,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