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4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考题猜想】(12个考点)(原卷版+解析版)-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5 非选择题部分【考题猜想】(15个考点)(原卷版+解析版)-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期末复习卷02(原卷版+解析版)-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期末复习卷(原卷版+解析版)-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选择题技法总结和必练50题(35单选+15多选)(原卷版+解析版)-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必修2 遗传与进化(期末复习知识清单)(原卷版+解析版)-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
展开一、思维导图 三、易错易混点(29个)
二、核心考点(93个) 四、长句作答模板(21个)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14个)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9个)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12个)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16个)
第五章 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18个)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14个)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易于成功的原因:(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所以自然状态下豌豆都是纯种。(2)豌豆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3)花大,易于操作。
2.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去雄是指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其目的是防止自花传粉。去雄应在开花前(花蕾期)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干扰,从而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
3.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孟德尔验证假说的方法是测交。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方法是杂交;不断提高纯合度的方法是连续自交;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方法是自交(植物常用)、测交(动物常用)。
6.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两小桶内的彩球数量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下同)不相同,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不可以不相同。
7.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8.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子代所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出不同性状⇒子代所表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在分离比中占“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9.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
(1)自交法:若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该个体为杂合子;若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该个体为纯合子。自交法通常用于植物。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若测交后代中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子。测交法通常用于动物。
(3)花粉鉴定法(以一对等位基因为例):若出现两种配子,则该个体为杂合子;若只有一种配子,则该个体为纯合子。
10.分离定律的应用
(1)农业生产:指导杂交育种
①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利用杂合子选育显性纯合子时,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②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
③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的后代就是杂合子,但每年都要育种。
(2)医学实践: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率;为禁止近亲结婚和进行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11.孟德尔针对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提出的“自由组合假设”: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1∶1。
1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3.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材——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
14.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发生的时间
(1)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的传递规律。
①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或两对以上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遗传。
(2)时间:减数分裂Ⅰ后期。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
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含8条脱氧核苷酸链)。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结束时)。
4.减数分裂Ⅱ的主要特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5.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不同点有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是否变形、成熟的生殖细胞数目不同、各种细胞名称不同、形成场所不同。
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有重要作用。
7.萨顿的推论:基因(遗传因子)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8.果蝇易饲养,繁殖快,在室温下10多天就繁殖一代,一只雌果蝇一生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所以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9.摩尔根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 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假说—演绎法)。
10.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绘出了第一幅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同时也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1.高等植物产生的种子,种皮和果皮是由当代母方基因决定的,种子中的胚是下一代,由父方和母方共同决定,种皮和果皮的性状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
12.某男子体细胞内来自其祖父的染色体数至少有1条Y染色体(来自其祖父的22条常染色体在其父亲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与来自祖母的22条常染色体随机组合,以致该男子体细胞常染色体来自祖父的数目范围是0~22条)。
13.男性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如红绿色盲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以后只能传给其女儿。这种遗传特点,在遗传学上叫作交叉遗传。
14.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若要在幼年就根据某伴Z遗传的性状识别雌雄,杂交的亲本可以是_隐性的雄性和显性的雌性。
15.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伴性遗传。
16.抗维生素D 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种病受显性基因(D)控制,当女性的基因型为 XDXD、XDXd 时,都是患者,但后者比前者发病轻。男性患者的基因型只有一种情况,即XDY,发病程度与XDXD 相似。
17.禁止近亲结婚可显著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18.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患者的_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
19.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1.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艾弗里的实验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2.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3.病毒的培养方法是先用培养基培养其宿主细胞,再用宿主细胞培养病毒。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两次标记:第一次标记是标记大肠杆菌,分别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第二次是标记噬菌体,分别用含有35S和32P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 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
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
7.在双链的DNA结构中,大多数脱氧核糖连接2个磷酸基团,但每条链各有一个末端的脱氧核糖只连接1个磷酸基团。
8.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9.DNA 的复制是指以亲代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在真核生物中,这一过程是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
10.复制开始时,DNA 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这个过程叫作解旋。
11.DNA分子能准确复制的原因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12.DNA复制的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基因的表达
1.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以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
2.原核生物细胞内DNA的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_进行。
3.目的基因表达时,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是基因的启动子,而翻译时,mRNA中控制翻译起始的是起始密码子。
4.合成蛋白质时,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发生在细胞质中。
5.人体神经元和肌细胞的形状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中的mRNA不同。
6.核糖体是可以沿着mRNA 移动的。核糖体与mRNA 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 的结合位点。
7.通常,一个 mRNA 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 mRNA 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8.根据mRNA 的碱基序列可以写出确定的氨基酸序列,但不能根据氨基酸序列写出确定的碱基序列。
9.科学家克里克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这一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
10.在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DNA、RNA是信息的载体,蛋白质是信息的表达产物,而ATP为信息的流动提供能量,可见,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1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2.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异常,活性大大降低。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缺少一个氨基酸,进而影响了CFTR蛋白的结构,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
1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人的身高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其中每个基因对身高都有一定的作用。
14.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15.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为了与细胞核的基因相区别,将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称为细胞质基因。
16.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除了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第五章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1.病毒和原核生物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一般只有基因突变。
2.与正常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相比,镰刀状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3.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
4.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生殖遗传。
5.易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可分为三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在没有这些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也会由于DNA复制偶尔发生错误等原因自发产生。
6.诱发基因突变的三类外因的具体机理是:紫外线、X 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 DNA;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 DNA等。
7.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8.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原癌原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9.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无限增殖。人体正常体细胞一般只能分裂50次左右,而癌细胞却不受限制。
10.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另一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11.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有助于物种在一个无法预测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这是因为,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基因组合多样化的子代,其中一些子代可能会含有适应某种变化的、生存所必需的基因组合。所以说, 基因重组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12.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等。
1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易位、倒位等。
14.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
15.培育无子西瓜时,要以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滴在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原因是芽尖细胞有丝分裂旺盛,且能发育成染色体加倍的植株。
16.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原理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区组织细胞,能抑制其纺锤体的形成,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_。
17.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而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增减等。
18.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作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作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作单倍体。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1.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叫作基因频率。
3.自然界中种群某个基因的基因频率要稳定不变(不进化),必须满足以下几点:(1)该种群非常大;(2)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3)没有迁入和迁出;(4)自然选择对不同表型的个体没有作用;(5)这对基因不发生突变,并且携带这对基因的染色体不发生变异。
4.由于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6.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多样性。
7.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8.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9.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某个种群只具有其中的基因多样性。
10.原核生物比真核生物进化速度慢得多的原因主要是无性生殖一般只能发生基因突变。
11.真核生物出现之后,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这就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1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就为数量少的被捕食者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13.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
1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1.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其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必修2 P2)
2.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摩尔根则通过假说—演绎法验证了这一推论。(必修2 P31)
3.伴X染色体遗传中男性相关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必修2 P37)
4.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宜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在广大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调查遗传病患病方式宜在患者家系中进行。
(必修2 P93)
5.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产前诊断可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检测等手段。(必修2 P94)
6.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而“非等位基因”是指不在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及同一染色体上都有“非等位基因”。这里的“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不是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7.减数分裂Ⅰ的主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分裂Ⅱ的主要特征是着丝粒分裂。(必修2 P19)
8.形状、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后,染色单体变成的染色体尽管大小、形状相同,但不是同源染色体。
(必修2 P20)
9.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不一定导致基因重组,交换的片段所含的基因也可能相同。(必修2 P20)
10.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但DNA分子却是卵细胞提供的更多。
11.肺炎链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是指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必修2 P43)
12.并非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只是小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为S型细菌。转化效率与DNA纯度有关,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必修2 P43)
13.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通过用32P、35S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T2噬菌体中在前后代具有连续性的物质为DNA。(必修2 P45)
14.DNA分子中还存在着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在真核细胞中这部分所占的比例很大,这些片段不是基因。(必修2 P59)
15.DNA复制并非全部解旋后才开始进行,而是边解旋边复制。PCR技术中,DNA片段是先解旋后复制。(必修2 P56)
16.转录的产物不只是mRNA,还有tRNA、rRNA,但只有mRNA携带遗传信息,3种RNA都参与翻译过程,只是作用不同。(必修2 P65)
17.核糖体是沿着mRNA移动的。(必修2 P68)
18.中心法则全部内容包括DNA复制、转录、翻译、RNA复制及逆转录,其中,几乎所有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除外)都能进行转录和翻译,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可完成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R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只有某些RNA病毒能完成,且需在寄主细胞中进行。(必修2 P69)
19.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必修2 P74)
20.基因突变不只是发生在间期: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也能发生在其他各个时期,只是突变率更低。
21.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一般来说,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相反,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必修2 P82)
22.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必修2 P82)
23.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必修2 P83)
24.基因重组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必修2 P84)
25.育种方法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育种原理则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及染色体变异等。
26.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必修2 P107)
27.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必修2 P109)
2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包含四大要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29.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必修2 P118)
1.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研究程序(必修2 P7)
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必修2 P12思考·讨论)
①选用豌豆作为遗传研究材料;
②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研究程序,先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再到两对和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来处理实验数据;
③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和执着的研究精神。
3.孟德尔多年研究山柳菊杂交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必修2 P12思考·讨论)
山柳菊没有既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山柳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山柳菊花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
4.标准的遗传图解过程,主要包括的几个方面
①亲代符号P,子代符号F(子一代用F1,由此类推);
②亲代基因型、表型,雌雄符号,婚配符号“×”;
③亲本所产生的配子基因,箭头(指向两两配对形成的子代基因型);简单遗传图解写配子,复杂遗传图解此步可省略;
④子代的各种基因型、表型及其比例。
5.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必修2 P30相关信息)
个体小,容易饲养;繁殖速度快,在室温下10多天就繁殖一代;后代数量大,一只雌蝇一生能产生几百个后代;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6.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的原因(必修2 P35)
X染色体携带着许多个基因,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
7.简述对T2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的大致过程(必修2 P45)
先用含有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得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就能得到含有相应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
8.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选择的实验材料如细菌和病毒的优点(必修2 P46思考·讨论)
成分和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容易分析结果。
9.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必修2 P46思考·讨论)
设法把DNA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10.密码子的简并对生物体的生存发展的意义(必修2 P67思考·讨论)
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由于碱基改变而导致的遗传性状的改变。
11.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必修2 P69)
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12.白化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必修2 P71)
直接原因:酪氨酸酶不能合成;根本原因: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注意:老年白发只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13.概述教材中出现的基因重组类型(必修2 P84)
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另外肺炎链球菌转化和基因工程中载体的构建也发生了基因重组。
14.诱变育种的两个特点(必修2 P83)
①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②盲目性大,优良变异少。
15.人工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理(必修2 P88)
低温或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16.通常选择植物萌发种子进行人工诱变的原因
萌发种子的细胞分裂旺盛,DNA复制时稳定性降低,更易发生基因突变,人工诱变的成功率高。
17.平时吃的香蕉没有种子的原因(必修2 P87问题探讨)
平时吃的香蕉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发生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此无法形成受精卵,不能形成种子。
18.适应的含义
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19.适应相对性的原因(必修2 P106思考·讨论)
适应的特征来源于可遗传变异的逐代积累,是对之前的环境适应的结果,由于环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原来的适应性特征可能不适应变化后的环境,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是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
20.“收割理论”(必修2 P119)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
21.捕食者存在的意义(必修2 P119)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专题01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考题猜想】(20个考点)(原卷版+解析版)-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 这是一份专题01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考题猜想】(20个考点)(原卷版+解析版)-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文件包含专题01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考题猜想20个考点原卷版-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docx、专题01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考题猜想20个考点解析版-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发酵工程与基因工程(期末考题猜想)(9大题型)(原卷版+解析版)-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 这是一份专题01 发酵工程与基因工程(期末考题猜想)(9大题型)(原卷版+解析版)-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文件包含专题01发酵工程与基因工程期末考题猜想9大题型原卷版-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docx、专题01发酵工程与基因工程期末考题猜想9大题型解析版-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细胞的生命历程(期末考题猜想)(7大题型)(原卷版+解析版)-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 这是一份专题05 细胞的生命历程(期末考题猜想)(7大题型)(原卷版+解析版)-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文件包含专题05细胞的生命历程期末考题猜想7大题型原卷版-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docx、专题05细胞的生命历程期末考题猜想7大题型解析版-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