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2 氯及其化合物 同步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2 氯及其化合物 同步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
    2.2 氯及其化合物 同步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
    2.2 氯及其化合物 同步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练习,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氯及其化合物 同步测试,75,0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单选题
    1.某地化工厂的贮氯罐意外发生泄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紧急组织群众沿逆风方向疏散
    B.消防队员向贮氯罐周围空气中喷洒稀NaOH溶液
    C.处在该环境中的群众,应用浸有稀氨水的毛巾捂住鼻子,趴在低洼处等待救援
    D.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液氯贮存在钢瓶中。
    2.2019年12月以来,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冠状病毒肺炎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胶体粒子直径大于100nm
    B.口罩中间的熔喷布具有核心作用,其主要原料聚丙烯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D.“84”消毒液是以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为了提升消毒效果,可以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
    3.市场上常有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为辨别真伪,请你选择以下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
    A.酚酞B.氯化钡C.硝酸银D.氢氧化钠
    4.市售84消毒液,外观无色透明,具有优良的消毒杀菌作用,保质期长。其有效成分是( )
    A.Cl2B.NaClO
    C.SO2D.KMnO4
    5.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在化学反应中能作还原剂
    B.干燥的氯气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
    C.氯气是难溶于水的黄绿色气体
    D.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点燃一定发生爆炸
    6.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NH3被还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D.生成1ml N2有6ml电子转移
    7.84消毒液(pH约为12,有效成分为NaClO)露置在空气中发生变质,此过程中( )
    A.未发生复分解反应B.Na、O化合价未变
    C.碱性逐渐增强D.会产生氧气
    8.如图所示为氯及其化合物价—类二维图,已知、、均为钠盐,下列物质间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和反应制备
    B.的水溶液呈酸性:
    C.具有强氧化性:
    D.增强的漂白性:
    9.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含有 Cl2、HCl、HClO、H2O 分子
    B.紫色石蕊试剂滴入新制氯水中,溶液先变红后变无色
    C.氯水和液氯都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D.新制氯水的 pH 值要比久置氯水的 pH 值小
    10.关于漂粉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备
    B.漂粉精在空气中会变质
    C.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aCl2
    D.漂粉精溶液有碱性与强氧化性
    11.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 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 共存体系(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l,则
    B.溶液中 可能为
    C.与NaOH反应的氯气物质的量:
    D.当溶液中 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2.下列检验Cl-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
    B.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C.向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
    D.向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13.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集气瓶中氯气呈黄绿色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C.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口会产生大量白雾
    D.该实验能充分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能够支撑相应结论的是
    A.用铂丝蘸取某样品进行焰色试验,观察到黄色火焰,说明该样品所所含金属元素只有钠
    B.向饱和溶液持续通,溶液变浑浊,说明常温下溶解度比大
    C.向装有鲜花的集气瓶中通入,鲜花变色,说明具具有漂白性
    D.将少量固体加入稀盐酸中,产生无色气体,说明非金属性强于C
    15.下列“类比”、“推理”合理的是( )
    A.Cu与反应生成,则Fe与反应生成
    B.溶解于水中放热,则溶解于水中也放热
    C.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粉末,会产生大量气体,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可推测与水反应有中间产物生成
    D.Fe与溶液反应生成Cu,则Na与溶液反应生成Cu
    16.数字化实验是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试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某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氯水中氯离子的浓度、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三者的变化,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针对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3)可知,光照过程中HClO分解有生成
    B.由图(2)可知,100s时,氯离子的浓度大约为
    C.由图(1)可知,光照过程中pH减小是因为氢离子浓度变小
    D.综合所有数据,可知次氯酸分解有HCl和生成
    17.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Cl2+H2O=2H++Cl-+ClO-
    B.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的HClO易分解
    C.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D.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
    B.漂白粉可长期露置,暴晒也不会失效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D.用自来水(以为杀菌消毒剂)配制溶液不会变质
    19.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Cl-),正确的操作是( )
    A.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
    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燥的氯气不能使鲜花褪色
    B.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有白烟产生
    C.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在加热条件下能与单质反应生成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和,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二、综合题
    21.中国疾控中心指岀,消毒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含氯消毒剂是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1)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为)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拟用该原理按如下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氯气,在虚线框内选用的发生装置 (填“甲”“乙”或“丙”)。试剂X是 。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通过大量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能杀菌消毒。可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次氯酸的化学性质,用强光照射氯水,得到氯水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氯水的pH下降的原因是 。
    (3)使用氯气消毒易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机氯化物,用氯气和亚氯酸钠溶液可制备新的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反应中还可得到氯化钠。当消耗标准状况下时,制得 g。
    (4)已知浓度较大时易分解。实验室用稳定剂吸收,生成,使用时加酸只释放出一种气体。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如图2),你认为效果较好的是 。
    (5)亚氯酸钠也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在NaOH溶液中与反应可以得到亚氯酸钠。若反应中生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22.1774年,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气体。1810年,戴维确认这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并命名为Chlrine(中文命名“氯气”)。
    (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中用溶液吸收尾气中的的离子方程式为 ,配制的溶液,所需固体的质量为 。
    (3)用可制备溶液,将溶液加入到滴有酚酞的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红色褪去。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①被中和,② 。设计实验探究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 。
    (4)溶液不能长久存放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检验长久存放的溶液中阴离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23.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从氯气的发现到氯元素的确认,经历了数位科学家30多年的不懈探索,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很快产生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 色气体,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除去氯气中的HCl,可以使用的试剂是 ,最合理的氯气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化学家贝托莱将Cl2的水溶液露置在阳光下,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化学家泰耐特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得到漂白粉,该混合物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4.
    (1)工业上常用氯气生产漂白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有效成分为 (写化学式)
    (2)实验室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配制硝酸银溶液,可能会出现的现象: ,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新制的氯水应保存在 色细口瓶中,并置于阴暗处。
    25.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所示方法制备氯气:
    (1)1mlMnO2和4ml浓盐酸制得的氯气的产量往往远低于1ml,原因可能是
    (2)实验结束后,取少量尾气吸收装置中所得溶液,滴加硫酸溶液有单质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 贮氯罐意外发生泄漏,氯气顺风移动,紧急组织群众沿逆风方向疏散,故A不符合题意;
    B. 氯气能和NaOH溶液反应,所以消防队员向贮氯罐周围空气中喷洒稀NaOH溶液是正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 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处在该环境中的群众,不能趴在低洼处,故C符合题意;
    D. 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液氯低温下与铁不反应,所以能贮存在钢瓶中,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氯气有毒,沿逆风方向疏散能减少吸入氯气的量;
    B.氯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干燥氯气与铁不反应。
    2.【答案】C
    【解析】【解答】A.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nm至100nm之间,故A错;
    B.聚丙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而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
    C.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所以其溶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故C符合题意;
    D.可与H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有害的物质氯气,同时其消毒效果会大大降低,故D错;
    故答案为:C。
    【分析】易错分析:B聚丙烯是由丙烯加聚反应得到,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C.这些物质都是利用其强氧化性进行杀菌消毒。
    3.【答案】C
    【解析】【解答】A.自来水不是碱性的,故酚酞不变色,故A不选;
    B.自来水中的成分和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故B不选;
    C.自来水中的Cl-和硝酸银溶液中的Ag+产生白色沉淀AgCl,所以可以用硝酸银溶液来鉴别自来水和蒸馏水,故C选;
    D.自来水可以和NaOH发生反应,但无明显变化,故D不选。
    故答案为:C。
    【分析】自来水用氯气杀菌消毒,氯气和水会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自来水中含有Cl-、H+,蒸馏水中只有水分子以及由水分子电离出来的微量的H+和OH-。
    4.【答案】B
    【解析】【解答】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NaClO水解(或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
    5.【答案】A
    【解析】【解答】A.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价,其最低价为-1,最高价为+7价,所以氯气可以被氧化,作还原剂,故A符合题意;
    B.干燥的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氯气与水生成HClO,HClO能使紫色石蕊褪色,故B不符合题意;
    C.氯气溶于水,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故C不符合题意;
    D.若通入氢气的量少,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点燃安静地燃烧,不一定发生爆炸,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氯气中Cl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既能升高也能降低,可作还原剂;
    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C.氯气能溶于水;
    D.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
    6.【答案】A
    【解析】【解答】A、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氨气是还原剂,故A符合题意;
    B、在反应3Cl2+2NH3=N2+6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氯气表现出氧化性,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管道漏气,发生反应3Cl2+2NH3=N2+6HCl,反应生成HCl,HCl与NH3反应生成NH4Cl,现象为有白烟生成,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反应3Cl2+2NH3=N2+6HCl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生成1mlN2有6ml电子转移,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该反应中氯气是氧化剂,氨气是还原剂,氮气是氧化产物,氯化氢是还原产物,生成的氯化氢与过量的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据此解答即可。
    7.【答案】D
    【解析】【解答】A.由以上分析知,NaClO、CO2、H2O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NaHCO3和HClO,A不符合题意;
    B.第一步反应生成的HClO发生分解反应2HClO 2HCl+O2↑,O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0价,B不合题意;
    C.NaClO转化为NaHCO3,HClO分解生成了HCl,溶液的碱性减弱,B不符合题意;
    D.反应生成的HClO会发生分解反应2HClO 2HCl+O2↑,从而产生氧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在空气中吸收CO2,发生反应NaClO+CO2+H2O=NaHCO3+HClO、2HClO 2HCl+O2↑。
    8.【答案】D
    【解析】【解答】图片所示为氯的价态二维图,且e、f、g均为钠盐,可以推出:
    a:HCl b:Cl2 c:ClO2 d:HCl e:NaCl f:NaClO g:NaClO3
    A、和反应制备b:,反应方程式正确,但通常情况下,HCl和NaClO3反应用来制备ClO2,故A选项错误;
    B、次氯酸为弱酸,要标明可逆符号,故B选项错误;
    C、反应方程式错误,电荷不守恒,正确方程式:,故C选项错误;
    D、NaClO的漂白性主要依靠水解出来的HClO,因此可以通过加酸的方式,促进其水解,得到更多HClO以此来增强漂白性,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易错点:NaClO的漂白性主要依靠水解出来的HClO
    HCl和NaClO3反应用来制备ClO2
    9.【答案】B
    【解析】【解答】A.HCl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H+和Cl-,故氯水中不存在HCl分子,选项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氯水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由于氯水中的HClO具有氧化性,能使变红的溶液褪色,故溶液先变红,后变无色,选项正确,B符合题意;
    C.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氯水中的HClO,液氯中不存在HClO,故液氯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选项错误,C不符合题意;
    D.久置氯水中的HClO会分解产生HCl,溶液的酸性增强,故pH变小,选项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氯水中存在“三分”:HClO、Cl2、H2O;“四离”:H+、OH-、Cl-、ClO-;结合氯水中成分的性质进行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答】A.漂粉精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备,A不符合题意;
    B.漂粉精在空气中易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而变质,B不符合题意;
    C.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C符合题意;
    D.漂粉精溶液次氯酸钙是弱酸强碱盐显碱性,次氯酸根具有强氧化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漂粉精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B.漂粉精在空气中易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C.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D.漂粉精溶液为弱碱性。
    11.【答案】D
    【解析】【解答】 ,则
    A.氯气和NaOH反应有 、 ,当生成NaCl和NaClO时转移电子最少, 消耗 ,生成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当生成NaCl和 时, 消耗 ,生成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所以如果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l,则 ,故A不符合题意;
    B.令 , , ,生成NaCl获得的电子为 ,生成NaClO、 失去的电子为 ,得失电子不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
    C.若氯气和NaOH只发生反应 ,则消耗氯气为 ,若只发生反应 ,消耗的氯气为 ,所以与NaOH反应的氯气物质的量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当溶液中 : :1时,则Cl原子失去的电子数为10,生成NaCl得到的电子数为1,所以NaCl的计量数为10,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氯气,氢氧化钠可以发生歧化反应,再根据化学计量系数与转移电子数的关系;
    B、根据电荷守恒来判断;
    C、氯气和氢氧化钠可以生成两种产物,根据极限法来计算;
    D、 根据电荷守恒及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判断。
    12.【答案】D
    【解析】【解答】A. 可能生成碳酸银、硫酸银等沉淀,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Cl−,故A不符合题意;
    B. 先滴加盐酸,引入Cl−,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Cl−,故B不符合题意;
    C. 加入盐酸,不能排除Cl−的干扰,故C不符合题意;
    D. 因氯化银不能溶解于硝酸,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可说明溶液中有Cl−,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检验Cl-的方法先用HNO3酸化再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判断。
    13.【答案】B
    【解析】【解答】
    A.氯气为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 集气瓶中氯气呈黄绿色 ,A说法正确;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燃烧火焰为苍白色,瓶口出现大量白雾,B说法错误;
    C.氯气和氢气燃烧,瓶口产生大量白雾。因为反应生成HCl气体,在瓶口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导致,C说法正确;
    D.该实验中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没有氧气参与,充分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析。
    14.【答案】B
    【解析】【解答】A.钾的焰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观察,A不符合题意 ;
    B.向饱和 溶液持续通 ,溶液变浑浊,说明常温下 溶解度比 大,B符合题意 ;
    C.鲜花中含有水,是Cl2遇到鲜花中的水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ClO,C不符合题意 ;
    D.将少量 固体加入稀盐酸中,产生无色气体,说明非金属性 Cl 强于C,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
    【分析】A.钾的焰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观察 ;
    B.常温下 溶解度比大;
    C.Cl2遇到水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ClO ;
    D.非金属性 Cl 强于C。
    15.【答案】C
    【解析】【解答】A、氯气氧化性较强,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故A错误;
    B、 NaHCO3溶解于水吸热,故B错误;
    C、 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放出氧气,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MnO2粉末,会产生大量气体,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可推测Na2O2与水反应有中间产物H2O2生成,故C正确;
    D、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直接置换出Cu,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
    B、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
    C、二氧化锰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
    D、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16.【答案】C
    【解析】【解答】A、由图(3)可知,O2的体积分数越来越大,说明光照过程中HClO分解产生O2,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由图(2)可知,100s时,c(Cl-)大约为700mg/L,大约为0.7g/L,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由图(1)可知,光照过程中pH减小是因为氢离子浓度增大,C错误;
    D.由图(1)可知pH减小,图(2)可知c(Cl-)增大,由图(3)可知,O2的体积分数越来越大,综合分析
    氯水光照有HCl和O2生成,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HClO见光易分解,产生HCl和O2,酸性增强,注意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现用现配。
    17.【答案】D
    【解析】【解答】A. 次氯酸难电离,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A不符合题意;
    B. 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而中毒,B不符合题意;
    C.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水、CO2反应生成次氯酸和CaCO3,C不符合题意;
    D. 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次氯酸是弱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用化学式表示;
    B、洁厕灵的主要成分盐酸,“84”消毒液含有次氯酸钠,发生反应 2HCl + NaClO = NaCl + H2O + Cl2↑ ;
    C、CaCO3+CO2+H2O=CaCO3↓+2HClO;
    D、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
    18.【答案】A
    【解析】【解答】A.新制氯水中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应避光保存,A符合题意;
    B.漂白粉长期露置会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分解,而使漂白粉失效,B不符合题意;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C不符合题意;
    D.氯气消毒的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会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
    B.漂白粉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HCl为白雾;
    D.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19.【答案】C
    【解析】【解答】A、操作不符合题意,它不能排除 等的干扰,故A不符合题意;
    B、操作不符合题意,因为Ag2CO3跟HCl反应时,生成的AgCl仍是白色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
    C、检验Cl-时,需要将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加入待检测溶液中,观察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操作不符合题意,用盐酸酸化,加入了Cl−,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与Ag+能够产生白色沉淀的酸根离子可也能为CO32-,需要先排除干扰;
    B、检验待测溶液中是否含有Cl-,后来又加入盐酸,对实验有干扰;
    C、检验Cl-时,需要将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加入待检测溶液中,产生白色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D、原待测液中加入盐酸,带来Cl-,干扰实验;
    20.【答案】D
    【解析】【解答】A.虽然氯气是干燥的,但是鲜花中含有水,能和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所以干燥的氯气能使鲜花褪色,A错误;
    B. 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 生成氯化氢,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生成白雾,B项错误;
    C. 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在加热条件下能与单质反应生成高价态的氯化铁,C项错误;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所以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氯气本身不具有漂白性,只有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才具有漂白性;
    B.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烟为固体颗粒,雾为小液滴;
    C.铁为变价金属,与强氧化剂生成高价态,与弱氧化剂生成低价态物质;
    D.次氯酸不稳定,生成盐酸,所以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21.【答案】(1)(浓)Δ__MnCl2+Cl2↑+2H2O;丙;饱和NaCl溶液;
    (2)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使溶液的酸性增强
    (3)6.75
    (4)稳定剂II
    (5)1ml
    【解析】【解答】(1)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因为制取氯气的原理是利用固体和液体加热,
    故选择固液加热型装置,根据分析试剂X需要除去氯气中挥发的氯化氢,则X需要用饱和食盐水,最后用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起到尾气处理作用;
    故答案为:;丙;饱和NaCl溶液;;
    (2)次氯酸不稳定,遇强光分解,,因其生成HCl,所以溶液酸性增加,pH减小;
    故答案为: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使溶液的酸性增强;
    (3),标准状况下氯气的物质的量,
    则生成的ClO2为0.1ml,则质量为;
    故答案为:6.75;
    (4)根据图示,稳定剂Ⅱ起保鲜作用时间长;
    故答案为:稳定剂Ⅱ;
    (5)NaOH溶液中 ClO2与H2O2反应可以得到亚氯酸钠,,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生成1mlNaClO2移电子1ml;
    故答案为:1ml。
    【分析】(1)在选择发生装置时,要根据反应物的转态和条件来进行选择。
    (2)氯水主要成分氯气、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极易分解生成盐酸,酸性增强。
    (3)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出二氧化氯的量即可。
    (5)根据反应物化合价的变化,根据化合价升降,确定转移电子数目。
    22.【答案】(1)MnO2+4HCl(浓)Δ__MnCl2+Cl2↑+2H2O
    (2);4.0g
    (3)有漂白性;往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溶液,若溶液变红,证明褪色的原因为①;若溶液不显红色,证明褪色的原因为②
    (4);取少量久置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
    【解析】【解答】(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取的反应物是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Δ__MnCl2+Cl2↑+2H2O。
    (2)实验室中用溶液吸收尾气中的,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配制的溶液,需要500mL容量瓶,则所需固体的质量为0.2ml/L×0.5L×40g/ml=4.0g。
    (3)用可制备溶液,将溶液加入到滴有酚酞的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红色褪去。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①被中和,由于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则另一个原因是②有漂白性。由于漂白后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则设计实验探究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的方案是往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溶液,若溶液变红,证明褪色的原因为①;若溶液不显红色,证明褪色的原因为②。
    (4)次氯酸易分解,所以溶液不能长久存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次氯酸完全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则检验长久存放的溶液中阴离子即氯离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久置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
    【分析】(1)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水和氯气。
    (2)和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依据所选容量瓶的容积计算。
    (3)依据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进行设计。
    (4)次氯酸易分解;次氯酸完全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
    23.【答案】(1)黄绿;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饱和食盐水;C
    (3)O2;2HClO 2HCl+ O2↑
    (4)Ca(ClO)2
    【解析】【解答】(1)氯气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该反应中,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MnCl2、Cl2等,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MnCl2+Cl2↑+2H2O。答案为:黄绿;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 除去氯气中的HCl,为降低氯气的溶解损失,可以使用含氯离子盐的浓溶液,该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因为制取氯气需加热,所以最合理的氯气发生装置是C。答案为:饱和食盐水;C;(3)将Cl2的水溶液露置在阳光下,HClO会发生分解,生成HCl和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为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O 2HCl+ O2↑。答案为:O2;2HClO 2HCl+ O2↑;(4)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得到漂白粉,该混合物中CaCl2没有漂白性,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是Ca(ClO)2。答案为:Ca(ClO)2。
    【分析】实验室使用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由于该反应需要加热条件,所以选择固、液、加热型装置;生成的Cl2能溶于水,并有一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但见光易分解生成氧气,为便于保存,常将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成漂白粉。
    24.【答案】(1)Cl2+Ca(OH)2=CaCl2+Ca(ClO)2+H2O;Ca(ClO)2
    (2)溶液出现浑浊(产生白色沉淀也可以);Ag++Cl-=AgCl↓;棕
    【解析】【解答】(1)工业上常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产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Ca(OH)2=CaCl2+Ca(ClO)2+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其有效成分为Ca(ClO)2;
    (2)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中含有Cl-,用该自来水配制硝酸银溶液,Cl-和Ag+发生反应生成AgCl,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会出现的现象是溶液出现浑浊(产生白色沉淀也可以);新制的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受热、光照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的细口瓶中,并置于阴暗处。
    【分析】
    (1)氯气生产漂白粉,漂白粉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故化学方程式为Cl2+Ca(OH)2=CaCl2+Ca(ClO)2+H2O;
    (2)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会使银离子沉淀,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g++Cl-=AgCl↓;新制氯水含次氯酸,此物质遇光易分解,故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25.【答案】(1)浓盐酸挥发,稀盐酸不反应
    (2)Cl-+ClO-+2H+=Cl2↑+H2O
    【解析】【解答】(1)1ml MnO2和4ml浓盐酸制得的氯气的产量往往远低于1ml,可能的原因是:浓盐酸随反应进行变为稀盐酸后不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浓盐酸挥发损失; (2)实验结束后,取少量尾气吸收装置中所得溶液,滴加硫酸溶液有单质生成为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ClO-+2H+═Cl2↑+H2O。
    【分析】发生装置中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二氧化锰和水,通过净化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利用向上排气法收集,剩余氯气不能排放需要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相关试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课时训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课时训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氯及其化合物 课后训练,67NA或 N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