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人教版 (2019)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1.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2.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应用,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3.理解和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目、摩尔质量之间的换算。
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初步形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二章 第三节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
(1)定义:
(2)符号:n
(3)单位:摩尔(ml)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定义:
(2)符号:NA
(3)近似值为6.02*1023
3、摩尔质量
(1)定义:
(2)单位:g/ml
(3)符号:M
4、物质的量、质量和微粒数之间的关系
m/M=n=N/NA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提出问题
1、从冬季烤火取暖引入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表述方程式所代表的意义,提出疑问:如何将微观粒子和宏观质量联系起来。
阅读、思考、产生疑问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积极思考。
环节二:物质的量的概念
[过渡]用具体数据来展示12g C、32gO2、44gCO2所对应的粒子数为6.02×1023,如此巨大的一个数据,使用起来非常不便,那么有什么好办法使其更简便吗?引出“国际上规定,1m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集合体所代表的含义,很多时候我们用“个”这个量词来表示事物是很不方便的,于是会增加一些新的量词,使计量更加方便,如“盒”、“箱”等都是用来描述一定数目的集合体。
聆听,思考生活中的计量思想与计量微粒的方法之间的联系
从具体数据情境中引入新概念,从生活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展示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
通过对比,接受新的物理量
加深学生对物质的量的理解
{板书}
聆听、记录、
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讲解
[强调]1."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增减任何字。
2.物质的量用于描述具体微观粒子,不能描述宏观物质。
3.物质的量使用时要说明具体的粒子种类
课堂活动:
希沃白板竞赛"初识物质的量"
1.在游戏中练习,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使学生思维外显化,诊断学生掌握水平。
环节三:阿伏加德罗常数
[图片展示]18g水、27g铝等物质的粒子数及物质的量,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思考交流,总结归纳。
进行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精神
[归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符号、单位、与粒子个数、物质的量的关系。
完成练习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环节四:摩尔质量
[表格数据展示]
[提问]1ml物质的质量有什么规律?
小组分工合作,分别分析数据,汇总讨论
展示交流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过渡到摩尔质量的概念
请进行组内交流,尝试用自己的理解来阐述摩尔质量的含义、单位、符号。
[归纳]摩尔质量的概念、符号、单位,以及其与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的关系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完成课堂练习题、互助评价
诊断学生对摩尔质量、物质的量和质量之间关系的掌握水平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所学
小结归纳
及时总结反思,培养学生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第三节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三节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章节概览,情境与任务,资源与支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 物质的量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 物质的量教案,共5页。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