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微专题(精品讲义)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浮力液面高度变化量计算方法与技巧》(精品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浮力液面高度变化量计算方法与技巧》(精品讲义),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原理分析,例题分享,对点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原理分析
如何计算液面高度变化量呢?关键是弄清液面变化所对应的体积和相应的底面积,如图所示。
1.高度关系:
(ΔV排=V②+V③+V④)
(ΔV排=V①+V④)
2.体积关系:
①V①=V②+V③ S物·Δh物=(S容-S物)·Δh液
②V②+V③+V④= V①+V④ S容·Δh液=S物·Δh浸
3.递进关系:
Δh液 → Δp液 → ΔF液 → ΔF浮 → ΔF外
二、例题分享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足够长的圆柱形金属块,容器底面积S容=30cm2,圆柱体底面积S柱=10cm2,容器中盛有水,金属块吊在一根细线下,现将金属块慢慢放入水中,水未溢出,金属块上下底面始终和水面平行。求:
①若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达到15cm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多少?
②若绳子从金属块底部刚好接触到水面时开始向下放下15cm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了多少?
1.第1小问分析过程:
要求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也就是求水位增加的高度。如何求水位增加的高度呢?
思维过程如下:当圆柱体浸入水中15cm时,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圆柱体一边下降,水位一边上升,圆柱体下降的深度加上水位上升的高度刚好为15cm。由此可见,如何将动态变化过程转化为静态过程才是解题关键。
多数同学可能有这样的思维过程:假设原来水位不变,我们把圆柱体浸入水中后排开的水用容器接到,然后将排开的水再倒回容器中。
这个时候有两种思考:
(1)倒入圆柱体两边的空白处,这样水位上升的高度,Δh=V排/(S容-S柱)。显然,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就是15cm+Δh,跟题意矛盾。说明这种思路不正确。
(2)假设原来水位不变,圆柱体和水作为一个整体。将圆柱体排开的水倒入容器底部,让圆柱体和水作为一个整体上升。这样水位上升的高度Δh=V排/S容。而此时圆柱体始终保持浸入水中深度15cm不变。由此可见,液面上升的高度应该等于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除以容器的底面积。这个思路符合题意。
第1小问解答过程:
解:
Δp=ρgΔh=1×103kg/m3×10N/kg×5×10-2m=500Pa
这个公式也可以进行理论推导:
圆柱体浸入水中受到水竖直向上的浮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圆柱体对水的压力大小等于水对圆柱体竖直向上的浮力大小。所以,容器底部增加的液体压力大小等于水对圆柱体竖直向上的浮力大小。即ΔF=F浮,也就是ρ水gΔhS容=ρ水gV排,所以,Δh=V排/S容。利用这个公式,我们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第2小问分析过程:
从圆柱体底部刚好接触水面时向下放15cm,这个过程的意思是:当圆柱体刚好接触水面时,以原来的水面作参照物下降15cm,同时水位还要上升一定的高度,也就是说,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不止15cm,跟问题1圆柱体直接浸入15cm不同。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按照1小问中(2)的思路:将圆柱体底部刚好接触水面向下放下15cm排开水的体积倒入圆柱体两边的空白处,这样水位上升的高度:Δh=V排/(S容-S柱),恰好符合题意。
我们也可按1小问中(2)的思路:假设水位上升高度为Δh,则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5cm+Δh),由Δh=V排/S容得:Δh=S柱(15cm+Δh)/S容,求出Δh。
第2小问解答过程:
解法一:
Δp=ρgΔh=1×103kg/m3×10N/kg×7.5×10-2m=750Pa
解法二:
设水位上升的高度为Δh,根据题意得:
即 ,解得:Δh=7.5cm
Δp=ρgΔh=1×103kg/m3×10N/kg×7.5×10-2m=750Pa
对比上面两个小问,我们发现:如果直接告诉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则Δh=V排/S容;如果告诉物体底部刚好接触水面时向下放下的深度,则Δh=V排/(S容-S柱),两种解题方法和思路是不同的。但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可以统一起来。那就是Δh=V排/S容。
只是第一情况:V排=S柱h浸入。
第二种情况:V排=S柱(h下降+Δh)。
由此可见,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绝对不能生搬硬套公式。
三、对点练习
1.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现有一个底面积为120Cm2、高为20cm的圆柱体A,一开始圆柱体的下表面恰好贴着水面,如图所示。当圆柱体A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h=4cm时(圆柱体未触底,水没有溢出),圆柱体底部所受液体压强为_______Pa,圆柱体A所受浮力为______N。(g=10N/kg)
解答:由题意知:S容=200cm2,S柱=120cm2,hA=20cm,Δh物=4cm
p=ρ水gh水=1×103kg/m3×10N/kg×0.1m=1000Pa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120×10×10-6m3=12N
2.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现有一个底面积为120Cm2、高为20cm的圆柱体A,一开始圆柱体的下表面恰好贴着水面,如图所示。当圆柱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为6cm时(圆柱体未触底,水没有溢出),圆柱体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增大了_______Pa,圆柱体A所受浮力为______N。(g=10N/kg)
解析:由题意知:S容=200cm2,S柱=120cm2,hA=20cm,Δh浸=6cm
求Δp液→Δh液
Δp液=ρ水gΔh液=1×103kg/m3×10N/kg×0.036m=360Pa
V排=S柱h浸=120cm2×6cm=720cm3
F浮=ρ水gV排=7.2N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利用浮力测密度的技巧》(精品讲义),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浮力测密度问题常规解答思路,利用比值法解答浮力密度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浮力精品学案设计,文件包含104浮力原卷版docx、104浮力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1 认识浮力优质导学案,文件包含91认识浮力教师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沪粤版docx、91认识浮力学生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沪粤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