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教案设计
展开一 内容解读
本文主要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及一些令作者印象较深的人与事。作者选择这些昆明雨季中最能触动自己情思的事物,写出了自己离开昆明后对昆明的雨的怀念。
课文共十一段,文章由宁坤求画写起,以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来突出昆明多雨湿润的特点,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第2段,仅以“我想念昆明的雨”一句话为一段,在内容上,点明了文章中心,奠定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基调;在结构上,这个独立成段的句子又承接了上文的画面介绍,引起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抒写。第4、5段写出昆明的雨给作者的感受,“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第6段描写了仙人掌。第7段描写了各种菌子。第8段描写的是雨中的杨梅。第9段写雨中的缅桂花。第10段写作者对一段往事的怀念。第11段再以“我想念昆明的雨”独立成段,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在结构上,照应第2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完整。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深情。
二 技法总结
1.条理清晰,线索分明。
本文叙述条理清晰,线索分明。作者以“我想念昆明的雨”为线索,为我们叙述了昆明雨季给人的感受和昆明雨季的特点,以及雨季中的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事物和一些令作者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汪曾祺撷取了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情味的世界当中。
2.选材精当,描写灵活。
课文所选的事物、素材都是与昆明的雨有关的,并且都比较能够突出昆明的雨的特点。作者对仙人掌、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进行多角度、多手法的描写,事事亲切,物物关情。
3.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内心情怀。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杨梅、缅桂花等,作为作者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构成了其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着汪曾祺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笔携墨带,遂成美文。
三 主题概括
这篇散文,作者以昆明的雨为出发点,突出了昆明雨季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切思念,彰显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1.作家作品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等,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2.作品背景
汪曾祺在昆明生活了7年,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他的第二故乡。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汪曾祺先生的昆明情结非常感人且具有深刻影响,已成为昆明的一项具有深厚人文意义的地域文化。
3.拓展延伸
关于雨的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辟邪(bìxié) 鲜腴(yú) 晕倒(yūndǎ) 吆喝(yā) 黄焖鸡(mèn)
密匝匝(zā)
2.根据拼音写汉字。
lí(篱)笆 格dià(调) mù(暮)年 qínɡ(情)味 tái(苔)痕
连mián(绵)不断 张目jié(结)舌
3.解释下列词语。
(1)鲜腴:新鲜肥美。
(2)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3)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指理屈词穷或因害怕、紧张、惊恐等原因说不出话来。
(4)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5)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
2.明确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
3.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导入一 汪曾祺先生曾给朋友画了一幅有昆明特点的画,我们一起来朗读屏幕上的这段话,看看汪老先生画了什么。
学生齐读屏幕投影上的文字。
展示文字: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预设:汪曾祺先生选择了画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和几朵青头菌、牛肝菌。正是这样的一幅画牵动了汪曾祺对昆明的缕缕情丝,并写下了这篇文章——《昆明的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昆明的雨》。
导入二 汪曾祺是一位诗意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与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充满诗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昆明的雨》,感受这份诗意吧!
导入三 同学们,你们能说出一些描写雨的古代诗句吗?(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知道得真多啊,那么你们能说出一些写雨的著名散文吗?(学生自由发言)真不错,看来同学们平时都非常喜欢读书,喜欢积累。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雨的散文——汪曾祺的《昆明的雨》,看一看在汪曾祺眼中昆明的雨是什么样子的,他又为什么想念昆明的雨。(板书课题《昆明的雨》)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默读《昆明的雨》,找出能帮助你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或关键句。
预设1:题目《昆明的雨》。
预设2:“我想念昆明的雨。”
2.提示: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我们要学会借助课文的阅读提示或旁批来帮助自己解读文本。请大家认真地默读课后的“阅读提示”,找到解读《昆明的雨》的密码。
预设1: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
预设2:贯串全文的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预设3:昆明的美。
3.小结:同学们都很细心,说得很有道理。其实同学们已经找到了解读这篇文章的密码。“昆明雨季的景、物、事”是对象,“美”是特征,“喜爱与想念”是情感。所以我们解读这篇散文只需要抓好三要素——对象、特征、情感就可以了。
三 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提问:文章开篇就说“我想念昆明的雨”,汪曾祺先生只是想念雨吗?还有什么?请同学们用这样一个句式来说说看:“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
预设1: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倒挂的开花的仙人掌。
预设2: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种美味的菌子。
预设3: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雨中的杨梅。
预设4: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带着雨珠的缅桂花。
预设5:我想念昆明的雨,还想念雨中和我相聚的友人。
2.提问:文章的题目是《昆明的雨》,汪曾祺想念的其他事物跟“雨”有关系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预设1:有关系。因为有雨,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的状态,所以仙人掌是浓绿的。
预设2:有关系。因为有雨,菌子很多,且味极鲜腴。
预设3:有关系。因为有雨,昆明的杨梅又大又好吃。
预设4:有关系。因为有雨,缅桂花很香,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预设5:有关系。因为有雨,作者和友人在小酒店才一直坐到午后,直到四十年后仍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3.提问:同学们,请大家再一次阅读课文后的“阅读提示”,说说这体现了汪曾祺先生怎样的散文特点。
预设: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往往撷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4.小结: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特征之一是从生活的琐碎小事中取材。
四 赏读课文,体会美感
1.因为有了雨,昆明便有了别样的美。请同学们再来读读文章,在文章的空白处进行批注:你读到文章的字里行间渗出了怎样的美?请你把找到的关于昆明的雨别样的美与学习小组内的同学分享交流。
示例: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有特色的穿着打扮,加上“娇娇的”吆喝声,通过外貌描写与语言描写,生动地写出了苗族女孩子的娇美。
预设1:
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这样一个画面,表达昆明百姓美好的愿望。作者娓娓道来,再现了昆明当地的风俗美。
预设2:
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作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这一段写的是干巴菌,先总说“中吃不中看”,乍看甚至让人怀疑是否能吃;然后详写“不中看”,颜色不好、外形不美,还掺和着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后写如果细心烹饪就会感受到它的美。这一段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突出了干巴菌的美味。
预设3:
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就在这样的雨季,作者感受到了热情善良的房东送花的情意,这是一种人情美。
预设4:
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
小酒店的外面是大雨滂沱,里面是友人小酌,在这潮湿的空气里,有繁茂的绿叶,有飘香的花朵。美好的氛围增进着朋友之间的友情。
2.小结:“阅读提示”中提到的“本文正是这样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相信你已经充分感受到了。
五 品味语言,体会韵味
1.有人这样评价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分开来读,句子是平淡无味的,凑在一起读,就变得很有味道了。”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勾画出你认为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的语句或段落,分享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并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推荐给大家。
示例: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有如大白话一般,没有任何秀丽华彩之处,但是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平实质朴的韵味,让人感到亲切,这正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语言风格。
预设1: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一字一顿,突出了牛肝菌的味道好,表现出作者对牛肝菌的喜爱。
预设2:
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乱七八糟”中所蕴含的感情强烈,强调了干巴菌的外形不堪直视;“张目结舌”从侧面写出了干巴菌的味道之好;“这东西这么好吃”这样的直接表达,照应了上文“这种东西也能吃”,突出了干巴菌“中吃不中看”的特点。
预设3: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说“不是……”,而不是直言“是……”,这样的语句,说一半,留一半,富有余味。
2.小结:汪曾祺先生曾说,“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这就是“阅读提示”中提到的汪曾祺的散文特点之二——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
六 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由画开篇,奠定基调——想念
总写雨季的特点:长、明亮、丰满、使人动情
细说雨季中的景、物、事
雨季中的生活经历,引发了乡愁、诗情房东送缅桂花
莲花池边酒店小酌
再次点题,收束全文喜爱
怀念
珍惜
七 布置作业
请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精彩片段,写四五行小诗。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2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蝉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2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苏州园林教案</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1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背影教案设计</a>,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