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背景,课文解读,作者简介,创作背景,文题解读,学习字词,理解词义,课堂检测,整体探究,划分层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重点)2.感受丽江的美丽、淳朴、厚重、和谐,提升审美情趣。
说到丽江我们都不陌生,丽江是旅游胜地,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国家园林城市。她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居于青藏高原南端,境内地形地貌多样,风景如画。今天,让我们跟随阿来,像一滴水一样,缓缓地流过丽江,去领略她的魅力与风采。
阿来,生于1959年,藏族,四川省马尔康市人,当代作家。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阿来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品有小说《尘埃落定》《空山》《蘑菇圈》等。他的散文以其清澈和纯净,洗涤着人类疲惫的灵魂,带给人们非同寻常的审美感受。
2012年6月,阿来第三次来到丽江,受人所赠十三卷本《云南史料丛刊》的“诱惑”,应允写一篇“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有关丽江的文章。面对着众多写丽江的佳作,怀揣着对丽江的千头万绪,他觉得“这篇文章是非写不可了,如何着手,依然心下茫然”。最终,阿来写出了这篇文章。
“一滴水”指文中的“我”;“经过”,是文中的主要内容,包含时空的含义。“丽江”是文章描写的对象。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题,新颖巧妙。
喧哗:声音大而杂乱;喧嚷。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
苍劲:(树木)苍老挺拔。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滴水”的经历。
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一滴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小桥、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最后奔流到金沙江。
2.这篇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自述往事,玉龙雪山顶上的一滴水由雪峰直入地下,展现了丽江古城的历史。
旅途记事,写一滴水经历许多波折流过丽江古城,展现了丽江古城当下的美景。
1.根据文章内容,“我”这“一滴水”是怎样形成的?
“我”是一片雪,然后变成了坚硬的冰,成为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后来被阳光融化成一滴水。而在成为雾气化为雪之前,“我”也是一滴水。
2.第1段有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点出“我是一片雪”。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角度,运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一滴水的前生,点明所在的位置——玉龙雪山顶上,达到从峰顶俯瞰的效果。同时,富有童真童趣,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3.阅读第3段,一滴水在去丽江坝的路上都看见了些什么?
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开满鲜花的树,叫作杜鹃,叫作山茶。马帮来往的驿道。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
4.文中写明朝时期的四方街的建造和徐霞客的到来有何作用?
①交代了四方街的建造历史。(建筑史)②巧妙地点明了丽江古城扬名海内外的原因。(成名史)
1.第6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又睡去了”,引出下文“我”再次醒来的所见所闻。“几百年”点明沉睡的时间之长,暗示丽江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2.“一滴水”从黑龙潭出来后看见了哪些景象?
◎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 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看见了潭水映照雪山。
3.第7段在内容上和前后文有何逻辑联系?
本段写今天的丽江古城游人丛集、名声远播的情况,其实是第3段中徐霞客“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的一种延续与发展。作者行文中突出了“玉龙雪山”,既与前后文紧密相扣,又表现了丽江古城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下文第10段“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的评述做铺垫。
4.“一滴水”在水车上看到了怎样的古城美景?
◎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5.“一滴水”进城之后,看到了怎样的丽江古城?
◎经过了银器小店、玉器店、一座院子、字画店、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看到了演奏古代音乐的白须垂胸的老者们、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闲适的游客、悠然的主人。◎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
6.“一滴水”出城之后,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7.第16段强调“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而开头说“我是一片雪”,第2段写“我”“变成了坚硬的冰”,为什么?
“雪”“冰”“水”是同一种物质在“雪山”“冰川”“河流”三种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形态,单用其中任何一种均不能完成对丽江全景的游历,而写“雪”在玉龙雪山顶上变成“冰”,变成“冰川”的一部分,再融化为“水”流过丽江古城,流过黑龙潭,流入金沙江,可以写出丽江漫长的历史以及古城的变迁,更符合实际情形,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8.根据第3、4段和第13、14段“一滴水”的观察,你觉得中外游客纷纷奔向丽江古城的原因有哪些?
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四方街,并有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传世。
地处丽江坝盆地,周边有山(玉龙雪山、象山、狮子山、笔架山),有水,有平原,有草甸,遍植松、杉、杜鹃、山茶。
这里能让人的心沉静下来,适合修身养性。
如“三坊一照壁的院子”。
有马帮驿道古迹,有银匠店、玉器店、字画店、茶楼酒吧,有纳西古乐传世,有种花传统。
1.给下面加红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1)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 )立在蓝天下面。(2)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shì( )一只硕大的银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完整版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读写写,多音字,形近字,喧喧哗,暄寒暄,渲渲染,炫炫目,四方街木府,建筑特点,一滴水经过丽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一滴水经过丽江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寻一滴水的所经之路,品一滴水的所见之美,赏一滴水的构思之妙,赏一滴水构思之妙,一滴水眼中的丽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课课件ppt,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