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769821/0-17164000016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769821/0-17164000016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769821/0-17164000017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769821/0-17164000018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769821/0-17164000018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769821/0-171640000187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769821/0-171640000192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769821/0-171640000196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概念的概述教学ppt课件
展开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1目 概念的含义
议一议: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细胞出了问题,机体就会产生故障。同样,概念出了问题,相关的思维也就会不正确。那么概念究竟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准备把握概念?
①含义: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②分类: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例如:“西红柿是红色的”。其中“红色”是“西红柿”的性质。 “4大于2”,这里“大于”表示的是“4”与“2”的关系。
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某事物具有,其它事物也可具有的属性。
有一天,柏拉图与学生们散步。一个学生问柏拉图:“您说,人是什么?”柏拉图说:“人是两腿直立的动物。”于是有一个调皮的学生,抓来一只鸡,问柏拉图:“请问老师,这是人吗?”柏拉图觉得自己的说法有漏洞。连忙修正自己刚才的说法:“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腿直立的动物。”又有一个学生,找来了一只拔光了羽毛的鸡,在柏拉图面前高高举起,问老师:“这只没有羽毛的鸡,难道是您说的人吗?”
“人”有哪些属性?其中能将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是属性?概括人的概念。
有眼睛、有耳朵、有四肢能直立行走能用肺呼吸能血液循环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人具有,其他动物也可能具有, 属于非本质属性
人是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
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P22
把握概念,就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P23相关链接
“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抽象出“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比如张三或李四,而是指所有的“人”。P23相关链接
请解释下文中每个“意思”的意思
小华给朋友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思。朋友:“你这是什么意思?”小华:“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朋友:“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小华:“小意思,小意思。”朋友:“你这人真有意思。”小华:“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朋友:“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小华:“是我不好意思。”朋友笑了:呵呵,我对你有点意思了。小华心想:嘻嘻,我就是这个意思。
意思的9种意思:1、思想,心思;2、意义,道理;3、意图,用意;4、略表心意;5、某种趋势或迹象;6、情趣,趣味;7、神情;8、意见,想法;9、引申指代表心意的宴请或礼品;
(3)概念的表达(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①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多词一义)
eg:“母亲”和“妈妈”是不同的语词,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②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一词多义)
eg:“先生”这个词既可以指“男性”、“老师”,也可以指“尊者”
白头翁会飞,王爷爷是白头翁,所以王爷爷会飞。
【示例评析】:(P23中间)
“白头翁”有时表示一种鸟,有时表示白头发的老汉。这个语词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概念。混乱地使用不同的概念,是不合乎逻辑的。
一个算命先生和一个理发匠是一对棋友。他们的棋艺不相上下,谁也不服谁。一天,他们在下棋前商定了输赢后的奖惩办法。算命先生说:“要是我输了,我情愿奉送一命。”理发匠说:“好,一言为定,如果我输了,白送你一个头!”结果,算命先生输了,他如实地履行了协定,但算命先生却没有死。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算命先生所说的“情愿奉送一命”意思是不收费,白给对方算一次命,而不是将自己的性命奉上。理发匠所说的“白送你一个头”也是如此,即不收费为对方剃个头,而不是把自己的人头送给对方。所以算命先生输棋履行协定,也只是少收一次算命的钱,并无生命危险。
概念与属性、语词的关系
第2目 概念的基本特征
大家都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而又穷困潦倒的老书生孔乙己,明明偷了人家的东西,却死要面子,不愿承认是“偷”的。当别人说他偷了人家的东西时,孔乙已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有人揭他老底,说亲眼看到他偷了何家的书,被吊着打。孔乙已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他的回答引得众人哄笑起来。
思考:分析为什么孔乙已的回答引得众人哄笑起来。
因为“偷”和“窃”虽是两个不同的词,但在表示一种不正当行为时,意思相同。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完全相同、重合的,即“偷”和“窃”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全同关系。孔乙已不承认自己“偷”,却承认自己“窃”,把全同关系当作全异关系,所以引得众人哄笑起来。
1、概念的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概念的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例如:1.“人”这个概念,其内涵是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2.商品的内涵就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例如:1.“人”这个概念,它的外延包括古今中外、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音和不同生活习惯的人。2.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指的是水果、蔬菜、面粉、服装、家电等。
3、内涵与外延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历史书、军事书、农业书、医学书、文学书等
《商法》、《经济法》、《宪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庙宇、宫殿、房屋、桥梁……
0.2、1、1.5、8、100……
4.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和不相容
⑴相容关系: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
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A>B学生和大学生树和杨树
A=B母亲和妈妈、鲁迅与周树人
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部分A=部分B青年与工人
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①全同关系、②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④交叉关系。
◆ “《史记》的作者”与“司马迁” ◆ “动物”与“马” ◆ “马”与“动物” ◆ “中学生”与“球迷”
思考:“树”与“树叶”、“树”与“松树”都是属种关系吗?
判断属种关系的技巧:(1)是否处在同一类事物中;(2)是否有共同的属性;(3) 用“B是A”判断,若成立就是,否则则不是。
“树”与“树叶”是整体与部分关系,不是属种关系“树”与“松树”是属种关系
判断以下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
如:“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合同
如:“输”和“赢”输+赢<比赛结果,比赛结果除了输和赢外,还有平局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团员”和“非团员”“输”和“赢”“团员”和“党员”“大学生”和“学生”“中国人”和“台湾人”“商品”和“劳动产品”“苹果“和”火车“
小结: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概念的含义、特点和表达形式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a href="/zz/tb_c401586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概念的概述评课课件ppt</a>,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目,概念的含义,因“盗”被“殴”,第二目,概念的基本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概念的概述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a href="/zz/tb_c401586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概念的概述评课ppt课件</a>,共1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概念的含义,二概念的基本特征,全同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一般全异关系,相容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