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精品课件)(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5722048/0-1715583710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精品课件)(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5722048/0-17155837105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精品课件)(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5722048/0-17155837105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精品课件)(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5722048/0-171558371060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精品课件)(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5722048/0-171558371067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精品课件)(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5722048/0-171558371072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精品课件)(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5722048/0-171558371076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精品课件)(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5722048/0-171558371078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精品课件)(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课件 0 次下载
-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精品课件)(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课件 0 次下载
-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精品课件)(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课件 0 次下载
-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精品课件)(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课件 0 次下载
-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件(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认识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影响。2.认识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3.认识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学习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后实物物种交流的表现难点:食物物种交流给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新航路开辟以前,食物物种交流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也有一些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公元前 6000 年左右,西亚的小麦、大麦等进入了欧洲。公元前2 世纪到公元 2 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也从亚洲传到罗马。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新航路开辟前物种交流的特点和原因?
特点:①传播时间长;②交流范围有限,集中在大陆内部及邻近地区;③交流路径以陆路为主;④交流物种较少。原因: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低下;②交通运输业的落后;③食物保鲜技术的落后
1、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食物物种交流的背景:
(1)新航路的开辟;(3)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3)世界市场的出现及逐渐扩展;(4)美洲作物(玉米、甘薯)自身的优势。
“哥伦布大交换”指的是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 ——艾弗瑞·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2、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物种的外传表现: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思考:为什么玉米、甘薯能够在明代广泛种植?新粮食作物的引入产生了哪些影响?
1、原因:①明朝人地矛盾突出,粮食产量需求高;②玉米、甘蔗具有耐旱耐瘠特点,适应不同土壤的环境。③人民自发种植与政府重视推广,对气候环境较强的适应性。2、影响:①农作物种类增多,粮食产量提高,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②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农产品商品化;③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④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⑤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等;⑥人口增长加剧了人地矛盾,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
辣椒: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思维拓展:美洲作物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原因?
1、世界联系加强: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欧洲殖民扩张,促进世界各大洲之间物种交流。2、政府因素:高产作物玉米、马铃薯、番薯的引进,有助于迅速解决由于人口膨胀导致的粮食问题。3、经济因素:伴随人口急剧增长,明清时期人地矛盾突出;农产品商品化。4、社会需求:美洲作物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的生存、营养需求;高产作物适应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绘制咖啡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路线图。2.从这一传播过程来看,你如何认识不同地区的物种交流?3.谈谈咖啡的传播产生了哪些影响
非洲 阿拉伯 欧洲 美洲
物种交流既是经济交流,也是文化交流的载体。
①改变了欧美等地的社会生活习惯;②咖啡馆成了社会的重要场所,形成了各地特有的咖啡文化;③丰富了物质生活,有利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1)非洲:玉米使干旱的非洲有了可靠的食物来源。(2)中国:玉米丰富了粮食种类,扩大了种植面积。(3)欧洲:马铃薯提高了抗饥荒能力,加速了人口增长。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物种
(1)马铃薯改变了欧洲人的食物结构。 (2)小麦丰富北美人民的饮食种类。(3)玉米、甘薯丰富了中国的粮食种类。(4)玉米、马铃薯、甘薯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二、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1)北美:水稻除供应本地消费外,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2)中国:粮食除满足自身需要外,还投入市场出售,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新作物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对美洲:①食草的马、牛、羊等动物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承载能力。②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茂密的原始森林被滥伐,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2)对中国:①使得以前不适应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②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土流失。(3)对世界:生态失衡(一些物种在没有天敌的新环境下泛滥成灾)。
5、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等级。
新航路开辟前,每磅胡椒的价格为6先令甚至更高,几乎从未低于3先令6便士;开辟新航路后,胡椒价格为每磅16便士至2先令不等。香料开始从奢侈品向大众消费品转化,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益人。 ——英国商人托马斯·孟
6、物种的全球流动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据估计,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病毒和战争:欧洲人借助天花征服美洲,90%的印第安人去世。
【思维拓展: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1.欧洲主导性:伴随欧洲的殖民扩张进行。2.内容丰富性: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3.范围全球性: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4.结果两重性:加速生产专业化和商业化,推动贸易进一步发展,使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冲击某些地区旧有的社会结构,带来灾难。5.时间长期性:新航路开辟后,开始了物种大交流。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6.过程具有双向互补性。
(2023·海南·高考)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9世纪(欧洲)。根据材料“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可可树被广泛引种,而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可可豆由奢侈品逐渐成为大众化商品,综上可知,这一变化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下的结果,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是一方面原因,但非根本原因,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商业格局发生变化,与材料信息中引起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写出马铃薯的洲际传播路径。结合所学,概括马铃薯成功跨洋传播的必备条件。(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8和19世纪的相关史实,围绕文明互鉴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料二 在16-18世纪繁荣的中欧贸易中,瓷器、漆器、织物、壁纸、家具和玩具等各式各样的中国特产涌入欧洲,饮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丝绸与瓷器的魅力促使欧洲人致力于将其生产本土化。 1753年7月24日,瑞典王后收到国王赠送的一件特殊生日礼物:一座木结构的中国屋。她描述道:“我的长子穿得像个中国王子一样在入口处恭候,随侍的王室侍从则扮成中国文官的模样……里面有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印度风格装饰成的大房间,四角各有一只大瓷花瓶。……欣赏过所有东西之后,国王陛下下令演出一场配土耳其音乐的中国芭蕾。” ——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材料三 为加强对印度的统治,1853年,英国议会通过一个新特许状法案,规定印度文官应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实行公开竞争考试。但印度人进入印度文官殿堂的大门非常狭窄。……印度成为主权共和国后,肯定了当时已存在的印度行政官等系统,并根据宪法有关规出定制定了全印文官法。文官分为全印文官、邦文官和中央文官。 ——整理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答案】(1)路径: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等洲。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人口跨洋迁移;马铃薯适应性强;(2)举例:论题:东西方经济联系促进文化交流。 论述:随着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东西方的经济联系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作为东方商品之一的茶叶在西方的传播也得到逐渐加强。 17 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此时饮茶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消费量较为有限;至 18 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猛增,其影响范围从17世纪的社会上层扩展至18世纪的几乎所有家庭,逐渐形成了英式饮茶的习惯性做法。“下午茶”也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起来。此后,饮茶逐渐发展成为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之一,形成英国自身的茶文化特点。这说明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东方文化随之传播到西方,并逐渐与西方本土文化结合,从而呈现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局面。 综上,世界经济的联系对文化的发展会产生推动作用,推动文化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详解】(1)路径:根据材料一地图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欧洲殖民者到美洲后把马铃薯运输到欧洲,再带到亚洲。条件:结合所学从新航路的开辟、人口跨洋迁移、马铃薯适应性强角度分析。(2)此问是开放式问题。论题:根据材料一从物种交流分析。根据材料二“瓷器、漆器、织物、壁纸、家具和玩具等各式各样的中国特产”可知产品交流;根据材料二“饮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丝绸与瓷器的魅力促使欧洲人致力于将其生产本土化”可知茶文化丝绸、瓷器本土化的文化交流互鉴。根据材料三“印度成为主权共和国后,肯定了当时已存在的印度行政官等系统,并根据宪法有关规出定制定了全印文官法”可知,制度的交流互鉴。综上材料分析,可从物质、思想文化和制度三个方面来拟定东西方的交流。论述:史料举例:物质类:如马铃薯、茶叶等。思想文化类:如茶文化、印度风格等。制度类:如文官制度、《拿破仑法典》等。阐述角度:结合物质类史料、思想文化类史料和制度类史料来阐述文明互鉴。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完美版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土豆在中国的传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学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禽类的推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