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课时跟踪检测(八)电容器的电容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660736/0-17141532672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课时跟踪检测(八)电容器的电容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660736/0-17141532673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4 电容器的电容随堂练习题
展开1.(2022·广东1月学考)如图是种电容式键盘,每个键下面还有一块可上下移动的小金属片。与该金属片隔有一定空气间隙的是另一块固定的小金属片。 这样两块金属片就组成个小平行板电容器。当键被按下时,引起电容改变的因素是( )
A.两块金属片间的电压
B.两块金属片上的电量
C.两块金属片间的距离
D.两块金属片的正对面积
解析:选C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eq \f(εrS,4πkd),当键被按下时,其下方金属片与另一块固定的小金属片之间距离减小,电容C增大,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取决于组成电容器的材料性质以及内部结构,与电容器是否带电无关,A、B、D错误,C正确。
2.(多选)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和恒定直流电源相连,箭头表示此刻的电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电容器正在充电
B.电容器正在放电
C.电容器两板间距离一定正在变大
D.电容器两板间距离可能正在变小
解析:选AD 平行板电容器和恒定直流电源相连,电容器两端电压不变,箭头表示此刻的电流方向,则电容器正在充电,故A正确,B错误;电容器正在充电,电容器两板所带电荷量增大,电容器的电容增大,所以电容器两板间距离可能正在变小,故D正确,C错误。
3.超级电容器又叫双电层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不同于传统的化学电源,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与电池之间、具有特殊性能的电源。它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时间短、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特点。如图为一款超级电容器,其标有“2.7 V,3 000 F”,则可知( )
A.该超级电容器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该电容器最大容纳电荷量为8 100 C
C.该电容器在电压为2.7 V时电容才是3 000 F
D.该电容器在2.5 V电压下电容器不能带电
解析:选B 由于是电容器,故其放电时是把储存的电能释放到电路中来,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该电容器最大容纳电荷量为Q=UC=2.7 V×3 000 F=8 100 C,故B正确;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其大小与电压和电量无关,该电容始终为3 000 F,故C错误;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为2.7 V,说明工作电压不超过2.7 V,可以小于2.7 V,故D错误。
4.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若使它的电荷量减少3×10-4 C,则其电压减少为原来的eq \f(1,3),则( )
A.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9×10-4 C
B.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4.5×10-4 C
C.电容器原来的电压为1 V
D.电容器的电容变为原来的eq \f(1,3)
解析:选B 由题意知C=eq \f(Q,U),C=eq \f(Q-3×10-4 C,\f(1,3)U),联立解得Q=4.5×10-4 C,故B正确,A错误;因电容器的电容不知,所以无法得出电容器原来的电压,C错误;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特性决定,跟电压和电荷量的变化无关,所以电容器的电容不变,D错误。
5.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容器中所带电荷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线,若将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 40 V降低到36 V,对电容器来说正确的是( )
A.此过程是充电过程
B.此过程是放电过程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10-2 F
D.该电容器的电荷量变化量为0.2 C
解析:选B 由Q=CU知,U降低,Q减小,故为放电过程,A错误,B正确;C=eq \f(Q,U)=eq \f(0.2,40) F=5×10-3 F,C错误;ΔQ=C·ΔU=5×10-3×4 C=0.02 C,D错误。
6.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与恒压直流电源两极连接,充电结束后,电容器的电压为U,电荷量为Q,电容为C,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E。现将两极板间距离减小,则引起的变化是( )
A.Q变大 B.C变小
C.E变小 D.U变小
解析:选A 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与恒压直流电源两极连接,其电压U保持不变,将两极板间距离d减小,由电容的决定式C=eq \f(εrS,4πkd),分析得知,电容C变大;电荷量Q=CU,U不变,C变大,Q变大;由E=eq \f(U,d)分析可知电场强度E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7.(2023·浙江1月学考)小明同学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中给一个固定电容器充电。下列描述电容器电荷量Q、电压U、电容C之间关系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A 固定电容器的电容C是确定的,与电荷量Q和电压U无关,选项A正确,选项B、C错误;由Q=CU,电荷量Q与电压U成正比,选项D错误。
eq \a\vs4\al(B)组—重应用·体现创新
8.如图所示,一带电油滴悬浮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B之间的P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极板A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但仍在P点上方,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油滴将向下运动 B.油滴将向上运动
C.电容器电容减小 D.极板带电荷量将减小
解析:选B 将极板A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根据E=eq \f(U,d)分析得知,板间场强增大,油滴所受电场力增大,油滴将向上运动,故A错误,B正确。将极板A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时,根据C=eq \f(εrS,4πkd)知电容C增大,而电容器的电压U不变,由Q=CU知,极板带电荷量将增大,故C、D错误。
9.如图所示是测定液面高度h的电容式传感器示意图,E为电源,G为灵敏电流计,A为固定的导体芯,B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质,C为导电液体。已知电流从灵敏电流计左边接线柱流进电流计,指针向左偏。如果在导电液体的深度h发生变化时观察到指针正向左偏转,则( )
A.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增加,液体的深度h在增大
B.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减小,液体的深度h在增大
C.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增加,液体的深度h在减小
D.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减小,液体的深度h在减小
解析:选D 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流过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由左→右,则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减小,由Q=CU可知,导体芯A与液体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eq \f(εrS,4πkd)可知液体的深度h在减小,故D正确。
10.(多选)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定值电阻R、电源E相连,用绝缘细线将带电小球q悬挂在两极板间,闭合开关S后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有( )
A.保持开关S闭合,将A板向右平移,θ不变
B.保持开关S闭合,将A板向左平移,θ变小
C.断开开关S,将A板向右平移,θ不变
D.断开开关S,将A板向右平移,θ变小
解析:选BC 保持开关S闭合,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不变,将A板向右平移,d减小,则电场强度增大,带电小球所受电场力增大,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知,θ角变大,反之向左平移A板,θ角变小,A错误,B正确;断开开关S,电荷量不变,根据C=eq \f(εrS,4πkd),E=eq \f(U,d),C=eq \f(Q,U),联立解得E=eq \f(U,d)=eq \f(Q,Cd)=eq \f(4πkQ,εrS),故电场强度大小与两极板间的距离无关,故电场强度不变,所以向右平移A板,θ角不变,C正确,D错误。
11.(2021·郑州检测)图甲、乙、丙为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请将正确的结论填在横线上。两平行板之间的电场可以视为匀强电场,给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
(1)如图甲所示,若保持板间距离d不变,正对面积S变小,则两板电容C______,板间电势差U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如图乙所示,若保持S不变,d变大,两板电容C________,板间电场强度E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3)如图丙所示,若保持S和d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介质板后,则板间电势差U__________,板间电场强度E__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
解析:(1)保持板间距离d不变,两极板正对面积减小,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eq \f(εrS,4πkd)得知,电容C变小,而电容器的电荷量Q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C=eq \f(Q,U)分析得到,板间电势差U变大。
(2)保持S不变,板间距离d增大,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eq \f(εrS,4πkd)得知,电容C变小,而电容器的电荷量Q不变,根据E=eq \f(U,d)和Q=UC,可以知道:E=eq \f(4πkQ,εrS),故E和d无关,故E不变。
(3)保持S和d都不变,插入介质板后,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eq \f(εrS,4πkd)得知,电容C变大,而电容器的电荷量Q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C=eq \f(Q,U)分析得到,板间电势差U变小,由U=Ed可以知道,E变小。
答案:(1)变小 变大 (2)变小 不变 (3)变小 变小
12.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A、B相隔6 cm。分别接在36 V的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上。点C在两板间且到板A的距离为2 cm,正极板A接地。
(1)求A、B两板间的场强。
(2)求C、A之间的电势差UCA。
(3)将一个电荷量为q=2×10-8 C的粒子从C点移到A板,求这个过程中静电力做的功。
解析:(1)A、B两板间的场强为E=eq \f(U,d)=eq \f(36,6×10-2) V/m=600 V/m,
由于下极板为高电势,因此电场方向为由A板垂直指向B板。
(2)A板接地,因此A板的电势为0。电场方向为由A板垂直指向B板,所以A点的电势比C点的电势高,所以CA之间的电势差为UCA=-EdAC=-600×2×10-2 V=-12 V。
(3)C到A过程中,静电力做的功为WCA=qUCA=2×10-8×(-12) J=-2.4×10-7 J。
答案:(1)600 V/m,方向由A板垂直指向B板
(2)-12 V (3)-2.4×10-7 J
必修 第三册1 磁场 磁感线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三册<a href="/wl/tb_c16314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 磁场 磁感线一课一练</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如图所示,小磁针的指向正确的是,物理实验都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a href="/wl/tb_c16313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随堂练习题</a>,共5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导体的电阻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a href="/wl/tb_c16312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2 导体的电阻同步练习题</a>,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