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制取氧气-课件-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44734/0-17138641136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 制取氧气-课件-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44734/0-17138641136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 制取氧气-课件-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44734/0-17138641137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 制取氧气-课件-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44734/0-171386411377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 制取氧气-课件-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44734/0-171386411381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 制取氧气-课件-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44734/0-171386411384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 制取氧气-课件-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44734/0-171386411388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 制取氧气-课件-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644734/0-171386411393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分解反应 氧气的工业制法 —— 分离液态空气
药品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检验方法验满方法
过氧化氢溶液(无色液体) H2O2 俗名:双氧水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 KMnO4 俗称灰锰氧氯酸钾(白色固体) KClO3
需加二氧化锰 MnO2 (黑色固体)
需加二氧化锰和加热 MnO2(黑色固体)
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是否变化了?
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
催化剂应掌握
①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这里的“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两种含义。②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但是物理性质可能改变。③催化剂是针对具体反应而言的,如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能够起催化作用,是催化剂;但二氧化锰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④在某个化学反应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做为催化剂。如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时,既可以选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也可以选择硫酸铜溶液或氧化铁做催化剂。
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属于哪种类型的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的类型可以用下面的通式简明地来表示: AB……→A+B+…… 特征为“一变多”。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排水法 (收集难溶于水 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操作较为方便,气体干燥
1.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
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氯气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大的气体)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排水法 (难溶于水 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小的气体)
1.易于收集到较纯而湿润的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收集不如排空气法方便且气体不干燥
氧气、氮气、一氧化碳、氢气、甲烷
(1)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2)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3)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瓶内装满水后,气体短进长出
除此外,该装置还能用于洗气、贮气等
排水和向上排气法的比较
收集到较纯而湿润的气体,易判断集满
操作较为方便,气体干燥。
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集满
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氧气
A B C D
E F G H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
用KMnO4制取氧气,请指出仪器名称:
4、制取氧气的步骤(用高锰酸钾)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药品装入试管中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
(6)先把导管撤离水面
(查)(装)(定)(点)(收)(离)(熄)
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握容器的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若松开手一会儿,导管中就会形成一段水柱。
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以便均匀受热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仪器装配原则: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否则水会进入热的试管,可能使试管破裂
①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②试管口要比试管略低(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至1/4处。
⑤先预热,再用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⑥用高锰酸钾时需要导管口处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⑦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时,导管伸到接近瓶底。
⑧收集气体的最佳时刻是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⑨验满时,用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复燃则满。
⑩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若木条复燃,则说明瓶内的气体使氧气 。
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有大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收集好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工业上生产大量氧气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物理变化)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
木炭 + 氧气 二氧化碳 C O2 CO2
三、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Fe O2 Fe3O4
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比较
在空气中:只发红不能燃烧。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光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随堂检测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例题: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1、氧化汞 → 汞 + 氧气2、碱式碳酸铜 → 氧化铜 + 水 + 二氧化碳3、铁+硫酸铜 → 硫酸亚铁 + 铜4、蜡烛+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例题:指出下图中的四处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实验药品,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思考交流,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分解反应,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图文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步骤,氧气的工业制法,-196℃,-183℃,氧气的工业生产简析,强化练习,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优秀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氧气的制备,回顾氧气的物理性质,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溶解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高锰酸钾,①固固加热型,实验装置,②固液常温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