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春夜洛城闻笛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少年生活 崇尚任侠 浸染道教 泛览百家前期漫游 漫游山水 投赠干谒二入长安 翰林侍召 恃才傲物 赐金放还诗酒天涯 求仙问道 流放夜郎
“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
“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
“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如何理解诗中的“折柳”二字?
“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
“折柳”即《折杨柳》曲。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晩,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 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 “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1.(2022·广东·专项)理解性默写《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2.(2022·同步练习)《春夜洛城闻笛》中集中抒发闻笛感受的诗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2020·武汉市硚口区·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问题。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中,“谁家”与“暗飞声”说明作者不知笛声从何处而起。B.笛声由“暗”转明,逐渐变嘹亮,最终“满洛城”的人都能听到。C.此夜,玉笛吹奏的是《折杨柳》,这是一首叙述离别之情的曲子。D.作者写大家都起了思乡之情,其实是借此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怀。
此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B 项有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意思是“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逐渐变嘹亮”这一过程为臆断。“最终满洛城的人都能听到”也过于绝对,分析不当。故本题选 B。
4.(2021·苏州市姑苏区·期中)【品诗歌,悟文人风骨】【甲】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乙】黄鹤楼闻笛①李白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被贬谪之人,这里指西汉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③落梅花:《梅花落》,笛曲曲牌名。(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甲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2) 乙诗第二句的“望”用得极为精妙,请分析其表达效果。(3) 李白在两首诗歌中分别提到了不同的笛曲,你理解诗人的用意吗?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甲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寂静的夜晚,是谁家的庭院里传来悠扬的笛声?弥散在春风中,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每个角落。
(2) 乙诗第二句的“望”用得极为精妙,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黄鹤楼闻笛 李白一为迁客 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望”有眺望之意,写出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对国运的担心及对朝廷的眷恋。
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西望长安不见家”意思是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一为迁客去长沙”,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
【甲】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乙】黄鹤楼闻笛①李白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3) 李白在两首诗歌中分别提到了不同的笛曲,你理解诗人的用意吗?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折柳”,“留”“柳”谐音,寓有系别怀远之意,表达了诗人客居洛阳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落梅花”,运用通感,听到笛声眼前仿佛梅花飘落,给人凛然生寒之感,抒发了流放途中悲愁凄凉之情。
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点出了《折杨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黄鹤楼闻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有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2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春夜洛城闻笛集体备课课件ppt</a>,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人简介,知识链接,写作背景,诗歌诵读,读懂诗意,春夜洛城闻笛,整体感知,诗句赏析,诗歌小结,再读诗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晚春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2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晚春课堂教学课件ppt</a>,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理解诗歌,深入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春夜洛城闻笛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a href="/yw/tb_c12792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春夜洛城闻笛说课ppt课件</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学习目标,作者简介,生平经历,创作背景,原文翻译,主要内容,合作探究,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