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从题目看,把“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这两个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似乎难以理解,文章要写什么?但只要看一看副标题就可知道,文章要谈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那么,“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指的是什么呢?这通感是否就是修辞格中的通感?认真阅读文章,答案自在其中。
梁思成(1901—1972),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广东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72年1月9日卒于北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获学士和硕士学位。梁思成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
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他在中国营造学社期间,首先应用近代科学的勘察、测量、制图技术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发表了《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平郊建筑杂录》《正定古建筑调查报告》《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等调查研究专文十多篇。
鳟( )鱼 瓦垄( ) 廊庑( )谐( )趣 轮廓( ) 荒谬( )梁枋( ) 涓( )涓 睇( )盼
根据注音,填写课文中的汉字。变zòu 枯zà 整fú 手卷闪shuò 特shū liá liá 几笔瓦lǒnɡ 低wēi cǎn 淡经营英雄气ɡài xī 戏 cǎi 画shū 落 jiànɡ 心独运 荒miù 绝伦
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1.⑴文章写成后,还要仔细 ,反复修改。 (琢磨·推敲) ⑵该剧剧情有不少地方经不住 。 (琢磨·推敲)
【辨析】琢磨·推敲 二者都为动词,都可以指对文字仔细斟酌。不同的是:“琢磨”强调对文章作整体修改、润饰,使更完美; “推敲”只用于字句、话语的反复斟酌。
2.⑴对于这里的风土人情,他已经非常 。 (熟悉·熟习) ⑵初来乍到,就应该好好 这里的业务。 (熟悉·熟习)
【辨析】熟悉·熟习 二者都有“不陌生”的意思。不同的是:“熟悉”指知道得很详细,了解得很清楚,其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熟习”指深刻而熟练地掌握,常用于技术或学问等。
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1.⑴与“天宫一号”发射基地画面相协调的是周边村子里 的村民,他们还和往常一样在田地里耕作。 (悠然自得·泰然自若) ⑵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他竟能 。(悠然自 得·泰然自若)
【辨析】悠然自得·泰然自若 二者都形容不慌张、不紧张的神情。不同的是:“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舒适、不紧张的神情,多指平常的悠闲情态;“泰然自若”形容镇定、从容、不慌张的神情,多指非常情况下或面对非常事件所采取的态度。
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成语,最恰当的是:
2.⑴“两个中国”的说法真是 。(荒谬绝伦· 荒诞不经) ⑵他们凭借年轻人特有的丰富想象,大造其 的 神话。(荒谬绝伦·荒诞不经)
【辨析】荒谬绝伦·荒诞不经 二者都有“荒唐、不可信”的意思。不同的是:“荒谬绝伦”偏重在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语义较重;“荒诞不经”偏重在不正确,不近情理,语义较轻。
解释下列熟语的意思: ⑴百花齐放: ⑵眼花缭乱:
各种颜色的花一齐盛开,形容春天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比喻艺术上不同的形式与风格的自由发展。有时也指不同的事物各有各的好处。
形容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
解释下列熟语的意思: ⑶万变不离其宗: ⑷惨淡经营:
形容无论形式上怎么变化,它的本质还是没有改变。
形容煞费心思,着意布置、谋划和管理某项事业。
1.课文为什么从音乐、绘画等谈起?作者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
提示:课文从人们熟悉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谈起,逐步引入到建筑艺术,先用具体可感的实例来阐释抽象的美学原则,让读者容易理解;从人们熟悉的音乐、绘画谈起,引入到建筑这一人们不熟悉的艺术门类,符合认知规律,也拓宽了读者的视野,打开了想象的空间。
第一部分(第1段):这是全文的总纲,谈的是在“有持续性”的艺术作品中,重复与变化是辩证统一的。 第二部分(第2—7段):举例说明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8—15段):强调建筑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的特点,并指出当前城市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2.文中音乐、绘画、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建筑艺术,作者借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门类来类比印证建筑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的关系。
3.这篇课文阐明了怎样的观点?课文中表达中心观点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提示:本文通过解说音乐、绘画、建筑中的典型实例,说明了有持续性的艺术作品应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这一艺术创作中具有共通性的重要规律,强调了这个规律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引起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人员的重视。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4.本文原有副标题为“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它的特征是什么?本文中“通感”的含义应是什么?
提示:“通感”本为一种由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借此描述在语言中用一种感官印象来形容另一感官感受的修辞手法。本文中“通感”一词的内涵是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
有人认为,虽然本文的内容写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但文章重点是谈建筑,谈音乐和绘画也是为了谈建筑,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提示:同意。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先用具体可感的实例来阐释抽象的美学原则,使读者容易理解;从人们熟悉的音乐、舞蹈谈起,引到建筑这一不很熟悉的艺术门类,让读者由熟悉到不熟悉,从而产生认识上的过渡。例如文章倒数第2段里写道“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曲‘乐曲’”,如果没有了前文的音乐和绘画,那么“手卷”和“乐曲”的说法就失去了依托。
1.本文阐明了怎样的观点?
提示:本文以介绍建筑创作为主要内容。建筑是时空艺术。“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指在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建筑创作的重复与变化。重复与变化相互矛盾,相互统一。如果只强调重复,作品往往毫无二致;只注重变化,作品又往往杂乱无章。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则是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体。
2.“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提示:这句话强调了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的重要性。只有在时间持续、空间持续、时间与空间持续中才能表现创作的重复与变化。如文中第3段举的例子,它的主题与变奏,重复与变化,就是在时间持续中表现出来的。
3.作为一种空间持续的艺术,绝大多数建筑都是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试举例说说作者是怎样证明这一观点的。
提示:作者列举了人民大会堂、故宫、颐和园的谐趣园和长廊等建筑,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作者详细解说了故宫和颐和园的长廊。故宫从中华门到天安门是一口气排列下来的千步廊,从天安门到午门是一间间重复的朝房,进入午门后又是一座座大同小异的大殿。整个故宫的每一组群建筑,全都是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是一样的。千篇一律的重复表现出皇家气象的大气。但统一中又有变化,朝房到大殿就是变化,大殿的主体与两侧的廊、庑、楼、门的不同也是变化,变化又不使人感到单一。颐和园的长廊是千篇一律,全都是无尽的重复,但长廊前的临湖回廊上的花窗就是一个变化,花窗的变化是长廊的前奏,重复和变化和谐统一。
4.“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耐人寻味,请品味作者通过“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这一细节传达的思想内容。
提示:浅白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建筑师的作用、建筑与人的生存关系。话语浅显,但包含着很深刻的思想。人被现代建筑统一分割,装在规范的空间里,已经被异化了。有人说现代建筑就是新的贫民窟,没有亲切感,人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园,好像孩子哭着找不到家门……人们已经被生活的紧张和压迫隔离和囚禁。这句话表现了作为建筑大师的梁先生对当代城市建设中错误思潮的焦虑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语文三 师说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a href="/yw/tb_c40371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三 师说教课ppt课件</a>,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请看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韩潮苏海,一本文为谁而作,1李氏子蟠,2赠送文章的缘由,写作背景,一听读,说一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七单元三 师说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七单元三 师说课堂教学课件ppt</a>,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及古文运动,作者知识检测,韩愈祠,读准下列字的读音,研读第一段,翻译下列句子,古之学者必有师,研读第二段,对比论证,研读第三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六单元二 劝学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1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六单元二 劝学课文内容课件ppt</a>,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深入探究,走进劝学找文眼,我为劝学理思路,本文设喻的特点,课堂小结,劝学新义我来赋,文言知识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