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望海潮》《扬州慢》联读(分层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4《望海潮》《扬州慢》联读(分层作业)),文件包含《望海潮》《扬州慢》联读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望海潮》《扬州慢》联读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望海潮》《扬州慢》联读 分层作业*基础达标+能力提升+链接高考 三步提升 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达标 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服务。“袖珍”原指怀藏袖中的小巧之物,引中为体积小、精致而且价值高的物品。城市中常见的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 ① ,所以被人们称为口袋公园或袖珍公园。口袋公园是适合公众日常活动的公共开放空间。口袋公园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城市绿地分布不均,既有效激发了社区活力,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精细化利用。对于工作繁忙的白领阶层来说,午休时间能在工作区附近的口袋公园中喝杯咖啡或简单小憩,也是一种很好的精神放松的方式。口袋公园在城市中是一个“点空间”,是烘托城市主景的“配角”;而从城市人群的生活角度来看, ② ,是城市开放空间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部分。口袋公园作为城市设施的社会意义,远远高于其作为设计作品的美学意义。要更好地设计它、利用它解决相应的城市问题,不只是设计师的责任, ③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答案】①因为规模较小②口袋公园是市民生活的“主角”③更需要政府和公众的协同努力【解析】①处,语境是在说明该类空间被称为口袋公园或袖珍公园的原因,前面“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显示原因为“规模小”,后面有关联词“所以”,故可填“因为规模较小”之类的语句。②处,横线前有连词“而”,再结合前文“是烘托城市主景的‘配角’”与后文“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部分”,可知要填写的内容与前面是转折关系,故可填“口袋公园是市民生活的‘主角’”之类的语句。③处,由前面的“不只是”可以推断出要填写“而且是”或“更需要”之类的内容;根据前文“作为城市设施”“不只是设计师的责任”,可以推断出还需要政府、公众的力量,故可填“更需要政府和公众的协同努力”之类的语句。2.“袖珍公园”因其规模小,与“怀藏袖中之物”有相似点而得名。与此类似,“泡沫经济”源自“泡沫”,请简述“泡沫经济”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4分)【答案】①含义: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②缘由:泡沫经济通常由大量投机活动支撑,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故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经济”。【解析】解答此题,需找到二者之间的相似点。“泡沫"的特点是容易破裂、容易消失,以“泡沫”命名的“泡沫经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也极容易破裂。答题时,应根据题干分词语含义和得名缘由两问来作答。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答案】口袋公园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城市绿地分布不均的不足,既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精细化利用,又有效激发了社区活力。(改对一处给1分,改对两处给3分)【解析】原句病因分析:①成分残缺。“弥补了”后缺少宾话中心语,在“分布不均”后加“的不足”。②语序不当。“有效激发了社区活力”与“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精细化利用”互换位置。二、课内外诗歌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各题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潮秦观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注】(1)秦观,字少游,北宋著名词人,此词是他的早年之作。作于元丰三年(1080),时秦观自会稽)今浙江绍兴)还里,访隋氏陈迹。(2)古制以八家为井,,提封,“总共”之意。(3)文锦制帆,隋炀帝以锦缎作船帆,明珠溅雨,隋炀帝命宫女洒明珠于龙舟上,以拟雨雹之声;爵马鱼龙,指珍奇古玩之物。4. 下列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望海潮”这一词牌为柳永创制,柳词所写的城市是杭州,秦词所写的城市是扬州。B. 柳词下阕“羌管弄晴”三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画卷,“弄情”“泛夜”互文见义,“嬉嬉”二字,将渔翁与采莲姑娘欢乐的神态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C. 秦词上阕“豪俊”句写扬州多有才智杰出、气度宏伟之人才,“曳照”句写达官贵人络绎不绝,华丽飘曳的服饰映照着春光。D. 两首词都运用了铺叙和对比的手法描摹了城市的盛况:疆域辽阔、人口稠密、景色优美、人们生活奢华。【答案】D【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D 项,柳词无对比手法。故选D。5. 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与秦观的《望海潮(星分牛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试做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柳词表达了对当地人民的美好生活和官员政绩的赞美之情。此词描写了钱塘的繁华,自然风景与人情风物之美让人陶醉流连,表现了钱塘人民生活的美好与惬意,以此来称颂当地官员为官有方。结尾寄托词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②秦词在朝代的更迭和城市的变迁中抒发了历史兴亡之感。词的上阕极写扬州的繁华兴盛,下阕极写 隋炀帝在扬州时的豪奢生活,而今那时的繁华景象都如孤鸿远去,物换星移,只剩下乱云流水环绕着空荡荡的宫阙。【解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注意根据柳词中的“钱塘自古繁华”“叠巘清嘉”“归去凤池夸”分析柳词表达了对当地人民的美好生活和官员政绩的赞美之情。秦词注意根据词中的“追思故国繁雄”“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分析在朝代的更迭和城市的变迁中抒发了历史兴亡之感。(二)名句默写(8分)6.(1)《望海潮》中“ , ”尽显雅致之气,最能体现柳永的婉约词风。(2)在《望海潮》中,写出市场的繁荣及人们生活豪奢的两句是: , 。 (3)《望海潮》“ , , ”几句,写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4)《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 ;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5)《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 , 。(6)“月”在古代诗文中是经常被描写到的形象,如姜夔《扬州慢》中的“ , , ”。【答案】(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2)市列珠玑,户盈罗绮。(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4)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5)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6)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能力提升 三、课外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7~8题。扬州慢【南宋】赵以夫琼花,唯扬州后土殿前一本。后友人折赠数枝,赋而感之。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看冰花翦翦①,拥碎玉成毬② 。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似阆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为问竹西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注】①翦翦:整齐的样子。②球:球状物。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头春风、明月两句,对仗工整隽永,让人联想到描绘扬州繁华的诗句。B.“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毬”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眼前琼花晶莹洁泽的特点。C.下阕开头三句写窗前琼花清香四溢,既扣词前小序,又引起下文的转折。D,姜夔曾作自度曲《扬州慢》,本词既沿用姜词调名,更沿袭美词的意绪。【答案】B【解析】“眼前琼花”错,此句描写的是想象中的琼花,是虚写,不是眼前琼花。8.有人说,咏物词的关键在于不滞于物。这首词本只为赋花,吟咏之间却生出许多感慨,遂成精品。请结合全词进行赏析。(6分)【答案】①上阕咏赞琼花,通过想象写出当年扬州琼花的芳姿与神韵。②下阕借友人所赠之花回到眼前,写出现在扬州的衰败,寄寓了词人的沉痛之感和忧国伤时的情怀。③本词由赋琼花转而哀扬州,加深了词的思想境界,格调超出一般的咏物词。【解析】上阙咏赞琼花,通过想象写出当年扬州琼花的芳姿与神韵。起首三句交代琼花的来历和背景,词人写在扬州有“蕊仙飞下琼楼”,因而才有这天下独一无二、清丽脱俗的琼花。“看冰花翦薯,拥碎玉成球”中的“冰花”“碎玉”是对琼花外观的描述,进一步言其冰清玉洁、晶莹剔透、可爱至极。“太真肌骨,飞燕风流”句,词人将琼花比作史上美艳绝伦的“太真”和“飞燕”,足见词人眼中琼花之美丽。最后两句,词人明确点出只有敛天下所有花卉之芳艳,并放之于扬州,才能开出如此奇花。下阐借友人所赠之花回到眼前,写出现在扬州的衰败,寄寓了词人的沉痛之感和忧国伤时的情怀。起首三句由扬州后土祠的琼花转而写友人所赠之琼花。冷雨敲窗,惊醒午睡的词人,醒来后入目即是窗前数朵琼花,花香扑鼻。“似闻苑花神”句进一步强调此花非凡间之物,寥寥数字写尽琼花之空灵。既然琼花是来自扬州的花神,何妨借问扬州现状? 于是,词人“问竹西风景”,如今已是边陲之地的扬州,散尽了昔日的繁华,仅是一座军事要塞而已。但词人不愿实写,而是借花神之口,道出扬州如今“长空淡、烟水悠悠”的衰败和破落,其中隐含了词人生发的失意和怅然。最后一句中“又”字突出了孤城“吹起新愁”的黄昏,并非一个晚或是几个晚,而是无数个,再次强调了词人忧国忧民之心。本词由赋琼花转而哀扬州,加深了词的思想境界,格调超出一般的咏物词。【译文】 十里春风的扬州,美好皎洁的月光,美丽的琼花仿佛从仙宫中的楼台中飞下的仙女。放眼观,琼花好似一簇簇一丛丛的冰花,又好像玉屑攒聚成的水晶球。看那琼花,如同整日伫立在高高的台阶上肤若凝脂骨气清雅的杨玉环,或者风流潇洒秀美绝伦的赵飞燕。仿佛有人敛取了百花清秀雅丽的气韵,都付与了扬州的琼花。 细雨润窗,数朵琼花,我从梦中惊醒,天边馨香浮动。琼花恰似仙宫中的花神,怜惜我孤冷沦落,骑乘着仙鹤来这里一游。试问竹西的风景如何呢?只见长空漠漠、烟水无际。又是黄昏时节,孤城之中,羌笛呕哑,吹起了绵绵愁思。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暗香·旧时月色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退,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注】①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②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居洛思之,请再往。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旧时”和“而今”相对,饱含对逝去的美好岁月、青春风华的怀念和惋惜,往事如烟,历历在目,感慨良多。B.上阕结尾两句中的“疏”与“冷”二字,引人幽思,既烘托凄凉忧伤的氛围,又令人感到时过境迁,世道人情,冷暖难料。C.词的下阕选取“酒”这一意象,借酒浇愁,面对盈盈翠盏,反而是“酒未到,先成泪”,无限情思涌上心头,无法排遣。D.整首词以梅花为线索,似咏梅而实际并非咏梅,非咏梅而又句句与梅密切相关,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答案】B【解析】“又令人感到时过境迁,世道人情,冷暖难料”错误。这两句是写花木无知,多情依旧,把清冷的幽香照例送入词人的室内,浸透着周围的一切,尽管“忘却春风词笔”,却仍免不了撩起深长的情思,引起词人的诗兴,并无让人感到“时过境迁,世道人情,冷暖难料”之意。故选B。10.古人评价这首词“用字精工”,其中“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中的“唤”与“清”运用得尤为精妙,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答案】月下、梅边、玉人,构成极为幽静美丽的画面,再著一“唤”字则静中有动,静止的美丽图景变得立体而鲜活,出现了情趣“清”本是极普通的字,作者信笔写来,则天气之清寒,月色之清美,梅花之清香,都融而为一,凝含着往日的幸福之感与甜蜜之情。【解析】这两句意为: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月色笼罩,梅边美人盈盈,本是一幅极美的画面,在月下、梅边、笛里复加一“玉人”,则美人梅花互衬,俨然有春日里“人面桃花相映红”之美。一个“唤”字,让美人不再静止,而是有了鲜活动态,显得生动而富有趣味。“不管清寒与攀摘”冒着清寒,攀折梅花,足见人物内心的感情热烈完全突破了环境的清寒,让人感到两人情意浓烈。这里清而不凄,清而非冷,清寒而不刺骨。“清”字不但写天气,而且也融入了“月色”清辉,梅花“清香”,笛声“清脆”,而这些层层交织而成的“清寒”,也无法阻挡玉人与作者一道摘花相赠的强烈渴望,凸显出往日玉人与作者感情的幸福与甜蜜。【译文】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遏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班级:姓名: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