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一章 人口 第三节 人口容量 学案(含答案)-2024春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一章 人口  第三节 人口容量  学案(含答案)-2024春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1页
    第一章 人口  第三节 人口容量  学案(含答案)-2024春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2页
    第一章 人口  第三节 人口容量  学案(含答案)-2024春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导学案,共7页。
    1.从综合的角度,分析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综合思维)
    2.通过对比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目标一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定义:是指在保证________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__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1)________状况
    ①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________”所决定的。
    ②资源________的区域能承载较多的人口。
    ③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如________、水、矿产等。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3)人均消费水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________。
    (4)人口受教育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5)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思考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他是依靠什么条件来提高本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判断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
    3.一个国家的资源越少,其资源环境承载力一定越小。( )
    4.科技水平和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会使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大。( )
    材料一 在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西线调水能缓解西北地区缺水问题,预计调水成功后,西北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明显提高。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通过滴灌、喷灌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使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
    材料三 温哥华大学教授比尔里斯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全世界都像富裕的美国人和德国人那样生活和生产,那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有害物质还需要20个地球。”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分析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哪些因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它们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思维]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图”,回答1~2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为标准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 )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2.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2023·河南郑州期中)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是指雅鲁藏布江中部及其支流拉萨河和年楚河的中部流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一江两河”地区人口数量约占西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资源环境承载力高于西藏其他地区。图1为“‘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密度与距河流距离的关系图”,图2为“‘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的关系图”。据此完成3~4题。
    3.“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的特点有( )
    ①距河越远,人口密度越小 ②距河4 km范围内人口密度最大,人口分布均匀 ③人口密度随海拔的升高而不断减小 ④海拔位于3 600~3 700 m之间时,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总数最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一江两河”地区比西藏其他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生产力高 B.人口密度大
    C.矿产资源丰富 D.科技水平高
    目标二 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2.特点:人口合理容量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数值要________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________”。
    3.意义:影响人口战略;影响人口政策;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4.追求人口合理容量的原因:现代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________增长,由此引发了严重的资源、________和社会问题。
    5.措施
    核心归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关联
    (2023·河北衡水月考)香港特别行政区陆地面积为1 113.8 km2,人口约747万,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市区平均人口密度2.1万人/km2。下图示意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合理容量发展趋势。据此完成1~2题。
    1.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合理容量大主要得益于( )
    ①生活消费水平低 ②气候条件优越 ③科技水平高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制约香港特别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状况
    C.经济水平 D.地区开放程度
    下表示意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据此完成3~4题。
    3.青海可承载人口数量少的原因是( )
    A.资源匮乏
    B.土地面积小
    C.生态脆弱
    D.气候干旱
    4.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可承载人口数量远超其过去预测的极限,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消费水平降低
    B.矿产资源增多
    C.科技水平提高
    D.耕地资源增多
    第三节 人口容量
    目标一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新知预习
    1.资源 良好生态环境
    2.(1)自然资源 ①短板 ②丰富 ③耕地 (2)效率 其他地方 (3)降低
    思考 依靠岛国的位置、众多的良港、发达的科学技术,通过进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出口本国产品,提高了本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判断
    1.× 2.× 3.× 4.×
    核心探究
    1.自然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
    自然资源状况、科技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人均消费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
    对点落实
    1.D 2.D [第1题,根据“木桶效应”理论可知,该地四类要素中最小供养量决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第2题,内蒙古位于我国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制约内蒙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为水资源。]
    3.D 4.A [第3题,“一江两河”地区距河越近,人口密度越大,距河越远,人口密度越小,①正确;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位于距河1.5 km范围内,②错;海拔位于3 500~3 850 m之间时,人口密度随海拔的升高波动较大,海拔位于3 850 m以上时,人口密度随海拔的升高而不断减小,③错;海拔位于3 600~3 700 m之间时,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总数也最多,④正确。故选D。第4题,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潜力小,资源环境承载力小。“一江两河”地区,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土壤比较肥沃,有灌溉水源,土地生产力高,A正确;人口密度大是资源环境承载力高的表现,不是原因,B错;“一江两河”地区的矿产资源不一定丰富,C错;该地科技水平不高,D错。]
    目标二 人口合理容量
    新知预习
    1.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 生活质量 最适宜
    2.小于 虚数
    4.过快 环境
    5.国际秩序 可持续发展
    对点落实
    1.A 2.B [第1题,香港经济发达,生活消费水平较高,①错误。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气候条件优越,②正确。香港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高,人口合理容量大,③正确。香港矿产资源匮乏,④错误。故A正确。第2题,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香港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所以制约香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状况,B正确。]
    3.C 4.C [第3题,青海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生态系统很容易被破坏,且不容易恢复,生态脆弱性明显,可承载人口数量少,C符合题意。第4题,一个地区可承载人口数量主要取决于资源数量和配置,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利用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获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可承载人口数量有可能增加,因此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可承载人口数量远超其过去预测极限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科技水平提高,C符合题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江中下游地区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排除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矿产资源没有明显增多,排除B;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占用耕地增多,还有部分耕地因生态保护而减少,排除D。故选C。]
    区域
    具体措施
    整个世界
    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建立公平的________,保证人人拥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各国、各地区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________战略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实质
    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是一个警戒值
    强调的是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数量(最佳人口)——是一个合理值
    不同点
    角度
    主要是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
    意义
    生存
    发展
    数量


    相同点
    历史时期不同、影响因素发生变化,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一定历史时期,影响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算,即具有相对稳定性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数(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km2)
    东北地区
    105 100
    23 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相关学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三节 人口容量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三节 人口容量导学案,共14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