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
展开(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分析海水晒盐的方法,学生能说出提纯粗盐的原理。
2.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设计出除去少量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法,并学会科学正确的实验操作。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过滤、蒸发的实验过程,学生归纳总结出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过滤、蒸发的实验过程,学生逐步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并善于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难点:过滤和蒸发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学情分析:
通过对实验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的探究分享,让每一位学生做到实验前心中有数,实验时有条不紊。另外,还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在学生自己能力确实无法独立完成的情况下,教师随时指导或派其他同学帮助。必要时还要进行课后辅导。尽量让他们自己去阅读相关教材,去理解和感悟,通过阅读读、交流、实验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体验自主学习过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只给他们一些提示,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课件:海水中的氯化钠——粗盐——精盐——(加碘)食用盐。看图说话:海水中的氯化钠走到餐桌的生产工序。问:粗盐怎样变成精盐的?这就是今天探究实验的课题——粗盐的提纯。
(二)进入新课、探究方法与原理
1、师:如何提纯?播放视频: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
问:从该视频获得哪些信息?
生:粗盐中的杂质及分类,过滤提纯的主要步骤。
2、归纳并板书粗盐中的杂质:
3、探究与分享:去除 CaCl2、MgCl2、Na2SO4的方法和原则。
师:请同学们先设计方案,然后分享。生:分享实验方案。师:讲评并展示参考方案。三种加试剂顺序;强调 Na2CO3在 BaCl2之后加入;稀盐酸在过滤后加入。
(三)实验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交流分享:
1、3.0克粗盐在的氯化钠能否完全溶于 10毫升水?
2、过滤时一贴、二低、三靠指的是什么?
3、蒸发要注意:不断搅拌;用余热蒸干;加热的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
(四)开始动手实验
1、溶解称取 3.0克粗盐溶于 10毫升水,搅拌。依次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还有两种顺序也可)。
2、过滤
1)按“一贴,一低”自制过滤器。
2)按“三靠”等要求过滤。观察滤液是否澄清?
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
3、蒸发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让余热蒸干。用玻璃棒转移到指定容器。
(五)展示成果,分享经验得到白色晶体,成功去除了粗盐中的杂质。学生分享经验。
(六)整理实验用品
(七)课堂小结
1、本次实验去除了可溶性杂质也去除了难溶性杂质;去除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2、三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不同。
(八)作业布置:三次使用玻璃棒的作用。
教学反思:
本次实验涉及相关知识量大、操作基本技能面广。学生既要明确方法、原理,又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要求才能安全顺利完成实验。绝大多数同学能完成全程实验操作达到学习目标,但有个别同学不理解滴加试剂的顺序,也有滴加试剂过多的现象。补救:课后个别辅导。今后教学全力做好困难生针对性辅导。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4615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活动目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