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 长方形周长第3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总结和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难点:长方形周长各种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48页内容和第49页“练一练”的第1、2、3、5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多边形的周长,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提问:量一量,算出右面长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引导学生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
学生动手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经测量知长方形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
(2)引导学生探究解题方法。
方法一 根据周长的意义去求,就是求长方形4条边的长度之和。
5+3+5+3=16(厘米)
方法二 利用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先求2个长的和,再求2个宽的和,最后把它们加起来。
5×2+3×2=16(厘米)
方法三 在长方形的4条边中,由于一组邻边之和(即1个长加1个宽)恰好是长方形周长的一半,所以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一组邻边之和的2倍。
(5+3)×2=16(厘米)。
提问:正方形的周长该怎样计算?量一量,算一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引导学生测量正方形的边长。
学生动手测量正方形的边长,其边长为3厘米。
(2)引导学生探究解题方法。
方法一 这个图形是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周长的算法推出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的长度之和。
3+3+3+3=12(厘米)
方法二 正方形4条边的长度相等,4条边的长度和就是边长的4倍,可以用“边长×4”来求正方形的周长。
3×4=12(厘米)
提问:说一说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有两种:(1)把长方形、正方形所有的边长度都加起来;(2)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小结: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
提问:可以怎样围?分别需要多长的围栏?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首先要清楚靠墙的一面是不需要围栏的,即围栏的长度只是不靠墙的另外三边的长度和。由于靠墙的一边可以是长,也可以是宽,所以要分情况讨论。
(2)引导学生探究解题方法。
当靠墙的一面是长时,围栏长:4+6+4=14(米);当靠墙的一面是宽时,围栏长:6+4+6=16(米)。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5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2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通过长方形周长的定义、长方形的周长与长方形的各边和的关系展开的。引导学生探究多种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多种方法的探索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五 周长2 长方形周长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五 周长2 长方形周长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上册五 周长2 长方形周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五 周长2 长方形周长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五 周长2 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五 周长2 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