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课文课件ppt
展开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2023·深圳]下列图形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D )
2.如图,已知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l1,l2交于点M,则 线段AM,CM的大小关系是( B )
3.(母题:教材P125图5-17)如图,OP平分∠MON,PA⊥ON 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若PA=2,则PQ的 最小值为( B )
当点Q运动到使得PQ⊥OM时,PQ的长最短,因为OP平 分∠MON,PA⊥ON,PQ⊥OM,所以PA=PQ=2,故选B.
4.如图,已知DE∥BC,AB=AC,∠1=125°,则∠C的度数 是( A )
5.[2022·鞍山]如图,直线a∥b,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C在 直线b上,∠2=40°,则∠1的度数为( A )
6.[2023·人大附中期中]如图,在△ABC中,根据尺规作图痕 迹,下列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 D )
由图中尺规作图痕迹可知,BE为∠ABC的平分线,DF 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和线段垂直 平分线的性质逐项分析即可.
7.[2022·自贡 母题·教材P122习题T2]等腰三角形顶角度数比 一个底角度数的2倍多20°,则这个底角的度数是( B )
8.[2023·清华附中期中]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 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个格点,如果点C也是图形 中的格点,且△ABC为等腰三角形,所有符合条件的点C 有( C )
如图所示.AC1=AB,故△ABC1为等腰三角形,AC2 =BC2,故△ABC2为等腰三角形,AC3=BC3,故 △ABC3为等腰三角形,BC4=AB,故△ABC4为等腰三 角形,AC5=BC5,故△ABC5为等腰三角形,则一共有5 个满足条件的点C.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24分)
9.如图,在△ADC中,B是AC上一点,AD=BD=BC,若 ∠C=25°,则∠ADB= .
10.如图,AD∥BC,∠ABC的平分线BP与∠BAD的平分线 AP相交于点P,作PE⊥AB于点E.若PE=2 cm,则两平行 线AD与BC间的距离为 .
如图,过点P作PM⊥AD于点M,延长MP交BC于点N.
因为AP平分∠BAD,PE⊥AB,PM⊥AD,PE=2 cm,
所以PE=PM=2 cm,∠PMA=90°.
所以∠PMA+∠PNB=180°,
所以∠PNB=180°-∠PMA=180°-90°=90°,
因为BP平分∠ABC,PE⊥AB,PN⊥BC,
所以PE=PN=2 cm,
所以MN=PM+PN=2+2=4(cm),
所以两平行线AD与BC间的距离为4 cm.
12.如图,AD是等边三角形ABC的BC边上的高,AD=6,M 是AD上的动点,E是AC边的中点,则EM+CM的最小值 为 .
连接BE,与AD交于点M.易知此时EM+CM的值最小.
因为AD是等边三角形ABC的BC边上的高,
所以AD⊥BC,BD=DC,所以MB=MC
所以ME+CM=ME+MB=BE.
因为E是等边三角形ABC中AC边的中点,
三、解答题(共44分)13.(8分)[2022·贵港]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 作法)如图,已知线段m,n,求作△ABC,使∠A=90°,AB= m,BC=n.
【解】如图,△ABC即为所作.
14.(8分)[2023·荆州]如图,BD是等边三角形ABC的中线,以 D为圆心,DB的长为半径作弧,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DE.试说明:CD=CE.
【证明】因为BD是等边三角形ABC的中线,所以BD⊥AC,∠ACB=60°,所以∠DBC=30°.因为BD=DE,所以∠E=∠DBC=30°.因为180°-∠ACE=∠CDE+∠E=∠ACB=60°,所以∠CDE=30°=∠E,易得CD=CE.
15.(9分)如图,在△ABC中,∠BAC=90°,AD⊥BC,垂足 为D,求作∠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P,Q两 点,并说明AP=AQ.(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解】如图,BQ就是∠ABC的平分线.
如图,作AM⊥PQ于点M,
则∠AMP=∠AMQ=90°.
因为AD⊥BC,所以∠ADB=90°,
所以∠BPD+∠PBD=90°.
因为∠BAC=90°,所以∠AQP+∠ABQ=90°.
因为∠ABQ=∠PBD,所以∠BPD=∠AQP.
因为∠BPD=∠APQ,所以∠APQ=∠AQP.
所以△APM≌△AQM(AAS),所以AP=AQ.
16.(9分)如图,在△ABC中,DE垂直平分BC,BD平分∠ABC.(1)若∠ADB=48°,求∠A的度数;
【解】因为BD平分∠ABC,所以∠ABD=∠DBC.因为DE垂直平分BC,所以DB=DC,
所以∠DBC=∠C=∠ABD,所以∠ADB=180°-∠BDC= ∠DBC+∠C=2∠ABD=48°,所以∠ABD=24°,所以∠A =180°-∠ABD-∠ADB=180°-24°-48°=108°.
(2)若AB=5 cm,△ABC与△ABD的周长之差为8 cm,且 △ADB的面积为10 cm2,求△DBC的面积.
17.(10分)[新考法 逆向思维法]在△ABC中,AB=AC,D是 BC边上任意一点,过点D分别向AB,AC引垂线,垂足分 别为E,F.(1)如图①,当点D在BC的什么位置时,DE=DF?并说明你的结论.
【解】(1)当点D在BC的中点时,DE=DF.说明如下:连接AD.因为AB=AC,D为BC的中点,所以AD平分∠BAC.因为DE⊥AB,DF⊥AC,所以DE=DF.
(2)如图②,过点C作AB边上的高CG,则DE,DF,CG的长之间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说明.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 轴对称现象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00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 轴对称现象评课课件ppt</a>,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①③④⑧⑩,②⑤⑦⑨,2求∠G的度数,解如图所示,都是轴对称图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00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课堂教学ppt课件</a>,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应用实际,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00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课课件ppt</a>,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