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春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件(25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教课内容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资源环境,资源丰富,承载力,科技水平,贸易往来,生活方式,最适宜,人口战略,人口政策,资源短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前 | 必备知识 · 自主夯实
[小提醒]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会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生改变。以舟山群岛为例,舟山群岛四周环海,与陆地隔离,在开发早期不利于交通的发展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升;现今海上交通发展,促进了舟山群岛经济的发展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高。
5.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小提醒]有人认为,人口数量在某个时期内可以通过采取措施而超越环境承载力。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实际上是指一个地区某时期的最大人口数量,所以人类不可能通过采取措施使该时期的人口数量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
【 名 师 助 学 】小拓展1:图示法记忆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想一想1:资源丰富程度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不是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一定小呢?【答案】不是。如日本资源贫乏,但其科技发达,资源利用率高,且开放性强,可充分利用优良港口等有利条件,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和市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
想一想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够养活多少人,是一个极限;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养活多少人。一般来说,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小拓展2: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重点是要理解其对一个地区或国家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意义。人口合理容量看似是一个人口问题,实质是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我们应以人口合理容量为核心,从目前存在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入手,认识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并思考应对措施。
课堂 | 关键能力 · 探究提升
【 情 境 探 究 】材料一 罗马俱乐部成立于1968年,旨在从全球的角度研究人类目前和未来的困境。该俱乐部于1972年推出了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下图出自这份报告,它从人口、资源、污染、人均粮食、人均工业产值五个方面对世界未来趋势做出了预测。
材料二 针对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提出了下述四种观点。
甲:资源是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由于我国的人均耕地、淡水、林地等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目前人口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乙: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资源获取和利用手段的改变。我国可以发展高科技产业,把所有能耗大、有污染的企业全部关掉,保护生态环境,以提高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丙:人口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我们可以把消费水平降低,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丁:地区的开放程度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也很大。我们可以加大我国的开放程度,尽量进口他国的资源,少开发本国资源,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1)材料一的图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图中反映的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随着人口增多、资源减少、污染加剧,环境受到的压力加大,人类生活质量下降。这说明地球的承载力是有极限的。
(2)分析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答案】甲同学的观点错误。虽然我国部分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我们可以借助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材料中按照世界平均水平估计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也有失偏颇,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地估计应该在16亿人左右。乙同学的观点太绝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不能把所有能耗大、有污染的企业全部关掉,否则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丙同学仅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角度看问题,比较片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会日益提高。丁同学的观点片面。我国的开放程度再高,也不能大量依赖他国资源,主要还是依赖本国资源。
【 整 合 提 升 】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图解法理解各要素间的联系
【 学 以 致 用 】[考向1: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2023年江西吉安开学考试)下图示意人地关系变化的“支点”概念
模型。通过人口数量的增减适应生存资源的变化,称之为“量变平衡模式”;通过增强社会韧性适应生存资源的变化,称之为“质变平衡模式”。据此完成第1~2题。
1.“量变平衡模式”下,区域可容纳的人口数量与( )①人均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②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③资源存有数量呈正相关 ④资源存有数量呈负相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维持“质变平衡模式”主要依赖( )A.资源B.科技C.政策D.外贸
【答案】1.C 2.B【解析】第1题,“量变平衡模式”下,区域可容纳的人口数量与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与资源存有数量呈正相关,②③正确。第2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可待开发的资源越来越少,生活消费水平越高,可容纳的人口越少,A项错误;随着各地区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韧性逐渐增强,且能容纳的人口增多,B项正确;政策对可容纳人口数量影响较小,C项错误;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外贸增加,可容纳人口数量增加,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项错误。
[考向2:木桶“短板效应”]如图为某省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木桶“短板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示省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取决于( )A.矿产资源B.水资源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
4.推断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新疆B.湖北C.山东D.广东【答案】3.B 4.C【解析】第3题,根据木桶的“短板效应”,图示省区水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最少,相当于木桶的短板,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水资源。第4题,该省区水资源短缺,矿产、土地、生物资源丰富,最可能是山东省;新疆水资源、生物资源短缺;湖北、广东的水资源充足。
【 情 境 探 究 】材料一 有一块草地,牧民在这里放牧生活。当牧民人数为100人时,牧民能幸福地生活,人与环境和谐相处;若牧民人数增加到200人,则牧民的生活质量会大大降低,并出现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现象,但尚能生存;若牧民人数再增加,则会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甚至崩溃。
材料二 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关系变化。
(1)根据材料探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有什么区别?【答案】人口合理容量小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2)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人类增加粮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在人口增长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开荒,耕地资源总量却在减少,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方式:开垦新耕地,扩大耕地面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单产。原因:城市、工矿建设用地增加,土壤污染、水土流失造成耕地的破坏。方式:开垦新耕地,扩大耕地面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单产。原因:城市、工矿建设用地增加,土壤污染、水土流失造成耕地的破坏。
(3)结合我国国情,要谋求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对外开放;保护环境,节约利用各种资源。(4)为什么要研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答案】警戒人类的发展要与地球的资源环境相协调。
【 整 合 提 升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的特性和意义人口合理容量尽管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而人口合理容量代表了合理生活的最大人口数量、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最小人口(最佳人口)数量,即最适合养活多少人。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有很大影响。(2)人口合理容量不仅反映了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而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相适应性,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谋求人口的合理容量,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 学 以 致 用 】[考向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2023年陕西西安期中)下表为某岛2020年环境与人口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第1~2题。
1.2020年该岛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 )A.100万人B.60万人C.80万人D.60~80万人
2.若2020年该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用X表示,实际人口数量用Y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 )A.X>Y>ZB.X<Y<ZC.X>Z>YD.Z>X>Y【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应表中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因此2020年该岛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100万人,A项正确。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环境人口容量对应该地区所能供养人口的最大值,故Z是100万人;人口合理容量对应表中最适宜的人口数,故X是60万人;实际人口数量(Y)是80万人,因此得出X<Y<Z,B项正确。
[考向2: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2022年天津和平区学业水平模拟)《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里指出,到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 450平方千米以内,天津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 350万人以内。这“1 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完成第3~4题。3.天津市提出的“1 350万”是指( )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C.资源环境承载力D.土地承载力
4.针对天津市的人口状况,天津市今后应该( )A.鼓励生育,解决人口老龄化B.挖掘资源潜力,扩大生产规模C.鼓励人口迁入,弥补劳动力不足D.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天津市提出的“1 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天津市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即人口合理容量,B项正确。第4题,鼓励生育及鼓励人口迁入会造成天津市人口增长过快,可能会使天津市的人口数量超过人口合理容量;天津资源短缺,扩大生产规模会加大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应当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基础上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D项正确。
拓展 | 素养提升 · 增效培优
【 教 材 疑 难 助 解 】教材第16页 导入一些学者认为,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在100亿左右。地球上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有限度的,人口不能无限制地增长,要与地球的资源、环境相适应。教材第17页 思考1.由于资源之间的不可替代性,承载力最小的资源成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瓶颈。2.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发现和开发新的资源、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等。
教材第18页 思考赞同中间者的观点,它既考虑到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现状,也考虑到未来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种比较客观的估计。教材第19~20页 活动1.政策调整: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单独两孩”政策正式实施。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让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也维持了较长一段的人口红利期。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适龄人口总数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为顺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先后实施了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这是国家根据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实际做出的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3.确定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考虑我国资源、环境的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以及社会文化、对外开放程度等各种因素。
【 课 外 实 践 探 究 】地球“今日”起进入“生态透支”状态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地球当天进入了本年度生态赤字状态,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已经被用完。国际环保机构全球生态足迹网络是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发起者。该机构发布报告称,2023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为8月2日,即人类到8月2日就耗尽了2023年一整年的自然资源“预算”,这意味着人类在该年12月31日之前将过着“生态透支”的生活。
此外,该机构网站数据显示,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国家尚且呈现生态盈余,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地球资源再生速度无法满足持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人口需求,地球开始“入不敷出”,地球生态超载日总体呈现出提前趋势。1999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为9月29日,而2017年已提前到8月1日,2021和2022年的日期分别为7月29日和7月28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人口迁移备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净迁入区,自然增长,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发展中,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城镇化,人口迁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说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北纬10°~50°,欧洲西部,拉丁美,墨西哥,经济发展水平,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甲世界人口垂直分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备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清单,快速增长,环境条件,医疗卫生,答案增加减少,自然资源,消耗量,人口数量,承载力,生活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