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高教版2023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全套新版课件+教案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第6课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一等奖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第6课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一等奖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置问题,师生分析,教师分析,拓展材料,总结归纳,小组活动,启思导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案
学情调查问卷
1.你认为学习职业礼仪是否重要?
2.你是否了解有关职业礼仪规范的要求?
3.你认为良好的职业礼仪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4.你如何认识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
5.你熟悉本专业的职业礼仪要求吗?
6.你愿意自觉遵守职业礼仪规范吗?
其他教学提示
(一)注意事项
本课时及其所在的第6课是教材《职业道德与法治》的“道德部分”的最后一课。本课时内容的实践性特点很突出,与中职学生联系十分紧密。教师在讲解本课时的时候,要注意设计活动的主题紧贴学生实际和专业,避免脱离专业特色,泛泛而谈职业礼仪的内容。本课时内容的政策性、理论性并不强,适合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示、展示,拍摄小视频等,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职业礼仪的内涵、作用和基本要求。
(二)参考书目
1.《思想道德与法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2.《教师教学用书 思想政治 基础模块 职业道德与法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本教案作者: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 韩柳
长春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胡经纬)课题
遵守职业礼仪规范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材选用
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 基础模块 职业道德与法治》(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认知能力
学习特点
通过对教材第3、4、5课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特点和具体要求,理解了弘扬和践行劳动精神的必要性和具体做法。
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道德以及职业道德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理解难度不大,但要注意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切实践行的自觉性。
学生思维活跃,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化,但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佳、学习自觉性欠缺。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职业道德现象,并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明确职业道德贵在养成的道理,强化在劳动奉献中实现远大志向的决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社会道德发展和民族复兴大任承担起责任和使命;努力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
职业精神
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职业道德意义,认识职业礼仪对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掌握职业道德修养方法;领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增强遵守职业礼仪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养成训练,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懂得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和人生成长的意义,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习惯,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法治意识
了解与日常礼仪和职业礼仪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健全人格
通过掌握职业道德修养方法,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选择正确的职业人生发展道路,形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增强调控情绪和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公共参与
遵守职业礼仪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乐于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
掌握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养成遵守职业礼仪的习惯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教学资源
PPT、教学设计、案例等
教学内容及实施过程
课前导学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1.做好学情分析,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课时内容的认识情况(附后)。
2.明确本课教学目标,深入理解和领会本课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3.准备好PPT、教案等上课相关资料。
4.给学生布置好课前学习任务。
5.指导和督促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1.完成调研问卷内容。
2.完成课前思考任务:思考本框第一个“阅读与思考”中小吴和小郑为何在职场中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课前或课中讨论发表观点。
3.完成资料搜集任务:搜集职业礼仪的相关视频图文资料,结合专业课学习,联系本专业职业礼仪规范。
初步了解学生对职业礼仪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科学选择本课时教学方法和相关素材做好准备。
课中探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认识职业礼仪的重要性
播放视频:《护士礼仪》,以及《千字文》之“德建名立,形端表正”解读。
观看视频,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说一说你对“人无礼,无以立”这句话的理解?
观看视频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职业礼仪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1)
1.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1)礼仪的概念和职业礼仪的内涵
环节一
【设置问题】
小组讨论:什么是礼仪?什么是职业礼仪?
【师生分析】
礼仪是道德素质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职业礼仪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是职业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和职业道德实践的重要载体,也是从业人员在职场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设置问题
小组讨论
回答问题
理解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礼仪的概念和职业礼仪的内涵。
(2)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的内在联系
环节二
【设置问题】
结合教材第51页“阅读与思考”材料,探讨以下问题。
●谈谈职业礼仪的重要性。
●想想情境中体现了哪些职业道德。
●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有哪些内在联系?
【教师分析】
职业礼仪既展示了从业人员的职业修养和文明素质,也体现了行业的基本风貌和整体形象。职业礼仪通过践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和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内容表现出来,反映了从业人员对工作的热爱和敬意,彰显了诚信、公道、友善的美德,体现了真诚服务、甘于奉献的境界。
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
倾听讲解
理解知识
通过选取两个职校同学入职后两年截然不同的职业发展结果,引导学生认识职业礼仪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3)良好职业礼仪对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促进作用
环节三
【拓展材料】
阅读材料《打造文明政务服务大厅,让“文明”随处可见》。
【设置问题】
●结合材料,谈一谈职业礼仪是如何发挥对职业道德的促进作用的。
【师生分析】
良好的职业礼仪对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气质和魅力,还能体现组织形象和行业风采,有助于规范职业行为、促进职业交往。
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
倾听讲解
理解知识
通过分析打造文明政务服务大厅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职业礼仪对职业道德的促进作用。
讲授新课(2)
2.职业礼仪规范的基本要求
仪容仪表端庄
(2)职业用语文明
(3)行为举止得体
环节四
【设置问题】
阅读教材第52页“阅读与思考”,思考问题。
●结合材料,谈谈职业礼仪有哪些基本要求。
【总结归纳】
职场中,职业礼仪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我们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个人礼仪展示出来的。良好的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仪容仪表端庄、职业用语文明、行为举止得体等。
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
分享观点
通过一位职校毕业生在工作中展现良好的职业礼仪从而赢得用户赞誉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重要意义。
环节五
【设置问题】
阅读教材第52页“相关链接”,思考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TPO原则,说一说自己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礼仪的仪容仪表规范有哪些。
【总结归纳】
仪容仪表端庄,通常体现为整洁、得体的容貌和外表等。它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能为自己赢得好感和尊重。要在注重仪容仪表的同时,加强内在品德的修养,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
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
分享观点
通过介绍世界通用的职业着装规范的TPO原则,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职业礼仪的要求,提升遵守职业礼仪的自觉性。
环节六
【小组活动】
阅读教材第53页“相关链接”,组织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自己所在专业的职业用语。
【总结归纳】
职业用语文明,反映了从业人员的规范性服务素质和诚恳、热忱的工作态度,能够准确全面传达工作要求和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职业沟通和交往。语气自然、语调柔和、语言简明,善用尊称、避免忌语是职业用语的基本要求。
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
分享观点
通过展示服务行业通用文明用语,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规范亲切的职业语言,帮助学生增强对职业用语基本要求的理解,提高在实际生活中文明用语的自觉性。
环节七
【拓展材料】
握手礼仪:握手的标准方式是在行至对方一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然后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力度要适中,上下稍晃动三四次。握手时,不要戴手套或墨镜等物品,神态要专注、热情、自然,并面含笑容。
递物接物礼仪:在递物与接物时,应使用双手,如递名片时,要双手恭敬地递上,名片的正面对着对方,而在接受对方的名片时,也要恭敬地双手捧接,接过后要先看一遍名片的内容,不可接过后直接塞入口袋。
拜访礼仪:到访之前应与被访者联系,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确定拜访时间与地点。拜访时应注意避开午睡时间,确定时间后,就要守时守约。敲门时力度要适中,间隔有序地敲几下,如有应声,则应侧身于右门框一侧,待主人开门时,再向前迈半步与主人相对。
言谈礼仪:与别人交谈要注意态度,声音大小要适中,语调要注意平和沉稳,并且要注意礼貌用词,以表对对方的尊敬。
……
●阅读材料,谈谈对行为举止得体的理解。
【总结归纳】
行为举止得体,集中表现为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动作恰到好处。要符合自己的职业身份和职业要求,做到态度恭敬、尊重有礼,举止从容、有条不紊,理性平和、文明规范。
【启思导行】
结合教材第53页“启思导行”,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礼仪模拟训练。
板书设计
第6课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第一框 遵守职业礼仪规范
1.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1)礼仪的概念和职业礼仪的内涵
(2)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的内在联系
(3)良好职业礼仪对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促进作用
2.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1)仪容仪表端庄
(2)职业用语文明
(3)行为举止得体
课后研学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提供指导,督导学习
查找人物事迹,写一篇关于职业礼仪促进个人成长的短文。
通过查找资料,增进对职业礼仪发展的理解,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遵守礼仪规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遵守法律规范第13课 学会依法维权教案,共9页。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教案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11课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教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