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与中外交通 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18558/0-17091983625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与中外交通 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18558/0-17091983625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与中外交通 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18558/0-170919836261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导学案
展开课程标准
教 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
评价任务
课堂学习
教学目标一
课堂活动一(PO1)
课堂活动二(PO1)
课堂活动三(PO2)
课堂活动四(PO2)
教学目标二
教学目标三
课堂活动五(PO3)
课堂活动六(PO3)
教学目标四
课堂活动七(PO4)
课堂活动八
(PO1/PO2/P03/PO4)
课堂活动二(DO1)
课堂活动三(DO2)
课堂活动四(DO2)
课堂活动五(DO3)
课堂活动六(DO3)
课堂活动七(DO4)
课堂活动八(DO1/DO2/DO3/DO4)
课后练习(DO1/DO2/DO3/DO4)
课
堂
评
价
【学习主题】
本课围绕宋元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海路交通展开。
【课标要求】
通过活字印刷书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落实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海陆交通的成就。
2.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分析科技发明的影响
3.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探讨科技发明的启示与宋元时期海陆交通的特点
【评价任务】
1.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前《自学案》知识清单的填写。(DO2)
2.通过完成课堂活动一、二、三、四,掌握宋元时期指南针这一文明成就。(DO1)
3.通过完成课堂活动五、六,掌握火药这一文明成就。(DO3)
4.通过完成课堂活动七、八,掌握活字印刷术这一文明成就。(DO4)
5.通过完成课堂活动九,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DO5)
6.通过完成课堂活动十、十一,掌握宋元时期交通发展状况及特点。(DO6)
【资源与学法建议】
本单元为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下册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最后一课《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与中外交通》,学生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有一定了解,而四大发明的其中三项都发明或发展于宋元时期,那么他们的发展演变历程是什么样的?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历程有什么样的影响?对此学生的理解相对较差,还需教师进一步引导。在这一学情分析下,这一课的学习将重点放在归纳科技文明成就的影响上。2. 本课教学设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的历史学科素养为导向,力求在教学中达成以下特点:a、立足本学校的历史教学现状和学生学情,同时结合九年级学生年龄特点。b、将图片、史料等历史史料引入课堂,力求使教学情景化、生活化和趣味化,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c、突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发挥史学的育人作用,力求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贯穿始终,力求做到立德树人。3.学历案中,习题是节选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
自主学习,填写《自学案》知识清单。(DO2)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自主完成本节课《自学案》核心知识,明确课前学习任务,同时为课上教学任务的完成做铺垫。
课中学习:
导入环节: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用现代科技完美展现了众多中华传统文化与技艺,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节选视频,边看便思考这段视频中展现中具体展现了哪些中国科技?(DO1)
设计说明:学生能通过视频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和思考兴趣。
学习目标一:
课堂活动(一):多媒体展示图片
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荒野求生、户外探险之类的节目,假如你要到荒野里探险,你最需要下列哪一物品?
设计说明: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课堂的自然过渡。
课堂活动(二):多媒体展示图片
提问:了解一下我国指南针的发展历程(DO1)
设计说明:知识回顾,提升学生知识纵向联系的能力。
课堂活动(三):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诸蕃志》(DO1)
材料一、二中航海时对指南针的应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设计说明:提高学生分析材料、归纳概括的能力。
课堂活动(四):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梦想。
——英国李约瑟 《中国古代科学》
提问:指南针的深远影响?
设计说明:中外联系,落实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二:
课堂活动(五):教师结合学历案进行提问,检查提问:火药的演变史(DO3)
设计说明: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前预习,提高学生提取信息能力。
课堂活动(六):材料一: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式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DO3)
提问:火药的发明有什么重大的历史影响?
设计说明:中外联系,落实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三:
课堂活动(七):算一算: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以后,当时的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请你算一下,要刻完我们的历史课本,大概需要他刻多长时间?材 料:宋太祖时,由官府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了。思考问题:以上结果和材料暴露了雕版印刷术的什么缺点?
(DO4)
设计说明:运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例,拉近历史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课堂活动(八):播放活字印刷术的有关视频,了解活字印刷术的排版方法,概况活字印刷术的优点(DO4)
设计说明:运用视频学习知识,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便于学生加强记忆
课堂活动(九):宋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分析比较的能力。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分析原因。
学习目标四:
课堂活动(十):教师结合课本和材料进行提问。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联系现实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活动(十一):展示中外科技、文化、经济交流图片
归纳宋元时期的陆上交通的特点、宋元时期的海上交通的特点
设计说明:提升学生归纳概括与总结能力。
【检测与作业】
1.下列有关宋元时期我国中外交通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
B.元代开始出现驿站
C.中国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西方
D.外来科技与文化在宋代受到重视
2.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的交通范围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元朝时我国( )
①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②陆路可通往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③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揭开印刷新页,赖有布衣 贤。穷究松脂药理,细镌胶泥活字,典籍指间弹。” 材料中的“布衣”指()
A.蔡伦 B.辛弃疾 C.毕昇 D.王祯
4.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 )
①造纸术 ②活字印刷术 ③雕版印刷术 ④转轮排字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A.经济发达但文化并不繁荣 B.军事强大但科技并不先进
C.科技发达但军事并不强大 D.军事强大但经济并不发达
6.宋元科技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邮票话科技】
【名人论科技】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指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而且,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1)图1邮票反映了我国哪项发明的发展历史?请你结合下列所给的时间进行简单介绍。
①战国:
②宋代:
③北宋末年:
(2)图2邮票中的人物是谁?此邮票反映了宋元时期取得的哪项科技成就?这项科技成就有哪些优点?
(3)图3反映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古代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情况。
(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请你举例说明宋元时期我国科技成就“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学后反思】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24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学案设计</a>,共1页。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导学,基础梳理,合作探究,探究归纳,知能提升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多元导入,新知导学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交流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