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辽、宋、西夏、金时期进一步发展。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雕版)
据史料记载如下: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当时一个熟练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毕昇宋初为杭州书肆刻工。宋庆历年间,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是印刷技术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胶泥制活字,再放到火里烧硬。
排版,把活字排在撒有松脂和蜡的铁板上加热,固定后冷却。
拆版。铁板再加热,取下活字,还可以再次排版。
活字印刷术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关史事 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沈括在这本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并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的优越性在哪里?
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①泥活字印刷术后,又发明了木活字;元代著名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木活字是用梨木、枣木或者杨柳木雕成的,因为取材比较方便,成本不高,制造起来又比较简单迅速,所以成为我国活字印刷史上常用的一种活字。
②元代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
活字印刷术是怎样向外传播的?其发明有何历史意义?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意义:促进了我国以及世界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指南针应用之前,我们怎样识别方向?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指南针)
超链接:指南针在航海史上的重大意义
司南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它有哪些缺点?
由铜盘和磁勺两部分组成;根据磁石指南的原理制成的。缺点:体积大,磁性小,转动不灵活,没能广泛使用。
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司南:战国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指南针:宋代使用人造磁铁制成的指南工具。罗盘:宋代人们把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
“指南针知识是十二世纪(南宋时),通过西辽经陆路传到西方的。” ——(英)李约瑟 《中国科技史》
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新航路的开辟和发现新大陆(美洲)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火药,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燃烧的药剂。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火药)
人们主要利用火药的特性,制成爆炸性武器,或者用来制成管形火器。宋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火器,而金人从宋人那里学会了制造、使用火药武器。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元朝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
火药的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改变了作战方式和作战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火药的传播: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火药可用来制造鞭炮(烟花)、开山修路、开采矿山等。
火药除了制作武器用于军事,还有哪些用途?
政治: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 经济: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 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外交往:一方面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国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本民族文化;历史传承: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历史传承角度分析)
①宋朝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②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与前代相比有哪些发展?
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陆上丝绸之路及驿站制度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材料研读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元代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相当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
③元代陆路交通范围更广: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海路交通发达——海上丝绸之路
(1)背景:宋元时期由于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中国的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还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
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1)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总的影响)。
(3)传入: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
(2)外传: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文明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文明的勃兴:先秦时期;(2)文化昌盛:秦汉时期;(3)承上启下:三国南北朝时期;(4)文化高峰:隋唐时期;(5)灿烂繁荣:宋元时期。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2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等奖ppt课件</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宋元科技成就,①写反字,②刻字,③捡字,④排版,⑤敷墨,⑥印刷,1314年元朝,元朝王祯,元朝中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精品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史料研读,至少7年,浪费材料,活字印刷制版步骤,套色印刷技术,雕版印刷术,印刷术的发展,现代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图片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件pptx、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docx、元朝的统治中国疆域演变mp4、元朝的统治视频素材行省制度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