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6课 北宋的政治学案
展开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建立:
960年,赵匡胤,陈桥驿兵变,都城开封,史称北宋。
统一: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②政治上: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③经济上: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措施:
(1)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逐渐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影响:文官担任要职,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2)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表现:增加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影响: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影响:
积极: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消极: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3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导学案</a>,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程重点,对接课标落实基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3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a>,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3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案</a>,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