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4 生态平衡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生态平衡
章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态平衡的特征。
2.了解影响生态平衡的两大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3.知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
4.了解生物圈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图表写出相应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科学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通过对身边事例的观看和分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观念
重点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
2.生态平衡的特征
难点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
2.生态平衡的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人类的活动与生物圈密不可分,由于人口迅速增加,给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城市环境等带来一系列压力,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在组成成分、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方面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生物圈的形成
地球生物圈是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而逐步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生物改变了环境,环境又反过来影响和控制生物进化。
(1)当地球上刚出现生命的时候,原始大气还富含甲烷、氨、硫化氢和水蒸气等含氢化合物,属还原性。现今的大部分生物都不能在其中生存。
(2)后来出现了蓝藻,它可以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游离氧,使大气圈氧气含量逐渐增多,变为氧化性,为需氧生物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3)随着氧气的增多,在大气圈的外层出现了臭氧层,阻止了紫外线对生命的辐射伤害,于是过去只能躲在海水深处才能存活的生物便有可能发展到陆地上来。
(4)但生物初到陆地上的时候,遇到的只是岩石和风化的岩石碎屑,大部分高等植物不能赖以生存,只是在低等植物和微生物的长期作用下,才形成了肥沃的土壤。
(5)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最后出现了广布世界的各种植物和栖息其间的各种动物,逐步形成了生物圈。
视频:生物圈
(教材第49页思考与讨论)
生物圈是一个怎么样的圈层?它的范围有多大?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即所有有生物生存的区域。
生物圈的形成过程:出现原始生命→出现蓝菌→出现多细胞生物→出现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和单细胞生物→出现高等植物、陆生动物→生物圈。]
(教材第50页)
小资料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二、生态平衡
1.生态平衡的概念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种类的组成,生物数量比例,以及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视频:生态平衡
2.生态平衡的特点
(1)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结构上的平衡)。
池塘里的鱼靠浮游生物为生,鱼死亡后,水里的微生物将鱼尸体分解为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成为浮游植物的营养,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鱼又吃浮游动物,这样,在池塘里,微生物、浮游生物、鱼三者之间建立了一定的平衡关系,这就是生态平衡现象。
(2)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功能上的平衡)。
自然界成熟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彼此协调而又稳定,假如其中某一个成分发生变化,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个成分就会作出适当的调整,使系统达到新的平衡。例如,鹰以兔、田鼠、麻雀、蛇为食物,当兔、蛇被捕杀数量减少时,鹰就转向以吃麻雀、田鼠为主。当然,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甚至出现生态危机。比如,澳大利亚由于大力发展养牛业,大量的牛粪覆盖在牧草上,影响牧草生长,牧场一度陷入生态危机。后来,由于从我国引进以粪便为食的蜣螂(又名屎壳郎)才改变了牧场的面貌,重新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
(3)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保持相对平衡(物质输出和输入数量上的平衡)。
生态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都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之中。这里我们必须强调,生态平衡是动态平衡,物质和能量每时每刻都在转化和流动,生物个体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因此,平衡是相对的。
3.生态平衡与自我调节能力
视频: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平衡是时刻变化着的,但生态系统具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一,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反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繁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生态平衡就越容易维持。
4.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1)自然因素:火山、地震、海啸、森林山火、台风等。
拓展
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的特点:时间短;发生频率不高;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定性。
(2)人为因素: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围湖围海、环境污染等。
在生态系统中引进一个新种或某个主要成分突然消失都可能给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据统计,生物圈内每消失一种植物,将引起20~30种依赖于这种植物生存的动物也随之消失。现在我国政府已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提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田还湖等措施,使已被破坏的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进入良性循环。
(教材第51页)
阅读 马缨丹和鹦鹆
三、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视频:生态平衡
地球上有许多类型的生态系统,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些大大小小、种类多样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的活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改变着生态系统的成分,干扰着生态系统的功能。
当生态系统的成分和功能不符合自然规律时,就会遭到大自然可怕的报复: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壤侵蚀、土地沙化,还会间接影响大气、水的质量,改变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保持生态平衡就是要使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处于良性循环,即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它对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有重要意义。
自然界中,一切生物都是与周围的环境同处于一个生态系统中,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都随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调节好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关系,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最大可能地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维持人类的发展。
保持好生态平衡,有以下优点:
(1)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持续稳定的产量。
(2)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地发展。
(3)在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实际具有长远的意义。
(教材第52页)
阅读 麻雀的命运
知道生物圈的形成过程
知道生物圈概念、生物圈的范围。
知道什么是生态平衡
知道生态平衡的三个特点
了解生态平衡与自我调节能力
知道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知道生态环境建设包含哪些
知道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保持好生态平衡的优点
图文介绍生物圈的形成过程
通过思考与讨论介绍生物圈概念、生物圈的范围
介绍生态平衡
分析介绍生态平衡的三个特点
视频介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介绍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介绍生态环境建设包含哪些
介绍生态平衡的意义
总结生态平衡的优点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人类的生活环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2.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正确的观点是( D )
A.生态系统一般不会出现平衡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B.生态平衡意味着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物的数量恒定不变
C.破坏生态平衡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而不是人类
D.生态系统维持自身平衡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C )
A.开垦草原,变牧场为农田
B.禁止狩猎,引入食草动物
C.保护植被,适度放牧
D.提倡符猎,扩大放牧
4.2019年2月中国国家航天局表示,“嫦娥四号”携带迷你生物圈至月球,迷你生物圈内有马铃薯、拟南芥、油菜、棉花、果蝇、酵母菌6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以及土壤、空气和热控模块(控制温度)。其中有棉花种子发芽,这是月球上首次有生物体生长。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C )
A.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果蝇、酵母菌属于消费者
B.建立迷你生物圈需遵循能量循环和物质流动规律
C.棉花种子发芽需要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D.该迷你生物圈结构单一、稳定性强
5.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生态平衡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平衡
B.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C.生产者大量死亡会破坏生态平衡
D.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绝对稳定不变
6.下列对生态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在一定时期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
B.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一定相等
C.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有关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学习了什么?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科学推动技术发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0281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 科学推动技术发展教学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技术活动的要素,技术的自主发展,技术发展的科学化,技术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1 科学就是力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a href="/kx/tb_c60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 科学就是力量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科学精神是维系探究的动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5 卫生与健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a href="/kx/tb_c604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5 卫生与健康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